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孫嘉夏發自上海
在每股上航股份可換取1.3股東航股份的合并方案公布以后,昨日ST東航和*ST上航雙雙封死漲停。但重組的路途才剛開始,兩公司業務部門的整合將成為下一步的重點。有專家表示,新東航在上海市場的掌控能力將有所增強。
“目前所進行的僅是雙方股東層面的重組,接下來的兩家公司業務部門如何整合才是關鍵。”13日,東航、上航多名人士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至少現在在我們這個層面上,還沒有接到業務整合的通知,也沒有看到文件。”上航一名管理層人士告訴記者。
7月10日,東航、上航兩家公司齊齊召開董事會,審理通過了有關重組、換股吸收合并事項。同一天,國務院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攜國資委各部門負責人來到東航調研,并表態重組已具備了“思路正確、市場優越”的條件,承諾以“最強力量”協助重組,希望將兩航的聯合重組打造成一個央企和地方國資委企業合作的典范。
李榮融希望東航具國際競爭力
在重組方案公布前夕的7月10日,國務院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到東航調研,同行的還有國資委機關10余位廳級領導。李榮融表態對東航“寄予厚望”,并表示了對東航的改革發展“特別支持”。東航董事長劉紹勇向李榮融匯報了東航上半年的工作情況,其中提及聯合重組進展。劉顯然意識到在重組關鍵時刻,李榮融前來調研所體現的支持力度,因此表示東航將從面上的廣度和點上的深度加快實施與上航的聯合重組,下半年將加快推進改革重組進程。李榮融則表示,目前東航的品牌形象已發生改變,國資委對東航一直非常重視,將全力支持東航的改革發展,調動最強力量協助東航搞好聯合重組工作。李榮融指出,重組一定要出效益,希望東航成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企業。
記者同時了解到,上海市委組織部曾與上航董事長周赤就重組、去留等問題談話,周赤可能將在重組后離開上航。
東航1.3:1換股上航
東航新聞發言人劉江波表示,兩家航空企業的重組并購已進入實質性階段。記者昨日了解到,中金公司對有關此次換股吸收合并相關的審計工作并未完成。根據目前出臺的預案,本次換股吸收合并完成后,上海航空將終止上市,并注銷法人資格,東方航空作為合并完成后的存續公司,將依照《換股吸收合并協議》的約定,接收上海航空的所有資產、負債、業務、人員及其他一切權利和義務。
根據預案披露,東航換股吸收合并上航的換股價格為5.28元/股,上航的換股價格則為5.50元/股,而根據雙方協商,作為對參與換股的上航股東的風險補償,在實施換股時將給予上航股東約25%的風險溢價,即每股上航股份可換取1.3股東航股份。
東航和上航表示,雙方自《換股吸收合并協議》簽署之日起,共同向民航局提出申請,將上海航空所有的運營許可證照、與飛機有關的許可證照及備案登記、以及航線經營權等全部變更至接收方名下,上航在交割日的全體在冊員工也均將由接收方全部接受。
“現在方案已經確定了,接下去就要等股東大會召開,并通過方案,隨后方案要上報國資委、民航局、證監會,并得到批準,商務部也要審查反壟斷事項。完成這一系列程序,可能需要近半年的時間。”東航一名高管告訴記者。
東航同時另有計劃再次增發,在國內國際資本市場共募集約70億元資金。
人事未定隱患猶存
重組后的新公司仍面臨著不少困難。2008年,兩公司均深陷航油套保浮虧的不利影響,東航在去年底公允價值損失高達62.56億元,上航也達到1.72億元。東航方面表示,由于今年到期交割的套保合約數量較多,因為可能產生一定的實際交割損失。
航油套保之外,更讓人關注的是新東航的人事安排。“這是兩家截然不同的航空公司,一旦不能將兩方的人有效地整合到一起,新公司的前景令人擔憂。現在上航內部并未發文提到具體部門的整合,因此重組的路徑還不知道,但一些虧損部門的清理將開始進行。比方說去年虧損的上航貨運,可能就會將控股權交給長榮航空。”一名上航人士告訴記者。
東航方面也表示,吸收合并完成后,管理體系和組織架構的整合到位尚需一定時間,而同時上海航空下屬企業眾多,業務范圍涵蓋了航空運輸業的各個層面,服務覆蓋地域廣泛,東航方面認為在整合上航及其下屬企業管理上面臨著“一定的挑戰”。
重組之下,上航方面發出的并不全是贊同之聲,獨立董事顧肖榮認為,方案中對換股對價未進行充分全面的論證,而且是否有利于新公司整合也有待觀察,因此對這次吸收合并持保留態度。另一名獨董張桂娟則表示,此次吸收合并是為加快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實現東航上航主業和資產優化整合,符合國家戰略步驟要求,因此希望政府加大力度支持。
增強協同效應
東航上航聯合重組完成后,原上海航空的資產、負債、業務和人員將全部進入東航的全資子公司:上海航空有限責任公司,上航的品牌將會被保留,以保持業務的延續經營。目前,東航集團持有上市公司74.64%股權,至去年底,東航機隊規模為240架,擁有客運航線423條,貨運航線16條,今年一季度,東航實現凈利潤4010萬元。而上航截至去年底擁有飛機66架。
東航方面表示,兩家公司重組后可以實現航線計劃和航班計劃的優化、航線網絡結構的完善、運輸效率的提高,從而降低運營成本和管理費用,增強公司盈利能力。有東航人士分析認為,雖然東航和上航都是以上海為基地的航空公司,“不過之前一直都是各過各的,不僅在價格上競爭相當厲害,而且在資源建設上也形成了重復和浪費。這次重組以后,我們在飛機采購、機務、維修、航材供應這些方面都可以形成協同效應,不會浪費。”
