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證券 > 紫金礦業廢水滲漏遭遲報 > 正文
誰該為“污染門”負責?這是紫金礦業污染事件發生后,各方都在避諱談及的一個問題。更加深層次的問題是:誰為低成本擴張埋單?誰為環境透支埋單?
本刊記者 劉洋
在北京西三環中華世紀壇斜對面的中國有色工業協會辦公樓大廳里,一個帶有醒目紫金礦業(601899.SH,02899.HK)標志的廢電池回收箱停放在那里。在多數陌生人的眼里,這代表了紫金礦業崇尚環保的企業理念,而在紫金礦業頻現環保丑聞后,這個廢電池回收箱就頗顯了諷刺的味道。
“當初我們做這個回收箱的時候就是要表達紫金礦業追求環保、抵制污染的一種理念,但現在仿佛是打了自己一個大耳光!币晃辉辖鸬V業的員工對《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說。他原來所供職的單位正是位于這棟大樓7層的紫金礦業的下屬公司紫金國際。
“紫金礦業早晚得出事,在環保事件后肯定還會有別的事件出現。一家小縣城的企業僅僅用了10年的時間,就迅速膨脹到了行業排名全國第一,甚至在2009年名列全球500強,它不出事都怪了!鄙鲜鋈耸勘硎。
緣何熟知紫金礦業的老員工會對紫金礦業有如此的評價,是憤恨?是詛咒?還是警示?面對公眾以及內部人士的普遍質疑,從本刊對紫金事件的另類解讀中或許能尋找到答案。
10年成為全球500強
一家縣級小企業用了不到10年的時間一躍成為大型集團公司,紫金礦業的“造富術”一直被外界傳為神話。翻開紫金礦業的改制進程圖,我們不難發現紫金礦業的造富術顯得有些詭異,而這種短期膨脹的造富術也成為其遭遇當今困局的最根本原因。
1998年12月,紫金礦業由國有獨資公司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上杭縣財政局作為國有控股股東擁有86.80%股份(后將股份轉讓給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興杭國投),紫金礦業工會委員會、上杭縣舊縣鄉政府、上杭縣才溪鎮政府和上杭縣才溪鎮同康村委會成為4家外部股東,其中紫金礦業工會委員會出資780萬元,擁有10.17%的股份,股份擁有者是包括現紫金礦業董事長兼總裁陳景河在內的紫金礦業職工。此后,紫金礦業工會委員會逐步從國有股東手中收購股權,持股比例上升到12.19%。
2000年8月,作為有限責任公司的紫金礦業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國有股東興杭國投持有的股權占總股本的48%。而原4家外部股東的股權被集中到了一家新成立的融資載體——金山貿易,占總股本的18.01%。此外,廈門恒興還以現金出資,直接持有新公司5%的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陳發樹旗下的“新華都系”在此次改制過程中一舉成為紫金礦業的第二大股東,系內新華都實業、新華都工程和新華都百貨三家公司以現金出資,合計認購了紫金礦業27%的股份。
根據公開信息,2000年紫金山金礦的產金量已居全國第二位,而且1997年12月17日,紫金山金礦成功實施了千噸級定向拋擲揭頂大爆破,拉開了金礦露天開采的序幕。1999年11月20日,公司停止地下開采,全面轉入露天開采,因而開采成本極為低廉。擁有如此低成本大礦的采礦權,紫金礦業改制時的評估值卻僅約9776萬元,而且包含探礦權、采礦權、土地使用權在內的無形資產僅約為3901萬元。內里玄機,就在于新舊資源評價體系的差異。
相比其他行業,中國黃金行業的市場化改革起步較晚。1999~2000年,正值中國有關礦產資源和礦石儲量的統計體系和方法轉變時期,黃金企業的信息披露普遍不透明,來自不同渠道的資源儲量統計偏差很大。中國傳統的分類方法起源于前蘇聯的體系,根據地質可靠程度,用五個種類來加以區分,即A、B、C(有時區分為C1和C2)、D和E級。
