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買殼上市幾大關鍵點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5日 15:23  《融資中國》

  文|本刊記者  孫瑞華

  最近,很多人在販賣殼:張三手里有三個殼,李四手里有四個殼,A咨詢公司有兩個殼,律師手里也有一個殼。而且,這些殼中,不僅有ST,更有不少非ST。為何以前異常稀缺的殼資源突然間泛濫?

  到底是自己找殼,還是委托專業的財務顧問公司去找?是只談一家,還是幾家同時談?選擇多大盤子的殼?置入多少股份最合適,禁售期后容易退出?具體交易技巧如何把握?清殼中需注意哪些細節?如何避免雷區等等,這些都是買殼上市中的關鍵點。

  先找顧問

  先找殼還是先找財務顧問公司?是找一般的咨詢公司還是找券商投行、律師等?這是實現買殼上市的第一步。

  “應該先找證監會認可的財務顧問公司。”很多業內人士這樣說。

  據東方高圣合伙人張紅雨介紹,目前,有財務顧問資格的公司,證監會認可的有三類。第一是券商;第二是證券投資咨詢機構,是指那些有正式牌照的,證監會相關網站上可以查到的,共96家,其中較熟悉的名字有東方高圣、和君咨詢等;第三是財務公司:比如資產評估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成立的專門機構。

  而據國海證券首席并購顧問武飛介紹,目前,在108家券商中,有保薦機構的60家,即擁有4個保薦人以上的券商,保薦人特別針對IPO業務。具體到上市公司并購重組財務顧問業務,按照現在法律條款來說,108家券商也都可以做,包括相關咨詢機構,但已于2008年8月4日正式施行的《上市公司并購重組財務顧問業務管理辦法》做出了嚴格的限制。該文件規定,券商至少有5個財務顧問主辦人(通過證監會財務顧問主辦人業務考試的人,也叫“財主”,類似于保薦人的考試。預計,財主考試在2009年上半年進行),證券投資咨詢機構須有20個證券從業資格人員。

  新制度實施后,會影響一批財務顧問的業務。以此推測,即使券商能做買殼上市并購業務的也不會超過40家。當然,有資格是一回事,能否做好,則是另一回事。

  不少人最初接觸的是咨詢公司,但到最后一刻,咨詢公司會主動告知客戶,幫助介紹一家券商,讓其向證監會報材料簽字。“不排除一些券商中手里沒業務干,也接這樣的單子,但真正上證監會重組委答辯時這些人是上不去的。”武飛說,最好一開始就找正規的財務顧問,比如券商并購部,擁有保薦人(或財主)的,否則,到最后臨門一腳還是要踢到券商那兒去。

  但對于上述所說的財主制度,一家券商投行部負責人表示,對于獨立財務顧問業務,一些大的券商都可以做,“至于并購業務需要5個財主的制度,短期內很難實現。因為在此之前,有關保薦人制度已經引起很大爭議,連證監會最后都不得不放水,在2008年擴大了保薦人隊伍,以稀釋其稀缺性,如果再實施類似的財主制度,那么財主這一特殊階層又會引發新一輪的爭議。”

  去哪找殼

  為何突然間冒出這么多殼?到底誰在賣?

  對此,天銀律師所合伙人余春江分析,原因很多,如早期非流通股很便宜,成本低,大股東早就賺回來了,現在資金緊張,賣掉殼換成現金;有些是由于產業轉移,即已不符合國家相關產業發展方向了,需要賣殼;央企一些殼資源也在賣,有的央企同時擁有幾家上市公司,出于戰略整合的需要,也要合并,從而避免同業競爭,比如中石油曾有9個殼,基于同業競爭的考慮,也會合并相關的殼。關鍵是他本身的殼已經很多,沒必要同時控制多家上市公司,否則也會發生內耗。

  “當然,有相當一部分人,是不想再玩了。”某券商投行負責人表示,一些上市公司大股東,已經減持了很多,由原來70%的控股比例,經全流通后,降低為30%,雖然依然是第一大股東,但覺得沒勁了,索性就賣掉,之后,錢回來了,還可以繼續干類似的項目。

