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解構德隆》:企業危機風險監管機制的構建(4)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2日 21:06 新浪財經
監控管理 德隆在監控管理上存在“跑冒滴漏”現象: ——跑:指由于決策、計劃、管理制度不到位,母公司不約束和控制子分公司,不按決策程序、計劃要求、制度規定行事; ——冒:指由于決策、計劃、管理制度不能隨企業內外環境、人員心理和員工隊伍素質、結構、技能的變化而變化,該調整的未調整,該嚴格時未嚴格,該放寬時未放寬,造成寬嚴失度; ——滴:指由于決策、計劃、管理制度執行不力,關鍵環節交接、銜接、控制不好,而又責任不清、獎罰不明; ——漏:指由于決策、計劃、管理制度不健全、不科學、不系統,造成 決策、計劃、管理制度方面的漏洞、盲點,不能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不能有效發掘德隆內部的人力資源,造成資源很大的顯在浪費和隱性浪費。 不去總結、提升德隆自身的元素和優勢資源,盲目求洋、求新、求變,未形成具有持續穩健的管理模式。 如何緊緊抓住效率、效益和核心競爭力,把企業做精、做專、做實,這是穩健經營的核心問題。 中國民營企業家最津津樂道的是,在創業初期的大膽冒險或把一、兩次的偶然性形而上為必然性,把一次成功的守株待兔形而上為守株必可獲利,用刻舟求劍式的思維去求發展,風險可謂極大。 中國民營企業的歷史還是太短,其成功和持續成功還沒有經過足夠的真正嚴格的考驗,仍然處于“機遇大于管理和本領”的階段。不少中國民營企業過了自己的10歲或者20歲生日,其中有一些已經經歷或正在經歷磨難并付出代價,對于“在九死一生后還好好活著”到底意味著什么,它們剛剛開始有感性的認識。 中國民營企業領導者需要對企業強大過程中必然的磨難和起伏,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和戰略思維,這種準備是否充分,決定了公司陷入麻煩時的心態、招數和能夠忍受的時間。從困境到危機再到失敗,此為悲劇;從困境到變革到轉危為安,此為正劇;如果能夠化危機而迎來新的發展,可以算作喜劇。那些正在遭受質疑的公司只是身處困境,離危在旦夕還遠。困境是一個不太明顯的過程,如何判斷公司的問題以及該采取什么樣的解決辦法,不像對付危機所慣用的“三板斧”那么容易確定。下一步棋怎么走,多半取決于掌舵者的心態。 企業的成功基于兩個條件:一是企業的發展水平必須與其發展階段、發展規模相適應;二是必須使企業所擁有的各種資源不斷保持在有效的配置狀態。而這些,都是戰略規劃、戰略思維、戰略選擇、戰略執行、戰略管理要解決的問題。因此,如果說企業形成的第一波成功與積累除創業者的魄力、眼光和商業本能,還依賴某些偶然機遇外;那么,保持企業的穩鍵、持續發展則必須遵循更多的理性、更多的睿智、更深邃的思考和更具水準的企業資源運作能力。 自然界里,行動緩慢的動物,往往壽命更長,因為消耗少,代謝慢,節省了能量。鱷魚吃一只鳥,可以維持一月。而過快的發展,本身就潛伏著危機。 開車的人都知道車開快了危險,但看到一輛一輛比自己還差的車子超到前面,油門一踩就上去了,越跑越飄然,等到出了意外想處理也來不及了。企業發展順利了,經不起身邊那些超常規發展的榜樣的誘惑,頭腦一熱,放棄了穩健經營,孰不知在高速擴張的過程中,再堅固的龐然大物也是脆弱的,一個小小的意外就使企業面臨滅頂之災。決策為什么會失誤?往往和浮躁心態有關。其實,慢魚與快魚,誰比誰強,還真不好一概而論呢。 “快魚”吃掉“慢魚”,突出效率,是有道理的。然而凡事都有個界限,一味求快,走到極端,也可能適得其反。商界不乏眼快、手快的動作敏捷者,善于捕捉稍縱即逝的商機,手到擒來,捷足先登;亦有不溫不火、沉著應對的性格穩健者,以靜制動,后發制人,“十年磨一劍”,功到自然成。兩種風格各有其優勢所在,伯仲之間,難分軒輊。應當切忌的是,把“浮躁”和“冒進”視為“速度”、視為“效率”,把“遲鈍”和“優柔寡斷”視為“穩健”、視為“冷靜”,這兩種作風卻都是不好。 大量企業成功與失敗的案例,足以證明缺乏危機風險監控管理機制的企業是沒有競爭力可言的。企業應該建立包括危機爆發前的預警機制、危機爆發后的危機處理和事后管理的管理機制。有效地開展危機管理,預防、妥善處理危機,把危機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進而化險為夷,甚至將危機化為轉機,以提升其綜合競爭能力。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