1999年,國土資源部公布了新的分類體系。該體系是根據聯合國提交給全球使用的分類框架來重新制定的,采用三維距陣方法,以經濟的、可行性的礦山設計和地質可靠程度為基礎。國土資源部要求,所有的新項目必須根據新的分類體系來分類,但在1999年以前完成估算和可行性研究的礦山仍可采用舊的分類體系。從紫金礦業的公開資料看,其1999年已經擁有了紫金山金礦的采礦權,因此,可以按照舊的分類體系進行統計。
根據公開資料,1994年閩西地質隊提交的詳查報告共圈定了紫金山礦體C+D+E級(B、C和D級礦體分別相當于“探明的資源”、“推定的資源”和“推測的資源”類型)礦石量8823901噸,金18900.2千克。其中表內礦體C級礦石量378024噸,金1532.1千克,平均品位4.05克/噸,D級礦石量908879噸,金3919.0千克,平均品位4.31克/噸。在傳統的工業技術下,礦石含金量(品位)低于每噸五克的黃金被認為“不具備商業價值”。按照傳統的方法開采,紫金山礦體的商業價值很低,因而,紫金山金礦被國家地質部和中國黃金協會論證為“低品位、無開采價值”?少Y佐證的是,在2000年前國家性的黃金資源統計中,紫金礦從未被列入儲量大礦,福建省也一直未進入黃金大省之列。
“紫金礦業成在時事。陳景河等掌握行業和企業信息更充分的內部人士,先通過低價改制入股,再將資產按照新技術重新評估并上市,釋放出資源的潛在價值,個人財富也實現爆發性增長。”一位熟悉紫金礦業改制過程的人士向記者坦言紫金礦業的暴富之道。
13年11次事故
雖然礦石品位不佳,但紫金礦業運用低成本的開采方式讓無開采價值的紫金山銅礦變成了聚寶盆。也正是這種低成本的冶煉術讓紫金礦業環保蒙羞。據記者調查,細數紫金礦業13年,環保事故屢見不鮮。
1997年,陳景河利用定向爆破,幾乎削平紫金山山頭。此舉幫助紫金礦業實現露天開采,降低礦難風險和開采成本,但環境受到的破壞也可想而知。
1999年,百年一遇的山洪沖垮紫金礦業攔截廢礦渣的大壩,帶有氰化鈉殘留液的礦渣呼嘯而下,沖毀當地農民的莊稼。事件平息后,紫金礦業不得不提高大壩修建標準,而村民也由政府出面全部遷至壩體下方山谷。
2000年,紫金礦業攔砂壩潰壩,洪水沖毀了下游同康村幾乎所有的房屋和耕地,而紫金礦業一時又拿不出足夠的現金實行征地移民補償,結果變相硬性攤派給每個村民一份原始股。
2000年10月的氰化鈉泄漏事件加深了百姓的疑慮——一輛載有10余噸氰化鈉的汽車傾覆在紫金山山澗并泄漏,造成102名村民中毒,飲用水源被嚴重污染。此后,上杭縣城大部分老百姓不再敢喝自來水,而是購買山泉水和礦泉水。
2006年底,位于貴州省貞豐縣境內的紫金礦業貞豐水銀洞金礦發生潰壩事故。尾礦庫中約20萬立方米含有劇毒氰化鉀等成分的廢渣廢水溢出,下游兩座水庫受到污染。
2008年2月,紫金礦業便因存在不良環境記錄而成為首批“綠色證券”政策中10家“未能通過或暫緩通過”的企業之一。
2009年4月底,紫金礦業下屬位于河北張家口崇禮縣的東坪舊礦尾礦庫回水系統發生泄漏事故,引起當地居民呼吁堅決取締。
同年年底,福建龍巖市環保局連收到兩封投訴信,稱“紫金礦業污染武平下村礦區水源非常嚴重,連池塘的魚都死了”。
今年5月,因為存在嚴重環保問題尚未按期整改的情況,紫金礦業再次被國家環保部點名批評。
加上今年7月的兩次重大事故,紫金礦業在13年間已經發生11件環境“大事”,而事故的原因大多指向低成本冶煉術。
“這與紫金礦業采用的冶煉法有關,它采用的是氰化鈉溶液噴淋法。這種方法不用點火,用藥劑就直接能將礦石中金子提煉出來,冶煉成本很低。”一位黃金冶煉專家對《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說,“最初紫金礦業的黃金主礦山紫金山銅金礦的礦石黃金品位很差,每噸礦石含金量不足5克。根據當時國家黃金礦開采的標準是只有每噸礦石含金量5克以上的金礦才具有開采價值,它根本就不符合開采要求。但因為現任紫金礦業董事長的陳景河敢于用藥劑噴淋法進行黃金冶煉,大大降低了冶煉成本,這才使得這些貧礦具有了開采價值!
