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華會計師事務所瘋狂造假-拯救股市(91)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20日 16:58 新浪財經 | ||||||||
第六章 會計師事務所:造假何其多 近年來,上市公司造假事件層出不窮,在每一個造假丑聞的背后,都少不了膽大妄為的會計師事務所,每一個被揭露的案件中常常牽帶出以身試法的注冊會計師。 據統計,僅2001年上半年,就有100多家會計師事務所、400多名注冊會計師,因各種
在上市公司的種種造假案中,會計師的參與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中介機構被蒙騙,注冊會計師依據錯誤的財務信息作出了錯誤審計報告。二是中介機構迫于某種壓力,發現問題也隱瞞起來。三是主動參與造假,會計師事務所與上市公司沆瀣一氣,謀取私利。從已發現的事實來看,后兩種情況居多。 一、立華事務所瘋狂造假 制造虛假信息 中介機構在市場經濟中被稱為“經濟警察”,代表著獨立、誠信、公正、良心。注冊會計師被公認為市場經濟的“看門人”,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財務判斷,只能依據會計師出具的財務審計報告。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報告,是外界和投資者評判公司的主要依據。會計信息失真,會誤導投資者、經營者,常常造成投資者決策失誤,帶來很大損失。立華會計師事務所與眾多上市公司協同作弊的事實,讓人觸目驚心。 1999年,作為立華客戶的湖北興化、興發集團(資訊 行情 論壇)等上市公司,業績紛紛跳水,股票變成了“垃圾股”。 湖北興化曾創下每股收益1.18元的歷史記錄,獲得“最受歡迎的湖北上市公司”稱號,但在1999年8月12日公布的中報中,每股收益跌至-0.243元,興化股票當天跌停。中國證監會發布公告,對1999年經營業績與盈利預測的差距在20%以上的11家公司和相關中介機構予以通報批評,并將依法進行查處,興發集團和立華名列其中。 2000年4月29日,康賽集團第一大股東康賽實業虛假出資,其在公司1998年配股中應繳的6800多萬元配股款,竟是從公司所收的社會公眾股配股款中“借出來的”,但立華出具的驗資報告卻寫著:“公司本次配股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實際募集資金20385萬元已匯入公司銀行賬戶。”這遭到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公開譴責。康賽集團1996年8月上市后,連續3年以績優股的面目出現在公眾面前,最好時報出每股收益0.8元的突出業績。然而,到了1999年,業績卻陡然變成了每股虧損0.5元,“績優神話”赫然破滅,經過調查,康賽集團實際上3年連虧。 2000年12月19日,中國證監會對活力28作出處罰,緣自該公司多次發生違反證券法規的行為。活力28在申報上市及上市后3年間,共虛增利潤22792萬元,編造2320萬元的銀行假進賬單,稱其大股東、國家股代表荊州市國資局配股資金到位,并在公告中謊稱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驗證,公司配股所募集資金已募足,而事實上,這筆款項直到事發后才補足。立華派出的注冊會計師曾一直對年報出具無保留意見。 2001年3月5日,上交所對幸福實業給予公開譴責。當新任大股東名流投資有限公司進入幸福實業后,清理出令人吃驚的注水亂賬——虛增的應收款、虛評的資產等等,還發現幾乎全部凈資產2.5億元在3年前就被抵押出去,資產大幅縮水,變成一個空殼。而當年為幸福實業出具審計報告的也是立華。 上述幾家上市公司,因其上市初的驕人業績,獲得了“明星股”的美譽。而事實卻證明,他們不過是虛假信息掩蓋下的一只只“地雷股”。在這些閃亮“業績”的背后,都少不了立華的影子。 處罰避重就輕 立華的前身湖北會計師事務所成立于1986年,1998年改制與省財政廳脫鉤,由48名原湖北會計師事務所員工共同出資,重新組建了湖北立華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當時立華擁有67名注冊會計師,其中具有執業證券、期貨相關業務資格的有22名。從市場來看,當時的湖北會計師事務所服務對象主要包括湖北境內13家上市公司和大型國有企業,在當地市場上占有絕對優勢,為湖北資格最老、規模最大、牌子最響的會計師事務所。 隨著立華審計的多家上市公司業績大幅下滑,其自身面臨的信任危機也一天天加重。1999年之后,有40多名會計師離所,其中10多人是有證券執業資格的骨干注冊會計師,3家大客戶因其信譽下降而改換門庭。一位原立華員工反映,為了賺錢,立華有幾個超過50歲的會計師專門簽字,不論真假報告都簽。 立華因未進行1999年的工商年檢而繼續從事2000年的業務受到了工商部門追查。當時正遇全國會計師事務所行業合并潮,立華隨即成為北京中審會計師事務所在當地的分所,雖然立華被注銷,已不復存在。但這家新事務所的負責人仍為原立華負責人,并繼續在原經營場所執業。 根據財政部下達的的處罰告知書,對為活力28、湖北車橋、襄陽軸承、美爾雅(資訊 行情 論壇)等4家上市公司提供會計服務的5名立華會計師給予暫停執業3至6個月的處罰。而與康賽集團、湖北興化、興發集團、幸福實業等幾家嚴重違規的上市公司有關的會計師,卻未受到任何處罰。許多證券從業人員和股民對立華遲遲未受嚴厲處罰深表不滿,認為立華改頭換面使用“金蟬脫殼”之計,有逃避責任之嫌。 中介機構造假,傳播虛假信息,誤導市場,極大地損害了中小投資者利益,如不嚴肅處理,就違背證券市場公平、公正原則,助長造假之風。 對立華有關從業人員僅有輕微的行政處罰不足以警示市場,反而為造假提供了保護。否則,今后誰還會相信那些看似完美的會計年報,這種信任危機比近來的市場暴跌更可怕,它動搖了股市的基礎。偽劣產品對社會終究是有害的,虛假會計信息的泛濫將破壞股市正常秩序,并損害每一位投資者的長遠利益。 中介機構違規違法后,大多只受到行政處罰,有的連行政處罰都沒有,更沒有一家中介機構被罰出局。對立華的處罰不力,在市場上起到了很壞的“示范作用”。 (注:本文為蔡慎坤先生授權新浪網獨家發布,嚴禁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