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斷壯大的大小非鎖倉族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1日 11:00 財時網-財經時報
本報實習記者 張曦予 自三一重工2008年6月18日的公告開始,上市公司們正在進行一場“中國式”的企業救市運動,到目前為止,已有20家公司發布公告,用延長限售期、提高減持價格等方式自愿、自覺的“鎖倉”。市場對這些企業的行為,以“上漲”做回應。 客觀地說,股權分置改革是中國證券市場發展歷程中非常偉大的一步,具有夸時代的戰略意義,因為它不僅消除了“法人股”、“國家股”這些中國資本市場的特色產品,還徹底解決了中國證券市場長達15年“同股不同權”的怪現象,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一重要舉措,中國的證券市場終于跟國際資本市場一致,成為“全流通”的市場。 但是,不得不說的是,股權分置改革也同時存在著一個偉大的錯誤,這就是誰也沒有估計到“大小非”在鎖定期限之后地拋售,會對證券市場有著如此之大的沖擊力。 甚至有人將2008年大盤的走弱全部歸罪于“大小非”的無限制減持。今年2月份被認為是2008年首個“大小非”減持的高峰,相關調查顯示,相當一部分散戶認為“大小非”減持是影響當月大盤的利空因素。 瘋狂套現 從上市公司公告披露的數據看,2007年共有340家上市公司出現限售股解凍后的套現行為,減持合計54億股,套現額度為898億元,占全年解凍額度的比例也為9.68%。 在2008年2月份,有46家上市公司發布了48次減持公告,減持股份2.42億股;而3月份則有64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合計85次減持,累計減持股份3.22億股,較上月增加了33%。 今年“大小非”解禁將進入高峰期,未來3年,即使不發新股,市場光消化“大小非”解禁就將需要大約14萬億元的資金。而在2007年,融資額高居全球第一的中國A股市場,新股發行所募集到的資金也不過4470多億元。 有市場人士指出,“大小非”解禁的標準和市場一般判斷股票價值的標準不一樣,“大小非”摧毀了中國股市的估值體系。預期的看淡加劇了“大小非”的套現沖動,“大小非”的瘋狂拋售又反過來加劇了市場壓力,市場就將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中走向崩潰,對中國股市制度變革具有重大意義的股權分置改革也將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中變成一地雞毛,最終只能在慘淡的結局中面對失敗的厄運。 寄望自覺 為規范和指導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轉讓行為,證監會于4月20日公布了《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轉讓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持有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股東預計未來1個月內公開出售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數量超過該公司股份總數1%的,應當通過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統轉讓所持股份。 就此問題,市場上的叫好聲音與反對聲音此起彼伏。叫好聲音稱,這是政府救市積極信號,而反對聲音則認為,限制“大小非”解禁之舉恐為下策。 但是《指導意見》依舊沒能阻擋限售股東的拋售,接二連三的發生部分公司不惜接受處罰也要減持股份的案例,這幾乎令股民們絕望,“廉價”的違規成本導致了上市公司限售股東的惡意減持。 市場參與各方惟一能寄予希望的,就只剩下上市公司限售股東們的自覺自愿了。 “全流通第一股”三一重工首先站了出來,宣布了自愿增加鎖倉兩年,同時提高減持價格不低于6月16日收盤價的兩倍。 隨后在管理層的推動和鼓勵下,黃山旅游、鼎立股份、有研硅股等20家公司相繼刊登了自愿鎖倉延期減持承諾。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公司給疲弱的市場打了一劑“強心針”。可以預料的是,這樣的上市公司隊伍還將不斷壯大,或許將在股市上掀起一波“大小非鎖倉承諾”的風潮。 只不過,這種依靠上市公司限售股東自覺、自愿的鎖倉行為,能不能真的拯救中國股市?至少目前來說,市場對這種行為還是比較認可的,上證指數從2566開始反彈,目前已經收復2900點,正在為收復3000點整數關口做最大努力。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