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筆者相信,中國經濟減速大局已定,如果統計數字不受人為干擾,那么可能面對的將不是“保八”,而是“保七”甚至“保六”的戰斗。
陶 冬
美國金融——全球衰退——中國實體經濟——中國金融/資產價格,這是筆者對次貸危機傳入中國路線圖的一個揣測。中國處在傳導鏈末端,次貸危機對中國經濟的沖擊來得較遲,并不等于不來。
金融海嘯震撼性的破壞力,來自“去杠桿化”。在現代社會,企業經營、資本運作都離不開借貸,部分消費性支出也越來越多依賴借貸。長期過度的流動性和過低的資金成本,使人們的風險意識日趨淡薄,負債比率越來越高。一旦形勢逆轉,銀行突然抽緊銀根,所帶來的連鎖反應可謂觸目驚心。
在金融市場,美國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的倒閉,摧毀了銀行借貸的信心。它們不僅拒絕拆出新的貸款,甚至收回已借出的資金。金融市場運作,相當程度上依靠借貸來杠桿投資,銀行突然收緊銀根,迫使猝不及防的投資銀行、對沖基金強制性平倉套現,價格劇烈波動,又反過來加深了銀行對風險的恐懼,進一步緊縮銀根,造成市場恐慌性拋售。
歐美實體經濟“去杠桿化”才剛剛開始。由于債市融資困難,銀行風險意識高漲,美國的兩家汽車銷售商先后調高汽車信貸的評分標準,變相將超過46%的消費者拒之于汽車貸款的門外。美國汽車銷售本來就十分疲弱,再將近一半潛在買家“去杠桿”,銷售情況勢必雪上加霜,失業壓力勢必大增。更多人失業,又會令銀行進一步收緊按揭貸款、消費信貸的尺度,形成惡性循環。
次貸危機、金融海嘯、全球衰退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已經開始凸顯。中國出口業已經困難重重,A股市場也受國際市場氣氛影響。關于這些已有許多文章,在此不再贅述。
出人意料的是,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對中國國內經濟的投資決定沖擊甚大。在“直擊華爾街”等媒體飽和轟炸下,企業家對經營前景日益審慎,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區的非政府投資,幾乎一夜間停頓,中國經濟面臨著失速的危險。
在需求突然軟化之下,筆者認為,中國經濟進一步大幅放緩難以避免,銀行可能在今后兩年面臨2%~4%的新增不良貸款,中小企業、材料工業、房地產業均面臨倒閉潮,消失多年的三角債問題也可能死灰復燃。
針對經濟失速,中國政府宏觀政策已由“從緊”轉為“寬松”。2009年,銀行信貸額度可能有近年罕見的大幅增長,利率也會大幅下降。然而銀行則可能出現惜貸現象,對政府的貸款呼吁,銀行會“積極擁護,審慎行動”。
換言之,中國將面臨發達國家已經直面的難題:政策利率下調和流動性注入到銀行便“行人止步”。銀行的舊貸款到期還回,新貸款卻未必批出。商業化改革上市后的銀行可能第一次自主收縮銀根,而時機卻發生在企業最需要貸款,政府最需要刺激經濟之時。銀行貸款從來都是錦上添花,很少有雪中送炭的,這一點相信在今后“去杠桿”過程中,企業和個人會有所體會。
從農民工大批失業,大宗消費全面疲軟和私人投資意欲低迷來看,筆者相信,中國經濟明顯失速大局已定。如果統計數字不受人為干擾,中國經濟增長可能面對的不是“保八”,而是“保七”甚至“保六”的戰斗。銀行“去杠桿化”會加深經濟調整的深度和長度。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Topview專家版 | |
* 數據實時更新: 無需等到報告期 機構今天買入 明天揭曉 | |
* 分類賬戶統計數據: 透視是機構控盤還是散戶持倉 | |
* 區間分檔統計數據: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統計: 個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點擊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