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異明:當前,全球經濟仍在進一步的探底過程中。美國2008年四季度GDP環比下降6.3%,一季度經濟進一步下滑的趨勢仍沒有停止。最新的數據顯示,2月份工業產出環比繼續下降,同比下降11.8%。勞動和資本的閑置進一步上升, 2月份失業率快速攀升至8.1%,比上月高0.5個百分點,2月份設備使用率下跌至70.3%,延續了2007年12月份以來14個月的跌勢。雖然3月份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和PMI指數有低位企穩的跡象,但是,在美國房地產止跌、金融機構的有毒資產被查清以前,美國經濟復蘇可望不可求。
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歐洲,歐元區1月份工業產出環比下降3%,同比下降17.1%,失業率也開始攀升,2月份失業率達8.5%。作為歐元區的經濟發動機德國,最新的數據表明,1月份出口下降4.4%,工業產出下降7.5%。在英國,GDP繼去年第四季度下滑1.6%后,今年第一季度據測算將再次下滑1.5%,經濟現狀堪比1979年經濟衰退時期,2月份英國失業人數增加幅度創1971年2月以來最大,3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41,為4年來最低水平。
在發達經濟體中,日本的情況也許是最差的。在去年四季度GDP大幅下降12.1%以后,2月份日本工業產出環比下降9.4%,同比下降38.4%,失業率攀升至4.4%。
我們認為,從現有的經濟指標表現和經濟刺激政策來看,除中國之外,美國經濟有可能先走出低谷,如果一個可行的金融機構有毒資產處理方案變得更加清晰,或者房地產市場出現了明顯的企穩,中國的外部經濟企穩將變得更加現實。
但是,從外部經濟企穩到中國貿易走出低谷,仍然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首先,就業、收入和消費是經濟滯后指標,對于發達國家來說,中國主要滿足其消費需求,因此,中國的出口增長將存在時滯;第二,從企穩到經濟復蘇,經濟首先經歷的是產能增加和投資增加,其中中國的出口廠商機會不大;第三,即便發達經濟體實現了收入增加和消費增加,但金融危機的后遺癥——過度消費的狀況將不復存在,中國曾經的出口繁榮在2010年之前很難再現。
因此,至少在2010年以前,中國外貿形勢將不容樂觀,中國經濟增長的希望在于內需。
聞岳春:貿易出口階段性反彈將取決于美歐庫存的回補,持續性回升則要依賴于外圍經濟的走穩回升。美國2月份房屋銷售、營建支出、耐用消費品訂單均超預期大幅反彈,使得美國經濟在經歷去庫存化之后,面臨庫存回補過程,從而增加對我國的進口需求。同樣的是,歐洲、日本也將在自身庫存消化、美國需求增加的拉動下,提高進口需求。因此,中國貿易出口的階段性復蘇正在走近。由于全球財政、貨幣政策的刺激,外部經濟形勢正在朝好的方向發展。樂觀的預期,外圍經濟有望在二季度走穩,從而帶動中國出口的持續性恢復。外需的復蘇將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財政刺激以外的動力支持。
市場熱點轉換 局部區域性投資機會更大
中國證券報:A股整體市盈率目前顯著高于外圍股市,那么在一季度業績不佳的預期下,股價繼續上升的動力會不會受到抑制?
張嵐:不同市場之間的市盈率很難機械地比較,一個市場的市盈率高低與市場本身的情緒和資金狀況有關。一季度業績不理想其實大家早已預料,但人們現在更看重的是一季度業績是否處于一個低點,或者相對于去年四季度是否有所好轉。如果是,則有理由給予一個相對較高的市盈率。未來股價上升的動力,將來自于實體經濟逐漸改善的預期和現實,不過這種預期將不斷受到外圍經濟的擾動,進而影響市場情緒,使得股價上升進程受到影響。
中國證券報:權重藍籌股是目前市場中估值最低的品種,他們的上升空間有多大?
張嵐:今年市場受多項政策影響,局部性的機會較多,投資者傾向于選擇貝塔值較高或者與這些政策關聯度較大的品種,權重藍籌股由于業績相對穩定,雖然是機構的基礎配置品種,但可能不是市場近期關注的重點。根據我們對其他市場過往歷史的觀察,在經濟反彈期間,具有防御功能的品種表現并不理想,而今年權重藍籌股的表現恰恰也為這一觀察提供了新的例證。
中國證券報:投資者可以關注那些投資主題?