冒險用氰化鈉溶液提煉黃金,使原先沒有開采價值的低品位礦具有了開采價值,龐大的紫金礦業帝國也就此崛起。
據記者了解,使用氰化鈉溶液噴淋這種方法冶煉黃金,在提煉過程中,會產生含劇毒氰化鈉的廢水和含金屬的毒污水,通常要集中處理,否則就會嚴重污染環境。這正是今年7月造成上杭大污染的元兇。
不僅如此,因為無需建冶煉爐和購買能源材料,紫金礦業的冶煉成本大幅降低。“紫金礦業的采礦成本低在行業中是出了名的。2007年,紫金礦業每克礦產金的成本只有57.64元,僅為國內平均水平的45%!鄙鲜鰧<覍τ浾哒f。
為了彌補自身礦石品位差的劣勢,紫金礦業一直倡導低成本優勢,而這種低成本的戰略也影響到其環保方面的投入。有相關人士指責紫金礦業在環保方面舍不得投入,盡量壓低成本。2007年,紫金礦業收購的湖北鑫豐礦業,之前主要利用氰化工藝和提純工藝進行金礦冶煉。紫金礦業介入之后,很快停掉了上述兩個工藝,將其工藝改為浮選,即根據不同的礦物特性加入不同藥物,使所需礦物質與其他物質分離開。這一做法,正是為了減少環保投入。但是,含有大量殘余水分的尾礦渣,卻成為新的污染隱患。
“實際從冶金的角度上講,氰化鈉噴淋冶煉黃金的方法更環保一些,但對于廢置溶液以及尾礦庫的維護則要求更嚴一些。紫金礦業的問題就是兩方面都省,因為過多地追求成本優勢導致廢置溶液和尾礦管理不善,進而造成事故的發生!币晃灰苯饘<蚁蛴浾弑硎尽
“越有低成本優勢就越追逐低成本,使得紫金礦業進入了一個自己畫的怪圈!鄙鲜鰧<覍τ浾哒f。
灰色官商之道
雖然紫金礦業污染事件已經過去3個多月,但業界依稀記得事故爆發時,為紫金“平事”的人許多是來自于上杭縣政府,就連熱度最高的記者“封口費事件”,出面的仍舊是縣政府。
緣何一家企業有如此能量讓政府出面擺平危機?這家幾近錯位的國有股份制企業與當地政府有著怎樣錯綜復雜的關系?翻開“紫金族譜”便可見端倪。
紫金礦業管理團隊有著濃厚的官方背景,多位管理者曾經在政府部門任要職。紫金礦業宣傳部提供的資料顯示,副董事長劉曉初曾任福建省經濟體制改委員會處長,副總裁黃曉東曾任原福建科委處長,副總裁李四德曾任原國家黃金管理局副總工程師。
此外,上杭縣多位政府官員在紫金礦業持有數量可觀的股票,還有人在退休或辭職后進入紫金礦業。
知情人士透露,紫金礦業正是通過提供職務、股權等方式,拉攏地方政府官員。而一些官員的角色因此發生了轉變。軍人出身、擔任過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的林錦添,曾組織縣里、市里的人大代表到紫金礦業視察,并提出過質疑。自他進入紫金礦業以后,人們再也沒聽到過他質疑的聲音。
陳景河則通過媒體表示,紫金礦業的確有個別政府官員在監察審計等部門任職,但這是大股東上杭縣政府進行監督的一種手段。
上杭當地有人對記者表示,紫金礦業監事會和董事會成員中,還有人與龍巖市、福建省某些現任領導或卸任領導有錯綜復雜的關系。
不僅僅是在紫金礦業的總部安排有眾多的政府官員,在紫金礦業駐京的分公司中同樣有著相關的政客蹤跡——紫金國際當初成立就是為了國家發改委一位離職的副司長而量身定做的,該人物已經離開,但紫金國際的職能仍舊存在。
“紫金國際最初就是為了紫金礦業疏通中央部委關系而建立的,我們幾個元老級的人物的主要工作也就是為了紫金礦業跑部委批文的!币晃辉谧辖饑H工作過三年的老員工向《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透露。
“紫金國際在紫金礦業A股上市后已經基本沒有太大的價值了,現在更多的是從事一些人員招聘等事務性的工作,也就基本上等于一個駐京辦事處。”上述人士對記者說,紫金礦業做什么事都是以金錢開道的處事作風,讓這些從政多年的政府人士頗感不爽,多數關聯的官員在紫金礦業A股上市后為了避嫌而紛紛逃離。
