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試點公司方案面面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22日 11:08 證券時報 | |||||||||
□天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 黃蓓蓓 截止2005年7月20日,第二批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方案已全部公告。與第一批試點相比,總體仍以送股為主,部分公司試點方案在送股基礎上結合了派現或送現等方式,個別公司采用了縮股、權證、認沽權等方案。
股權分置改革中的對價,不僅包括非流通股股東直接給流通股股東的經濟利益,還包括給流通股股東的其它權利和對非流通股股東的各種限制,因此,對股權分置改革方案進行分析和評價,不能只看非流通股股東直接付給流通股股東的經濟利益,還要關注方案中約定的非流通股股東和流通股股東的其它權利、義務。在對非流通股股東給流通股股東支付的經濟利益進行分析和評價時,應當納入到一個統一的尺度中。由于送股是股權分置改革方案的絕對主流,因此,我們把非送股方案中非流通股股東給流通股股東的經濟利益折算成送股方案中的送股數量進行分析和評價。下面,我們就從不同的角度,對42家試點方案進行綜合分析。 一、流通股股東獲得的股份數量 對流通股股東來講,這是一個較為直觀的角度,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因為股權分置改革而獲得的“實惠”是多少。 單一的送股方式可以從方案的描述中直接獲知對價的值,對于其他如派現轉送、送現、縮股、轉增轉送、權證等方式,我們可將其統一折算為送股方式下的對價。 單一送股方案的平均對價水平為10送3.45股,組合方案折算為送股方式下的平均對價水平為10送2.6股,42家試點方案總體的平均對價水平為10送3.31股。 為了進一步分析不同性質上市公司對價水平的高低分布,我們按控股股東的性質將42家試點公司分為國有控股與民營控股上市公司兩大類,其中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又分為大盤股上市公司(總股本10億股以上)與普通上市公司兩類,民營控股上市公司又分為主板上市公司與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兩類。 可以看出,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平均對價水平為10送3.09股,而民營控股上市公司平均對價水平為10送3.53股。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大盤股上市公司的平均對價水平要低于普通上市公司的平均對價水平。 為便于了解各對價水平的公司的分布情況,我們對不同對價范圍內的公司進行了分類,可以看出,較高的對價一般出自民營控股上市公司,對價超過(包括)10送4.5的有6家,而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對價主要集中在10送3左右,其中有7家處于10送3到10送3.5之間,有8家對價少于10送3。 二、非流通股股東付出的對價水平 我們認為,非流通股比例高的公司,非流通股股東為獲得所持股份的流通權而付出的總代價(股份數量)應當更大;相反,則應當付出的總代價應當更小。因此,非流通股股東付出的股份比例是評價方案合理性的重要指標。 我們對不同性質的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東付出對價占其持股的比例進行了分析,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平均付出比例為17.18%,其中大盤股上市公司平均付出比例為9.18%,普通上市公司平均付出比例為21.18%。民營控股上市公司平均付出比例為16.73%,其中主板上市公司平均付出比例為18.48%,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平均付出比例為13.85%。民營控股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東付出的對價水平與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基本相當。 三、非流通股定價相對于流通股定價的折扣 根據“天相股權分置改革測算模型”的基本原理,非流通股與流通股有不同的定價(其差異在于流通權的價值),非流通股股東要換取所持股份的流通權須向流通股股東支付對價,合理的對價水平對雙方都是公平的,從而使二者之間沒有套利機會。我們以非流通股定價相對于流通股定價的折扣率來衡量各家公司非流通股與流通股的定價差異和流通權價值的水平。 根據對不同性質的公司非流通股定價水平相對流通股價格折扣率的分類,我們發現,民營控股上市公司的平均折扣率要高于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平均折扣率。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大盤股上市公司的平均折扣率遠低于普通上市公司的平均折扣率。而民營控股上市公司中,主板上市公司的平均折扣率略高于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的平均折扣率。 四、擴容壓力 為降低股權分置改革在短期內給市場帶來的擴容壓力,中國證監會在《關于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中規定,非流通股獲得流通權后,第一年內禁止上市交易,持股5%以上的非流通股股東第二年內可上市出售不超過總股本5%的股份,第二、三年內總共可上市出售不超過總股本10%的股份。由于各家公司非流通股股東持股結構、方案中的承諾等情況均不一樣,因此對不同公司形成的擴容壓力也不一樣。股權分置改革12個月后,流通股擴容壓力將陡然增大,非流通股比較分散公司的擴容壓力更為明顯,中信證券(資訊 行情 論壇)、宏盛科技(資訊 行情 論壇)等公司在12個月后的累計擴容將超過300%。 五、結論 1、股權分置改革對價是多方面的。從42家試點方案來看,對價不僅包括非流通股股東直接給流通股股東的經濟利益(如送股、含縮股、定向轉增、送現金、派現轉送等)和非流通股股東給流通股股東的權利(如認沽權、認購權),還包括非流通股股東間接給流通股股東的經濟利益(如為上市公司管理層或員工的期權計劃提供股票來源)和非流通股股東的其他承諾(如延長售股鎖定期、承諾售股價格底線、承諾增持股份等)。 2、從非流通股股東送出的股份比例來看,平均比例為16.73%。因此,市場可以將15%-20%作為非流通股支付的對價水平的預期。從42家試點公司的情況來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與民營控股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股東送出比例相當,沒有明顯差異。 3、從流通股股東獲得的對價水平來看,折算成送股的平均對價水平為每10股流通股獲得3.31股。我們預計最終投票通過的方案的平均對價水平會高于這一水平,并認為,市場可以將10送3-3.5股作為整個市場的平均對價水平。 4、以每10流通股獲得3-3.5股作為平均對價水平預期,平均市盈率下降約25%,目前的上證指數(資訊 行情 論壇)實際約為770點。 5、股權分置改革會給市場較大的擴容壓力,因此,我們建議監管部門在全面推開股權分置改革的相關規定中應提高對非流通股售股的限制,以降低對市場的擴容壓力。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