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新股發(fā)行改革指導意見稿(征求意見稿)的發(fā)布,意味著新股IPO重啟的腳步已經臨近了。其實在上周,這個消息在市場上就開始風傳,而周一消息明朗以后,市場的反饋和以往不大一樣,在上周末提前消化了利空影響之后,昨天股指反而低開高走,以紅盤報收。筆者認為,這樣的市場反應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一般意義上的理解,新股IPO肯定會對二級市場資金有抽離的作用,所以市場有談IPO色變的傳統(tǒng)。可是這次的改革意見稿中對機構大資金的申購行為作出了限制,并且特別強調了“股份分配適當向有申購意向的中小投資者傾斜”。
一直以來的發(fā)行制度對機構等大資金相對有利,大資金不僅能參與網下配售,還能參與網上申購,并憑借雄厚的資金實力可以獲得較多的股份,擠占中小投資者的那部分額度。因此,這次改革意見稿提出,將網下配售和網上申購的參與對象分開。任一股票配售對象只能選擇網下或者網上一種方式進行新股申購;而對網上單個申購賬戶則設定了上限,原則上不超過網上發(fā)行股數(shù)的千分之一。這樣的政策就牢牢限制了機構大資金,他們只有一個選擇,就是繼續(xù)在網下配售,并且按照證監(jiān)會《證券發(fā)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的規(guī)定,所配售的新股存在禁售期,在此期間不能對股票進行交易,而網上申購的股份則可以首日賣出。也就是說,在今后新股上市首日,持股人將全部是中小投資者,除非股票質地極優(yōu),從前那種新股上市首日動輒爆炒翻倍的景象可能將不復存在。
道理很簡單,沒有機構的參與,炒作是沒有方向感的,而無利可圖的事情,機構也不會去做。那么在上市初期調整,禁售期之后再炒作一番,就可能成為今后大多數(shù)新股炒作的路徑。
在新股改革后,我們中小投資者應該變換思路,原來那樣把大筆錢拿出來專門打新股,試圖在上市首日賺個好彩頭的想法可能過時了。證監(jiān)會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也明確指出:需要特別強調,新股也有風險,國際上發(fā)達市場新股跌破發(fā)行價達到五分之一左右。希望投資者明了,在做出購買選擇時要審慎、要科學,簡單去搏一把,風險很大。
這種“明示”不可以不聽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