  “我早就預測到這點了。當時中小板時我就說,存在道德風險,上市幾年后,把公司賣掉,再做一個同類的競爭性公司,因為核心元素都在他那,包括客戶與市場。 比如X公司以前主業做皮鞋,上市套現以后,賣掉殼,而一些關鍵性環節,比如銷售渠道掌握在兒子那兒,工藝在老婆這兒,公司一賣,廠房還是老廠房,土地還是那塊土地,一轉身,又開一個新鞋公司。”該投行負責人進一步分析到,其潛臺詞是,為什么用100%的精力去玩30%股權的企業,不如賣了,重新做起,新公司至少擁有80%的股權,這當中存在很大的道德風險。

  那么具體如何選殼呢?武飛表示,只要項目方有一個億的凈利潤,不管殼的股本是1億還是10億,都可以做成。IPO業務很清晰,證監會有文件,照著路子走就可以了,但收購兼并的變數卻很大,上市公司殼在變,項目方也在變,很難說有一個固定的模式。

  “買殼的路有千萬條,哪家的情況都不同。”很多人想不明白,干了三年還沒琢磨過味兒來。曾經有一位券商并購部的副總問武飛,并購這筆帳能不能算清楚,能否量化,套用一個公式計算出結果,事實上根本算不清楚。

  “真正好的賣家不是ST,不是掛在外面市場上的,而是與董事長直接談。要想賣個好價錢,一定是我先把價錢壓下來,誰買他都不知道。如果一個大牛人,說我是中石油背景的,要買殼,價格立馬就上去了。通常是董事長授權我一個人對外談,買賣雙方不需要見面,等條件都談的差不多了再見面。越是好的上市公司殼,越是授權一個人談,不能讓員工知道他要賣。真正的收購兼并賣殼,總經理都是不參加的,只有董事長一個人。被中介機構扛著滿大街跑的都是些ST,真正好的殼資源是私密的。”一位在并購界頗有知名度的人士說。

  殼的價格也是隨行就市,不穩定的,時高時低,各家賣方也不同。有的急于出手,甚至不需要殼費,等好資產裝進去后,股價抬高,其順勢退出;有的賣方覺得可賣可不賣,并不著急,希望運氣好能搭上順風車,當然,他期望的殼費就可能高一些。

  清殼

  “買殼時最怕碰到爛公司,爛公司能爛到什么程度?不生孩子,不知道肚子疼。爛公司的債權人很多,隨時會封你的資產,只要錢一打進去,馬上就被執行走了,居然有些財務人員都不知道賬上曾經有過錢。瞬間進的錢,瞬間就被執行走 ,爛公司就是這樣,充滿了商業間諜。”上述投行負責人說。

  那么,具體如何清理殼呢?他認為,首先要讓所有的債務浮出水面,不能隱藏,要揭蓋子,都暴露出來,作為新進入的大股東,要自己做這事。

  然后是打折或免債。要多做政府的工作,如果是國資委主導的,還好說,但如果是PE主導的,都是市場化運作的,政府可能也會幫忙,但很有限。因為作為債權人各家都是獨立的,如果誰不同意,債務就免不了。有些殼公司最后被迫走破產路子。

  然而,破產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還是實現債務打折,但破產程序也是不好走的。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本身要維護市場穩定,特別是小股民的穩定,如果沒有十分的把握,不能走破產程序。因為走破產,地方政府要出文,由此易引起社會動蕩,司法部門還要配合,證監會也要出模棱兩可的東西,高院還要同意,中院才能受理。

  總之,要走的路太長,不是教科書上講的。他曾經參與的一起買殼上市案,整整操作了四年,最后還是走向破產解決的。

  目前,較成功的借殼上市,多是有大股東的配合。比如北京化二,其大股東中石化,承諾把原來的債權債務都帶走了,留下一個凈殼,這樣,買方就買一個凈殼,然后把資產裝進來。操作較容易。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專題:

    新股頻道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