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股票無需學雷鋒-也談中國股市文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05日 11:56 中國經濟周刊 | |||||||||
★文/吳鯤 從“做股票丟不丟臉”,到“做股票高不高尚”的爭辯,是中國經濟體制轉軌過程當中資本市場認識發展的必然。 《股民老張》唱道:“我來到這里的動機不算高尚,我起的作用卻能興國安邦,揣
8月19日上午9點整,證監會邀請部分專家就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進行總結。尚福林的插話發言以這段曾經一度在市場廣泛流傳的《股民老張》的歌詞開場。討論中有人提到目前有對股改加以否定,甚至認為流通股股東成了強勢有問題的論調,尚福林就此發言認為,這其實反映了中國的股市文化問題。 “‘我來到這里的目的也許并不高尚’這句話反映了目前扭曲的股市文化。到股市來怎么就不高尚了呢?”尚福林以買國債為例進行了論述:在計劃經濟的時候說“買國債支援國家建設光榮”;現在市場經濟時代則說買國債“功在國家、利在個人”;那么進入股市又有什么目的不高尚的呢? 而在此之前,業界流傳著一份題為《中國股市的荒唐一幕》的股改萬言書。文章節選刊登見報之后,各大網站紛紛轉載,作者管維立被推到前臺。管維立,國有資產管理局(國資委前身)企業司前司長,現擔任5家上市公司的獨董,作為中國第一批股份制公司的研究者和建設者,管在業內有相當的影響力。 《中國股市的荒唐一幕》被形容為“全盤否定股權分置改革的三萬言書”,出語激憤,怒從筆生。管維立從骨子里頭是鄙視買賣股票的,他說“我并不非常同情流通股東,大部分人都想通過投機取巧,不勞而獲,想今天10塊錢買明天12塊錢賣,流通股股東也不需要公司治理,不要什么大股東誠信,只要能讓我10塊錢買12塊錢賣我就喊你萬歲,當然最好是14塊錢賣。” 筆者認為,管先生盡管言詞激烈,但他想表達的其實是這么一種觀點:不要過分夸大股市,不要搞得那么激動人心。我們要以平常心對待這種資本形態和市場運作,不要造成社會的投機,特別是批駁不勞而獲的思想。 尚主席的講話也透露出了,股票投資者應該有的一種常態,“在股市投資,同樣是功在國家、利在個人,沒有什么不光彩,都是光榮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者。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進入市場的目的就是賺錢。搞工廠、辦銀行都要賺錢才行,這并非就是不高尚。” 動機是為實現一定的目的激勵人們行動的內在原因,人從事任何活動都有一定的原因,這個原因就是人的行為動機,動機可以是有意識的,也可能是無意識的。從社會意義來說,動機有高尚和低級之分。一般來說,能為他人著想,為更多人謀求福利,并以此實現自我的動機是高尚的。 股票投資毋需分清是高尚情操,亦或卑劣行徑,也不需要雷鋒式的高尚動機。對于饑餓的人,食物是誘因;對于應屆高中畢業生來說,考上名牌大學是誘因;對于要求進步的學生來說,學校的獎勵和老師的表揚是誘因。投資者買賣股票也有一定的原因,有投資理財的動機,也有投機生財的動機,不必強求所有股票投資者都出于雷鋒式的高尚動機。如果糾纏于 “高尚”與否,必將走進又一輪的“姓資姓社”爭論怪圈。不論是政府、監管層,還是投資者、中介機構,關鍵是立足于搞好中國股市,把市場監管好,能夠發揮很好的正面作用,推動中國經濟發展前行,創造一個秩序井然、健康規范的股票市場,這才是最重要的。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