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產配置決策的核心是根據宏觀經濟周期的不同階段,及時調整各大類資產的比例。這里的關鍵是時機和比例:調整既不能太早,也不宜太遲。而比例更重要了,一定不能搞反了。如果我們認同目前我國經濟正在經歷的是衰退階段的早期或中期,那么至少在未來半年,債券仍然是資產配置中的最優配置,因為加息的可能性還微乎其微。同時可以配置適當比例的非周期性股票,這樣整個組合的防御性就大大增強了。當然隨著衰退逐漸進入尾聲,我們的資產配置就要為迎接復蘇做準備了,這時候就要逐漸將自己的絕大部分資產從債券轉移到股票上來,同時在股票里面要開始增加配置周期性股票的比例。因為在經濟復蘇階段,股票市場往往會提前反應,且周期性股票的回報在各資產類別中是收益最高的。所以在復蘇階段,股票是最優配置,大宗商品是次優配置。而債券和現金則成了最差的配置。
這里紙上談兵看似容易,實際上能在正確的時點上進行正確的資產類別轉換,往往是很難的。
其中投資藝術中最難的是衡量各種風險之后,做出相應的風險對沖策略。人們往往說基于宏觀經濟走向來做投資,這不是讓每個人都成為經濟學家嗎?這個難度太大了。而且各種經濟趨勢的實際走向往往超出包括經濟學家在內的大多數人們的預測能力。所以基于經濟周期而做資產配置決策,一定不能一下子就調整到位,要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和下一步演進的概率而逐漸調整持有的資產組合,同時在任何時候都要保有一定比例的現金。
比如2009年初的階段,要做好幾種情形假設:1.最好的情況,經濟如期在2009年中復蘇。這時就要根據這種可能性逐漸加大股票的投資比例。中間的情況:經濟到2009年底才開始復蘇,這時債券又會成為表現最好的資產了。最差的情況:經濟到了2009年底也未見明顯復蘇,可是通貨膨脹卻又回來了(滯脹), 這時候,大宗商品和浮息債券又成了最優的資產配置。所以,在我們目前的資產配置中,債券、股票和現金,都要有一定的比例,并隨著經濟形勢相機調整。如果對自己過于自信,在任何一個方向上,持有過多的籌碼或者資產比例,都很容易受傷,特別是經濟還處于過渡的不明朗期的時候。
建議長期投資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資產配置上,先盡量把投資的方向做對。這是投資的戰略布局,十分重要。如果方向做錯了,在日后的歲月中,無論你如何努力,都無法獲得可觀的回報。在資產配置上做對的基礎上,再考慮選擇投資的個股或者某項具體投資品種,而這需要非常專業的投資知識和估值方法。
明白了資產配置決策的基本原理,任何一個投資人都可以根據自己對風險的承受能力和宏觀經濟走勢的基本判斷做自己的資產組合配置了。
我們對所持有的組合中的風險資產的特性一定要有一個基本認識。比如具有共性的風險程度從小到大的資產依次是:現金、債券、房地產、股票、大宗商品、期貨。
很多投資人喜歡以基金的形式投資,這并無不可,但是一定要仔細甄別基金的風險屬性,比如盡量不要買各種平衡型的或者混合型的基金,因為這等于讓基金經理替你先做了一次資本配置,等你自己再做資產配置的時候就偏離了預定的方向。
另外很多人將債券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當成類似的資產長期持有,這是很有問題的:債券基金只適合在降息周期持有,這樣基金不僅可以獲得利息收益,還可獲得資產增值的資本利得。而如果你無視這些,在降息周期的尾聲投入資金在債券基金上,那么其后一段時間的痛苦在那一刻就種下了。而貨幣市場基金在風險屬性上應該是現金的替代品,它既有高于年固定利率的收益,又可隨時贖回,我們組合中的現金倉位完全可以用貨幣市場基金來代替。
在資產配置時一定要依據自己資金的時間期限和資產的流動性來決定風險資產的比例,比如:如果你的資產有3個月內的變現要求,投在期貨或者股票這種高風險的資產是不合適的。而如果你的資產的持有期限是10年,那么股票市場的大幅波動最終都會被過濾掉,因而可以將更多比例的資金投在股票市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