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立電子:江作良8年前布下的自營盤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7日 08:11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方俊 截至立立電子發行前,以江作良為代表的金融業高管和以李立本為代表的原浙大海納高管兩大利益團體,已經取得了4360萬股原始股,占立立電子總股本的60.07%。 按照30元每股的估值,這是一筆價值13億元的巨額財富,江作良、王敏文、李立本、林必清等人均成功晉升億萬富豪的行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這并非一個簡單的資本神話,更像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造富行動。 2000年5月,國務院原則上同意證監會關于設立創業板市場,2000年6月金融業高管和原浙大海納高管即馬不停蹄地組建立立電子,此后通過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回購、增資、轉讓等股權安排,將本屬于浙大海納的募資項目變成了純自然人持股的立立電子。 記者發現,江作良與李立本等人的關系非同一般,早在2000年江作良還在廣發證券擔任自營部總經理時,一筆近5000萬元的自營盤倉位暴露了兩者的親密關系。這也解釋了2000年立立電子設立之時,江作良之妻李莉就以發起人身份入股的蹊蹺事。 廣發自營盤重倉買海納 在查找大量公開信息并經過連日深入調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江作良不但和立立電子關系密切,而且和浙大海納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據知情人士透露,早在2000年江作良任廣發證券投資自營部總經理、研發中心副總經理時,就已經和浙大海納結下了不解之緣。 1993年底江作良從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碩士畢業后就進入廣發證券,歷任投資自營部副總經理、總經理、研發中心副總經理。2001年4月,江作良才離開廣發證券出任易方達基金的投資部總經理。 2000年6月30日浙大海納的半年報顯示,廣發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上海業務部持有浙大海納140萬股,持股比例1.55%,成為了繼浙江大學企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和浙江省科技風險投資公司之后的第三大股東,據知情人士透露,這就是廣發證券的自營盤,而當時江作良正好擔任廣發證券投資自營部總經理。 雖然買過浙大海納的股票,但還不能表示江作良與浙大海納高管有何關系。但事實還遠不止這些。 廣發證券上海業務部2000年之前從沒有買過浙大海納,但在2000年上半年大量買入,而當時市場對浙大海納的發展也非常看好,特別是其國內半導體行業領頭羊的地位,成為眾多投資者買入的主要原因。 浙大海納的項目進展非常順利,2000年10月其發行時的主要募資項目6英寸硅拋光片建成投產,受到市場的熱烈追捧,股價創出歷史新高48元。 成功逃頂有玄機 令人奇怪的是,就在該股持續上漲,被眾多投資者看好之時,廣發證券自營盤卻全部賣出了其持股,2000年年報顯示,廣發證券已經退出了浙大海納的前10大股東。 而就在廣發證券賣出浙大海納股票后,該股出現持續暴跌,48元成為歷史最高價,即使是2006年~2007年的大牛市該股也沒有創新高,可以說,廣發證券如有神助,賣在了最高位。 事后證明,2000年6月原浙大海納高管和核心技術人員組建立立電子是浙大海納股價的一個轉折點。此后,浙大海納的優質資產被賤賣,核心技術和人員都在向立立電子傾斜。 正是當時任廣發證券投資自營部總經理江作良“英明決策”,在40元上清倉,才讓廣發證券自營盤免受巨虧之苦 (此后浙大海納一路暴跌至4元以下),江作良究竟是如何知道浙大海納股價將有巨大風險的?僅僅從走勢分析,還是有重要人士的內部消息? 從立立電子的《招股說明書》里我們找到了答案,江作良不僅清楚地知道立立電子成立的事件,而且還親身參與其中。 2000年6月,江作良的妻子李莉以發起人的身份認購立立電子,持有10萬股,占當時總股本的1%,持股比例位列公司第21位。 作為資本市場的老手,江作良清楚地知道,這樣的資產轉移對于浙大海納來說意味著什么。 由于立立電子設立之時,主要的發起人都是當時浙大海納的核心高管和技術人員,江作良能享受與他們一樣的待遇,證明其與浙大海納管理層有著特殊的關系,由此,作出浙大海納股價即將見頂的判斷對他來說也并非難事。 為創業板而生? 立立電子的設立,對于浙大海納來說就是一場災難。雖然這發生在2000年6月,但其背后卻有一系列的安排早已注定。 首先,立立電子的設立與創業板確立的時間相契合。創業板市場的正式籌劃始于1999年,當時深交所向證監會呈送了立項報告。 2000年5月,國務院原則上同意證監會關于設立二板的意見,將二板市場定名為創業板市場。立立電子是2000年6月成立的,當時全國上下正在熱火朝天地籌備創業板,立立電子是否就為了上市而成立? 在創業板市場上市的公司大多從事高科技業務,具有較高的成長性,但往往成立時間較短,規模較小。立立電子正好符合這些特征,創業板的設立讓浙大海納的原高管看到了一條短期暴富之路。 李立本對原始股造富的神話一點也不陌生,他在1999年浙大海納上市時,已享受了一次原始股帶來的個人財富飛躍。 從歷史上看,自然人最早成為上市公司發起人股東的就是浙大海納,而李立本就是發起人之一。時間回到1999年5月,當時浙大海納由浙江大學企業集團、浙江科技風險投資公司以及李立本、褚健、趙建和張錦心等四位自然人共同發起,李立本等四人各以現金出資68.51萬元折股45萬股,各占上市后總股本的0.5%,其中李立本擔任公司總裁。 當時,如果以浙大海納的發行價8.2元/股計算,李立本獲利300萬;如果以1999年6月11日浙大海納上市首日的收盤價29.06元計算,李立本獲利1239萬,短短時間內68.51萬的投入就增值了18倍。 所以,驚嘆于資本市場神奇的造富功能的同時,能否利用設立創業板的巨大機遇?這對于李立本以及浙大海納原高管來說,的確是一個誘惑。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