黃湘源:寶鋼權證為何變成圈證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16日 01:52 每日經濟新聞 | |||||||||||
如果不出意外,寶鋼權證本月中旬就將面世。 在與中國股市闊別多年之后,權證重出江湖,其意義是多方面的。但有一則消息卻讓人深思:寶鋼原來提出的組合方案,由于基金的反對而被迫簡化,放棄了認沽權證,只留下認股權證。由于另一家推出權證的上市公司長江電力也僅有單一的認股權證,其余試點方案如農產品等,由于缺乏權證的形式,算不上是名正言順的認沽權證。這樣,上證所理想中
寶鋼為何舍認沽權證而就認股權證呢?基金反對不是理由,因為方案取舍最終并不由基金決定。相比認沽權證,認股權證也并不簡單:現行的寶鋼認股權證由于行權日只有一個交易日,如果權證持有者未行權,或股價跌破行權價,該權證就成為廢紙一張;而如果行權后第二個交易日的市價低于行權價,套現也會遭到損失。 因此,對于該權證來說,價格操縱將是最大的風險。寶鋼顯然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復雜性,準備動用40億元保盤,以防股價一旦出現異常波動,可以通過增持的方式來穩定市場。業內人士認為,寶鋼的增持承諾對流通股股東來說可以看作近似一個行權價格為4.53元、行權期為8個月的美式認沽期權。也就是說,寶鋼權證實際上并不是一個單純意義上的認股權證,最后還是沒有離開認沽權證。 既然如此,為何又要羞羞答答欲蓋彌彰呢?如果確實有意引入權證來支持股改,那么,作為認沽權證的適用對象應該是非流通股。認沽權證所具有的備兌功能,既可以用延期支付對價的方式解決非流通股不流通的問題,又可以對全流通所帶來的股價波動的風險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寶鋼的原認沽權證以及農產品大股東的回購承諾,無非是給流通股價提供一個保底承諾,或者說給流通股股東提供分享股價上漲的機會。但此認沽權證非彼認沽權證,它對于解決非流通股如何進入流通并沒有實質意義。 認沽權證之所以未能成為解決股權分置的工具,主要是運用目的不同所致。就存量非流通股而言,其流通權既然可以通過微不足道的對價支付而輕易到手,當然也就沒有人會對需要承擔備兌風險的認沽權證感興趣了。而認股權證大多是對增量股份發行的。如果說為非流通股獲得流通權而發行的認沽權證的受益者是流通股,那么為增量流通股而發行的認股權證的受益者就是非流通股股東,特別是大股東自己,大股東對待兩種不同權證的心態完全不同。長電從一開始就沒有否認其融資意圖,其權證也由此而被稱作“圈證”。 比起長電的單純擴容融資,寶鋼的認股權證多少還有點非流通股進入流通的意義,盡管有這樣的區別,其舍認沽權證而取認股權證的理由,其實也可以由一個“圈”字得到解釋。畢竟認沽權證的到期日,如果寶鋼股份跌破行權價,寶鋼集團將支付差價;而認股權證一旦行權,至少可以使寶鋼集團的部分原非流通股可以比其所承諾的24個月+12個月的鎖定期提前兩年以略低于保底價較高于每股凈資產的價格套現。這里的一進一出,自然也不是沒有計較的。 由此可見,權證目前的狀況,并不完全是由其本身的缺陷所致。同一切技術上的創新一樣,權證的推行需要同具體的市場環境和政策引導相結合,同相關的法律和制度的保障配套。否則,在失衡的利益作用之下,任何具有進步意義的“創新”都會變異,權證也不會例外。 作者:黃湘源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