“目前的國內航線,東航和上航重復較多,新公司可以考慮調配機隊,優化國內航線網絡布局;國際航線上,上航主要是東南亞航線,東航這邊歐美線更多一點,可以形成互補,這對新公司的國際航線運營是個好消息。”上述東航人士告訴記者。
更重要的是,新東航將掌握大量的上海始發、到達時刻資源,通過合理的統籌規劃,時刻資源的經濟效益也將獲得提升。同時,新公司可通過集中采購,有效降低公司在航油、航材、飛機采購等方面的成本。
同步播報
東航上航復牌封死漲停機構上調投資評級
昨日,ST東航(600115,收盤價5.6元)和*ST上航(600591,收盤價6.22元)公布合并方案和復牌交易,兩只個股雙雙封死漲停。到收盤時,上億股買盤仍在追捧ST東航,而*ST上航也有5000多萬股封單。分析人士認為,巨量漲停一方面是停牌1個月的補漲要求,另外合并方案顯示出管理層明確的扶持態度。
根據公告,東航以增發換股吸收合并上航,換股比例為1:1.3。實施聯合重組后,上航成為東航的全資子公司,上航從A股退市但保留法人地位和商行品牌。原上航股東成為新東航股東。如果東航和上航的流通股股東不愿換股,東航將提供現金選擇權或者收購請求權,東航A股為5.28元/股,H股1.56港元/股,上航A股為5.5元/股。同時,東航向東航集團等特定投資人非公開發行18.4億股,其中A股定向增發13.5億股,增發價不低于4.75元/股,H股定向增發4.9億股,增發價不低于1.4港元/股,共募集70.2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分析人士預計,由于上航和東航換股比例為1.3:1,因此上航A股股價的安全邊際應該在6.86元以上。
中信證券預計,東航有望在2010年實現主業盈利和困境反轉。預計新東航明年的每股收益有望達到0.245元同時當年有望摘帽。參考目前國航的股價和市值,中信證券將ST東航和*ST上航的投資評級由“增持”調高至“買入”,東航目標價為6.84元,考慮上航的換股比例和現金選擇權,上航目標價為8.89元。每經記者曾子建
相關新聞
東航上航重組將影響上海市場格局
每經記者熊曉輝發自上海
重組后,新東航將占據上海航空市場50%左右的市場份額,并與國航主導北京、南航掌控廣州形成了中國航空業三足鼎立的格局。東航和上航聯合重組后,新東航的綜合實力和在上海航空市場的掌控能力均有所增強,這對民航市場格局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競爭對手進駐上海或有壓力
南航董事長司獻民此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重組后的新東航將影響南航滬、穗、深的市場份額,但對其他地方影響不大。但他同時認為,重組后新東航將擴大在上海的整體市場份額,在主要市場控制力加強,會對南航進駐上海的重點航線造成一定壓力。
國航董秘黃斌則表示,重組不會對國航上海市場戰略產生影響,國航上海分公司的業務仍然按計劃進行。今年2月份,國航已經成立了上海分公司,據介紹,國航有80%的國際航線布局在上海。
分析人士認為,在激烈的航空市場競爭中,三大航空公司立足于各自主導的航空市場的同時,摩擦在所難免,但對于中國民航業的整體格局影響不會太大。據悉,近日,東航已正式在北京投放運力,加強東航在北京市場的權重,計劃將東航在北京的市場份額提高至20%左右。而國航、南航在上海航空市場的比重也分別超過了10%。
專家表示看好重組前景
中國民航大學運輸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比較看好重組的前景”,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重組使新東航在上海市場占有率得到提升,擁有更大的份額;二是通過重組,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規模發展,可降低成本。
至于重組對民航業的競爭格局,李曉津認為影響不會很大。“三大航空公司主導競爭的市場格局已經形成,而海航、深航等一些小的航空公司也起到了拾遺補缺的作用。目前,東航和上航的市場重合度大概在70%多,上海一座城市卻擁有浦東和虹橋兩大機場,導致兩家公司運營成本偏高,控制能力較弱,重組有利于雙方在上海市場的配置。”
李曉津同時表示,重組肯定對國航和南航在上海的市場份額有一定影響,但影響不會太大。
中國民航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李春玲也持同樣看法,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她表示:“東航和上航合并以后,能夠提供一個有序的競爭環境。此前兩家公司都在上海,難免會通過降價這樣一些惡性競爭來尋求發展。通過整合使兩家成為一家,相對而言,有利于取得市場的話語權,從行業發展角度來看,都會有一定的改善。”
李春玲認為,通過整合也會消除像同質化、定位問題這樣一些不必要的市場競爭,合并之后企業管理成本會有一定的降低,公司在機場、后勤維持、網絡、規劃等方面也會有一個更好的調整,實現資源共享和合理配置。
李曉津還表示:“合并本身對減少虧損、增加收入是有好處的。合并以后在采購上更有規模,相對來講,可以更便宜一點;在市場方面,通過雙方的合作,可以形成更大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