相對于在京官員的逃離,上杭的政府官員似乎還意猶未盡。上杭縣政府一官員稱!艾F在在上杭縣,陳景河的實力非同一般,縣里的一些與礦產類無關的企業不管與紫金礦業是否有關系,都愿意冠以‘紫金’命名。有時候省里有官員到了上杭都是直接與陳景河接觸,縣里的領導只能應陳的約請去陪同!鄙鲜龉賳T稱。
其實不僅僅是在紫金礦業中有許多政府背景的人士占據高管的位置,上杭縣當前的政府也對紫金礦業呵護有加。上杭縣財政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紫金礦業對上杭全部財政收入貢獻近60%,而上杭縣政府工作報告顯示,去年上杭縣財政收入6.85萬億元,比上一年增長11.7%。
在紫金礦業崛起之前,上杭縣在過去幾十年均為福建省的貧困縣。隨著紫金礦業的興盛,該縣近幾年成為顯赫一方的富裕之地。上杭縣財政局局長劉實民證實,上杭縣財政過度依賴紫金礦業,結構單一,風險很大。他指出,上杭縣近幾年來的財政總收入一直在增長,這與紫金礦業密不可分。
一旦一家企業已經成為縣域財政的最主要來源,這家企業也就成了當地政府官員最大的政績工程,其中的官商之道也就不言而喻了。知情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和信息化》,每次發生污染事故,縣里就會分解任務,由每個單位負責解決不同的問題,例如有的單位負責協調網站關系,保證網絡上關于紫金礦業的消息都是“正面的”。
國企還是民企?
紫金礦業的一系列改制過程,可以看做是當時國退民進的冰山一角。與此同期,國內一系列當時被定義為虧損企業的縣級國有企業被民營資本改制。與紫金礦業不同的是,更多的企業已經完全褪去了國有特質,完全民企化,而紫金礦業仍舊是國有股份的身份。
“雖然紫金礦業是國有股份制公司,但由于沒有國有控股,并且董事長陳景河的民營身份,使得紫金礦業更像一家傳統意義上的民營企業。”上述紫金國際的人士對記者說,“紫金礦業之所以能發展那么快,就是因為它像民營企業一樣,思維靈活、決策快。比如,陳景河一旦看好一個礦山,基本就能拍板買下,雖然現在需要董事會表決,但絕對要比國企決策快得多!
但民企的諸多弊端同樣在紫金礦業上顯現!白鳛橐患铱h級的企業,雖然紫金礦業的規模很大,但公司的高管仍舊帶有暴發戶習氣。上次紫金礦業總部某高層需要我們引薦給國家部委的相關司局,他戴著一枚碩大的金戒指,我說見部委的人不能戴讓人家忌諱的東西,他還很不情愿!鄙鲜鲎辖饑H的人士說。
雖然紫金礦業擁有更多民企的特質,但由于有很多政府人士在公司中擔任要職,所以在很多層面上仍存在國企的詬病。任人唯親在這里非常普遍!爸灰椭饕I導關系好,就會被安排在重要職位上,有時根本不顧及是否適合這個職位,你說這樣的企業怎能做好,這樣的企業不出問題才怪呢!币晃蛔辖鸬V業的員工對記者坦言。
“更嚴重的是紫金礦業沒有一個部門協調機制,就像我們老國企一樣,部門之間做什么互相都不知曉。上次我們接到集團總部一個項目,運作的過程中出了點問題,我們向集團礦業部詢問,他們竟然不知道這個項目,這哪里像一個世界500強的企業?”上述紫金國際的人士說,“這樣從企業性質上就不明晰的企業早晚要出事的,就算環保事故不出,也會出別的事情!
在他看來,一個縣級企業迅速膨脹所帶來的問題,遠非只是出幾次環保事故這么簡單,也遠非罰點款就能解決的。
“出了事故能怎樣?無非就是罰點錢,這對于紫金礦業這樣的公司影響還是有限的。有人說紫金礦業就是中國企業的恥辱,但企業一做大,就算出了環保等問題也似乎變得不那么重要了。這是迅速膨脹的地方企業面臨的共性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上還需國家相關部門打其痛處,使其能夠根本轉變這種畸形的發展!鄙鲜鲎辖饑H的人士說。
打其痛處,就是要改變紫金礦業的生產方式和經營模式,這對于一夜暴富的地方資源型企業或許才是真正回歸正途的最佳選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