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機構 > 正文
 

新能源炒作只是瘋狂的概念炒作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31日 06:53 上海證券報網絡版

新能源炒作只是瘋狂的概念炒作

  一年來,由于國際原油價格的不斷攀升,世界能源危機態勢一觸即發,新能源開發的市場需求呼之欲出,在G天威的示范效應鼓舞下,市場一夜之間一下子涌現出許多新能源上市公司,投資者云里霧里應接不暇。

  由此,我們想到了2000年的股市,在美國納斯達克網絡股飆升的帶動下,中國證券市場也上演了以海虹控股(資訊 行情 論壇)為代表的網絡概念股飆升行情,隨之而來的是家家
上市公司號稱進軍網絡,證券分析師為市場不斷挖掘網絡概念,整個證券市場唯網絡概念是從?墒,我們現在回頭看看,市場還剩下幾家網絡上市公司,即使剩下的,有那家因投資網絡而使公司業績大幅上漲呢?今天中國證券市場狂炒新能源概念與當年的狂炒網絡概念曾何相似。

  所謂的新能源概念,其實并非現在才有的,也非何等神秘,早在20世紀70年代中東危機暴發時就已經有了,無外乎是太陽能發電、風能發電、潮汐發電、永磁發電、核能以及氫能利用、乙醇汽油、煤油等,也許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還有其它新能源的開發。但為什么有這么多新能源可利用,國際原油的價格還高企不下呢?同樣,為什么這些新能源技術不能產業化呢?也許,下面的說明能使投資者對新能源有個清醒的認識。

  首先,我們必須清楚這樣一個概念,那就是越是成熟的產品先期投入成本低,風險也低,但業績受周期性影響;越是新產品先期投入成本越高,風險也高,只有成本得到控制才能形成產業化,業績才得以具有成長性。眾所周知,煤電、水電和以汽油為動力的汽車等,現已技術成熟,產品開發投入少、透明度高,生產技術應用普及,產業已成規模,既使原油價、煤炭高攀,但總的成本核算依然較低(如包括產品維護成本、市場接受成本等);反觀新能源產品,我們知道日本是能源最匱乏的國家,新能源技術開發領先世界,但太陽能汽車至今也未能成氣候,跑在路面上的依然是汽油型汽車,原因就是一輛太陽能汽車造價要幾十萬美元,此類案例很多。所以,為什么歷史上即使出現過110元/桶的

原油價格時,也沒見新能源產品替代原有產品,其原因顯而易見。

  其二、一些新能源產品的應用受地域條件限制。就拿G天威生產的風力發電設備,除其價格因素外,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產品使用地點制約,它要求平原、多風地帶。國外使用這一產品最廣的是荷蘭,美國在西部也使用,在國內只有內蒙古、東北及西北部分地區可以應用。再則太陽能產品,國內使用的太陽能熱水器,造價是燃汽熱水器的5--6倍,而且還是離不開電的配合,若貴州等地區使用,其成本可想而知。

  其三、一些新能源產品的應用受技術和安全條件限制。核能開發的造價不說,就是到今天為止,誰也不敢保證其絕對安全性,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的陰影依然存在,事故的損失非金錢所能計算的。再有,永磁發電機的開發,國內從80年代就已實施,具筆者所知我國有個學部委員在這一領域研究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即便如此,在應用上還是不能成產業化規模,原因就是技術上還未完全過關。

  所以,筆者認為,對近期證券市場掀起新能源炒作,只能是一種概念的炒作,而不能理想化地當成成長性炒作,否則將陷入投資誤區而遭損失。證券市場的成長性是業績的成長性,而非概念的成長性,新能源板塊2005年上半年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了25.6%,回歸理性,只有業績才是決定股價的根本所在。當然,筆者并非反對新能源,新能源革命是大勢所趨,是十一五期間建設

節約型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筆者所要反對的是為操縱股價人為地亂加新能源概念型的股市行為。

  本版作者聲明:在本機構、本人所知情的范圍內,本機構、本人以及財產上的利害關系人與所評價的證券沒有利害關系。

  本版文章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文責自負。讀者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作者:泰陽證券 趙偉

  (來源:上海證券報)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