陳曉升:第二季度市場將震蕩向上,我們看好未來中部地區在吸納投資、承接產業轉移方面的潛力。因為2009年中國經濟將在政府主導的基建投資拉動下逐步復蘇,因此,基建拉動的強周期投資品行業,包括鋼鐵、水泥、工程機械、煤炭,輸變電設備、通訊設備等行業值得看好,此外,受益于經濟復蘇的強周期消費品例如房地產、汽車、銀行、家電等行業也值得關注。而由于中西部地區是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亮點,具有超越東部的增速,中部地區的投資增速已經連續4、5年高于東部,只不過大家沒有太多關注。中西部地區在吸納基建投資、房產投資和產業轉移方面潛力巨大。在經濟增速較高的地區,其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一般也較高。對比東中西部后,我們認為中部地區的部分投資品公司存在低估現象,值得加大配置;我們也看好正在向中(西)部地區遷移產能的公司。我們把這些有市場前景但被低估的挑選出來給大家。
區域經濟的提振可能才是一個開始,上海兩個中心確立后,接下來福建海峽西岸的經濟區怎么振興?兩江地區、成渝地區,北部灣,黃三角,海南省……會有什么新的政策?市場上都有一些討論和預期,中國歷來是地方與中央財政體制互動發展,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結合,十大產業振興計劃是條線,而區域地方是塊。
張五常先生說過,分稅制可視為地方政府的承包責任制,地方政府相互競爭,發展經濟的動力一直都很大。我們為投資者挑了一些中部地區因為投資品拉動的行業,包括鋼鐵,水泥,汽車,房地產等周期性比較強的行業,基于對投資的期望,我們最近在內部把能夠見效的行業研究分成四大塊,按照行業驅動因素來劃分,一是靠投資品,靠投資驅動的行業,包括鋼鐵,石化、電力、煤炭;二是消費品,包括食品飲料、輕工、醫藥、商貿、旅游;三是服務業,大金融與地產,交通運輸,四是一般制造業,汽車、機械、IT 家電。這樣在驅動力上分析行業變化會看得比較清楚些。
聞岳春:從一季度業績來看,我們認為相對樂觀的行業有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石化子行業、電力行業中的火電行業和水電行業,醫藥行業等。同比仍舊下降,但是環比看出現上漲的行業有汽車行業、有色金屬行業、航運業,航空、機場板塊等。
從主題投資的角度來看,我們建議關注大上海概念。世博會將進入宣傳高潮期,“兩個中心”的建設上升到國家戰略、國家推動的層面,上海國資整合也在加速推進,多種題材匯合將使上海板塊成為持續熱點。從行業來看,我們建議:一是關注第1季度業績可能超預期的行業。這樣的行業有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等。二是關注周期性行業轉暖的機會。從中國經濟來看,由于4萬億投資計劃的快速推進,宏觀先行指標都紛紛轉暖:PMI持續回升; M1增速也扭轉了下降勢頭,上升到10%以上。與此同時,房地產、汽車市場銷量也開始回升。我們預計宏觀經濟第1季度在去庫存見底后,第2季度將持續反彈。宏觀經濟層面的積極信號,將繼續成為周期性行業階段性行情的催化劑。我們建議關注石油、石化、有色等行業。
宏觀經濟二季度繼續反彈
中國證券報:政策反周期效果正在體現,宏觀經濟近期出現回暖跡象,是反轉還是反彈?
陳曉升:今年市場和政策力量的博弈決定了經濟的總體運行態勢。政府投資成為與周期向下抗衡的主要力量。我們預計1季度經濟增長6%左右,將是今年季度經濟增長率的底部。初步估計,2-4季度經濟增長率大概在7%、8%、9%左右,增長率將呈現逐季加快的走勢。
另外,由于政府投資見效的時間取決于投資項目的啟動時間,施工進度和施工周期,從資金撥付到體現在投資增長上面,有一個季度的時滯。從地方發改委和銀行的信息看,我們預計在4、5月份投資的效果會體現出來。
股市方面,我們以判斷單季企業盈利見底來作為股市見底的信號,單季企業盈利見底是在去年四季度。企業效益將從1季度無量無利階段逐漸好轉,這種好轉將經歷有量無利和有量有利兩個階段。從季度看,2季度處于有量無利階段,從下半年開始經濟增長和企業效益的組合將過渡到有量有利階段。對政策效果的預期不應當悲觀。當然,我們也認為明年政策效應遞減、市場力量跟進,經濟延續今年的復蘇格局是大概率事件。
張嵐:宏觀經濟目前的回暖,我們暫時只看作反彈,因為畢竟外圍經濟沒有出現完全可信的好轉。在全球化的時代,尤其是像中國這種對世界經濟高度依賴,而基本醫療、教育投入長期存在缺口的國家,僅僅依靠內需很難消化龐大的閑置產能。
汪異明:從已經公布的部分宏觀領先指標來看,中國宏觀經濟出現了回暖跡象。2009年3月份全國PMI為52.4%,已連續4個月的回升,也是PMI近7個月來首度回升到50以上。今年3月份全國發電量2867.29億千瓦時,同比減少0.71%。3月發電量降幅的繼續收窄表明經濟回暖活躍程度進一步提高。我們認為,受經濟刺激政策的影響中國實體經濟將于2009年第二季度顯現反彈,但難以出現反轉,這主要是基于如下幾個方面考慮:
首先,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直接挑戰是持久性需求結構變化,短期內難以奏效。自上世紀90年代末提出“擴大內需方針”后,國內消費率過低的結構失衡問題一直困擾著中國經濟。
其次,在國家投資項目相關的配套貸款快速投放后,民間投資是否會跟上需要進一步觀察。我們認為,政府主導投資對經濟的影響需要進一步分析,可能引發政府干預過多的問題。1998年后在財政刺激政策下的信貸增長情況,信貸增速從1998年3月開始高增長了九個月以上,而之后的1999至2000年,由于私人投資的停頓,信貸增速持續下降了二年,直到2001年后私人部門投資的逐步復蘇。
最后,從實體經濟運行來看,流向實體經濟的資金更多地體現在供給管理上,而對需求的影響有限。因此在出口、進口、消費和工業生產繼續下滑,內外需求萎縮的情況下,“松貨幣”對經濟刺激的效應有限。
聞岳春:從環比數據而言,經濟逐漸回暖的態勢也已經比較明朗。主要的推動力是政府投資拉動的內需增長。PMI指數從去年11月份見底回升,3月份PMI綜合指數6個月來首次上升至50以上,而PMI新訂單以及生產量指數連續兩個月超過50,顯示工業生產已經階段性回升,這一點也得到了發電量環比回升的佐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