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證券時報記者 邵小萌
本報訊 包括上海航空、凱樂科技、三安光電在內,本周已有6家公司提出增發預案,加上之前的數據,今年已有26家公司提出增發預案。同時,隨著今年市場迎來小牛市,已有10家公司實施增發,募集資金總額176億元。今年無論發布增發預案還是已經完成的增發,全部都采取定向發行方式,而由大股東全額認購甚至是現金認購成為今年上市公司增發的一個顯著特點。
目前鎖定價格有利增發成功
“不管是V型,還是W型,或者其他什么型,我們對市場的判斷是已經到一個相對的低谷了,現在增發已經具有吸引力。”同洲電子的董事會秘書王云峰說,“去年我們沒有選擇再融資,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市場因素,另一個是沒有好的項目。現在,時機到了。”
廣發證券分管投行的副總裁秦力告訴記者,現在作增發預案是個好時機,可以較早鎖定價格,有利于未來增發成功。但實施增發的時機還沒到,因為當前的市場情況還不穩定,但從全年來看,今年增發環境肯定好過去年。
去年過半公司未完成增發
去年市場單邊下跌,一些公司申報材料時股價在高位,但到具體實施時,股價卻大幅下跌,導致很多公司放棄增發。根據WIND統計,已被證監會批準,仍在有效期內的未實施增發的公司有38家。未通過公司15家;停止實施增發的公司有49家。
“有的是機構棄購,也有的是上市公司因價格太低不愿意資產被稀釋而主動終止增發。”秦力說。
已經完成增發的10家公司均為去年獲準發行的公司,其中,華儀電氣、億利能源是在去年6月就獲得證監會批準的公司。提出增發預案的中天科技,其方案在去年10 月獲得中國證監會通過,公司有關人士說,去年沒有實施主要是受證券市場形勢的影響。
定向增發是目前的主流
今年無論發布增發預案還是已經完成的增發,全部都是定向增發。而在去年完成增發的公司中,有四分之一是選擇公開發行。
“公開增發關系到二級市場擴容,目前發審會沒有開,對公開增發的審批沒有開閘。”有投行人士私下對記者披露。
同時,去年有多家公司公開增發方案獲批而仍未實施發行。
此外,秦力告訴記者:“定向增發對業績,企業的其他指標都沒有要求,今年仍然是一個主要的再融資形式。而公開增發要求公司連續三年的分紅不少于總利潤的30%,致使符合條件的公司減少。”
大股東參與增發推動公司整合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26家提出增發預案的公司中,有6家公司由大股東全額認購,其中,西安民生、華聯股份、棱光實業都是大股東以資產認購;上海航空、太極實業、三元股份大股東以現金認購。
定向大股東增發方案主要體現為企業的重組。西安民生的定向增發是以實際控制人海南航空控制的商業資產整合為背景。
在無法獲得社會資金推動企業整合的前提下,太極實業、三元股份等公司選擇向大股東尋求現金支持。
“從現在的趨勢看,大股東全額參與上市公司定向增發,推動上市公司展開行業整合將是今年再融資的一個明顯特點。”有投行人士對記者說。
相關專題: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