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王一鳴 曾劍
距離8月16日半年報披露已不到一周,多倫股份(600696,收盤價5.32元)卻因參股子公司南昌平海房地產開發公司 (以下簡稱南昌平海)拒絕提供2013年半年度財報及業務開發等情況而鬧到法院。多倫股份這一紙訴狀,將南昌平海實控人,同時亦為多倫股份前實控人、現正和股份(600759,收盤價4.75元)的實際控制人陳隆基再度推向臺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昔日南昌平海曾占用多倫股份資金1.47億元,藉此開發“南昌居住主題公園”項目,成為前者主要的利潤來源。
事實上,本次雙方“反目”早有端倪,多倫股份今年4月披露的2012年年報顯示,針對南昌平海的1038萬元應收賬款而計提的壞賬準備已由期初的159萬元提至408.42萬元。
半年報披露恐受影響/
多倫股份8月9日公告稱,公司于8月7日收到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人民法院的 《受理案件通知書》,該院已經受理公司與南昌平海關于提供半年度報表糾紛一案。
公告披露,多倫股份持有南昌平海45%股權。今年7月,公司因披露2013年半年報事宜向南昌平海相關責任人盧圣魁、盧圣敬、實際控制人陳隆基及其他相關工作人員提出要求,要求其出具南昌平海2013年上半年度報表等信息,但遭拒絕。為維護權益,公司向法院提交訴狀。
2012年年報顯示,主營地產開發的南昌平海是上市公司主要的利潤來源,目前開發的項目為“南昌居住主題公園”,該項目自2004年4月動工建設以來,已完成動工88.52%,竣工73.92%,實現銷售77.61%,現仍在按計劃滾動開發和銷售。
2012年多倫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64億元、凈利潤2430.59萬元,其中南昌平海就為公司貢獻了1719.43萬元,占當期凈利潤的70%。
由于多倫股份2013年度半年報的預披露時間為8月16日,而按照相關規定,上市公司半年度報告必須在8月以內披露完成,留給多倫股份的時間已然不多。
東方劍橋律師事務所吳立駿律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多倫股份作為股東應有知情權,根據《公司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股東有權查閱、復制公司章程、股東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和財務會計報告。”
曾輸血1.5億支持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多倫股份這一紙訴狀,將已遠離公司一年多的原實際控制人陳隆基再度推向臺前。2000年11月,陳隆基通過間接控股利嘉股份(多倫股份前身)的第一大股東豪盛(香港)有限公司成為多倫股份的實際控制人,隨后他于2011年年底通過股權轉讓徹底放棄控制權。
2004年3月7日,多倫股份與上海舒立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收購南昌平海100%股權,其中多倫股份出資9945.14萬元占60%。彼時南昌平海的資產僅為1400畝未開發的土地,一直未進行其他經營活動。收購后,多倫股份資金開始大量流向南昌平海,2004年年報顯示,截至當期末,南昌平海共占用多倫股份資金1.47億元,藉此開發了“南昌居住主題公園”項目,該項目系南昌平海主要的利潤來源。
在平海地產項目上,多倫股份傾注了大量的心血,但之后卻將實惠留給他人。在2005年4月發布的年報中,多倫股份稱已于2004年10月10日將南昌平海15%股權按原收購價格轉讓給了福建華天投資,多倫股份持有南昌平海的股權由此減至45%。
此后,南昌平海轉為由多倫股份參股45%、福建華天控股55%,陳隆基則依靠實際控制福建華天至今控制著南昌平海。
應收款計提比例飆升/
不過,上述一幕與陳隆基當時掌控的多倫股份涉嫌賤價甩賣多倫建設90%股權的情形尚相去甚遠(2011年9月份,本報曾發表《多倫股份“失魂記”核心資產耕耘6年被甩賣》,對該事件予以揭露)。
而在2011年4月至11月,陳隆基通過香港多倫瘋狂套現高達8億元后。2011年12月,陳又將持有的東誠國際、勁嘉有限公司全部股權,以3.6億元轉讓給了港商李勇鴻。李勇鴻就此替代陳隆基成為多倫股份的實際控制人。但僅僅8個月后,李勇鴻又將多倫投資(香港)100%股權出售給了自然人鮮言所控制的兩家公司,多倫股份實際控制人再一次發生變更。
奇怪的是,多倫股份多年來都將南昌平海的經營情況編進公司歷年的定期報告中并直至2012年年報,為何陳隆基偏偏在此刻“作梗”?
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系了多倫股份證券代表姜振香女士,但她表示自己正在休假,對事件緣由并不清楚。由于未能與公司直接取得聯系,記者上周五前往上市公司走訪,接待人員向記者表示,董事長鮮言等領導均在出差,需等他們回來后才能給予答復。
一位注冊會計師阮先生告訴記者,南昌平海與上市公司 “反目”應已有時日,這從公司披露的針對南昌平海的壞賬準備變化中已顯露端倪:數據顯示,2012年公司對南昌平海期末應收賬款為1038.02萬元 (占其他應收款金額比例為39.80%),年限為2~5年,壞賬準備從起初的159萬元飆升至408.42萬元,而在2011年,相應期末賬面余額為1198.78萬元,壞賬準備則為0。
如今,伴隨雙方的交惡,核心子公司財務信息缺失,是否會影響到半年報披露?《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將繼續關注。
進入【多倫股份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