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解構德隆》:總體戰略幻夢(4)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2日 20:39 新浪財經
總體戰略與環境不適宜 中國市場發育程度、金融體制、商業思維模式以及政策法律等外部環境尚不足以支持德隆的總體戰略定位,也就是說與環境不適宜。對所謂的國際化、跨國戰略理念推崇,表現出德隆的不成熟,忽略了現實環境的影響與制約。 外部環境的變化和持續擴張,使德隆缺乏對總體戰略漸進清晰的邏輯梳理! 德隆2003年后提出了“打造產融結合的金融控股公司”、“終端網絡的服務商”的公司戰略,可以隱約看出GE對德隆管理團隊的深刻影響。GE的“數一數二”戰略、多元化產業模式、擴張戰略、國際化戰略等等,都可以在德隆的歷程中尋到蹣跚學步的痕跡。可以說德隆學有GE其形,卻無其神!GE賴以成功的是制度和文化,而這兩者在韋爾奇擔任CEO之前就已經在GE成形。GE對金融業的投資,從消費信貸、融資租賃到人壽保險機構,無一例外地為了投資獲利,而不是為GE的實體產業部分構建融資平臺,只是分屬GE集團的兩類不同產業,共同構成GE多元化經營的不同部分。這樣一來,就切斷了金融和實業在同一控制權下的關聯交易,降低由此產生的金融風險。 而德隆在實際運作過程全部都是圍繞著“融資——并購新的強大融資平臺(增發、擔保、抵押、質押、信用)——再融資進行更大的并購(產業整合)”的模式螺旋式進行的,致使德隆過于倚重金融一翼的發展。德隆這種模式又有點類似于國外某些產業基金的做法,但國際產業基金之所以可以大舉并購,核心因素在于它們獲得的融資都為長期資金,不注重短期回報,因此能夠與產業回收周期想匹配,德隆卻無法獲得這樣的融資手段,只能是依靠大量短期融資拼湊,拆東墻補西墻,其中風險不言而喻。 回顧德隆的整個戰略歷程,我們發現唐萬新夢想是通過產業整合和產融結合,形成壟斷資源和壟斷市場,把德隆引向“行業寡頭、品牌寡頭、金融寡頭”之路,重溫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摩根時代”。唐萬新的“份額投資”表達同樣的涵義:通過國內外并購、托管、委托加工等形式對上市公司所處產業進行全面整合,形成規模化、壟斷性經營。 據此分析,唐的寡頭夢想分三個等級,第一個等級:在整個國際市場形成行業壟斷,如機電、番茄醬等產業;第二個等級:在全國建立寡頭地位,如種業等農資品牌;第三個等級:在一定的區域市場形成壟斷地位,如新疆水泥和金融產品等。 然而,唐萬新太過理想化民族情結及“堂吉訶德”大戰風車的豪邁氣概,卻忽略了其所處的時代、企業自身條件與“摩根時代”有太多的不同。 首先,在一個世紀前,摩根所處的時代正面臨美國建國以來最至關重要的重大變革:從一個以農牧業為主的社會逐漸轉變成為一個現代化的工業國家。在這個孕育著巨大的商業機會,同時也制造了前所未有的混亂的時期,美國的制度與結構并不健全,在當時摩根作為世界上最具實力的銀行家還承擔了更多的社會責任:在美國沒有中央銀行的時候,摩根擔當著美國資本市場監管員的角色,解決了大大小小的經濟危機,對維護美國市場的穩定發揮了超乎尋常的巨大作用。而現階段的中國雖然充滿了機遇,但今天企業生存所面臨的社會環境已決非“摩根時代”能夠同日而語的,而且今天企業生存所需要的復雜局面已遠非摩根時代能夠望其項背的。 其次,摩根本身就擁有財團家族的背景,并能夠從歐洲籌集源源不斷的資金,抓住機遇對即將破產的鐵路、鋼鐵等當時影響國計民生的行業進行整合重組,通過資本的手段進行行業整合,減少過度的市場競爭,使其重新煥發生機。而反觀德隆,除缺乏足夠的金融家的背景,其掌控資本能力、籌資能力與摩根相比相差甚遠。而且現時的中國金融領域是計劃經濟色彩最濃的領域,作為民營企業很難從中獲得足夠的資金來支撐行業整合式的快速發展。德隆在缺乏足夠資金的情況下,為求快速發展卻使用一些具有原罪色彩的中國特色手段,希望借助雜技式的方法來籌措資金,玩著拆東墻補西墻的游戲,一不小心就會“Game Over”。 再者,摩根聚集了大量有能力的合伙人和職業經理人來與他共同創建了由多家大公司及金融機構組成的摩根帝國。而德隆卻出現了有能力并購沒能力整合的局面,因為其缺乏相應的人力儲備,以及文化底蘊、管理、技術、品牌等企業經營所必須的條件。 最后,摩根能支配整個國家的財富力量給當時的美國帶來了巨大的恐懼,這也直接導致了他去世后,美國反托拉斯法的制定及執行。從此少數銀行家可以掌控著重工業和大公司,既是這個行業的運動員,也是裁判的時代宣告終結,再也不會有任何一個金融家能象摩根一樣發揮重要的作用了。 唐萬新的夢想,讓人不由想起公元前3世紀陳勝、吳廣起義時所說的“燕雀焉知鴻鵠之志”,而最后,唐萬新卻迷失在自己的偉大戰略構想中。 總體戰略的幻夢導致德隆一夜間轟然崩塌。在充滿諸多不確定因素的環境下,企業如何通過戰略管理來保持生存與發展,如何在全球化擴張中實現持續平滑的增長?這一課題將長久的擺在我們每一位企業家面前。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