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高票過關真相:流通股股東僅有17%話語權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7日 22:30 華夏時報
本報記者 藍 姝 深圳報道 平安高達1600億的再融資方案,盡管在其1月21日拋出以來成為大盤暴跌的導火索,亦受到來自專家、輿論等多方面關注的“獅子大開口”式的上市公司惡意圈錢的代名詞,然而,在3月5日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內資股類別股東會議、外資股類別股東會議等三個會議上,其“中國平安增發不超過12億A股和發行不超過412億分離交易可轉債”的再融資方案均獲得參與投票的股東90%以上的高票通過。 三場表決會議上,由于平安大股東匯豐手握12.338億的大票權,而平安的再融資面向A股市場,H股股東能因此坐著分享凈資本增加,因此對其有利,臨時股東大會、外資股類別股東會議的通過是幾乎沒有懸念的事情,內資股類別股東會議是市場寄予否決其再融資方案希望最高的會議。 然而,這成了呼吁叫停平安惡性再融資的群體的一廂情愿,《華夏時報》記者經過對于投票結構的分析以及與機構代表的深入接觸發現,平安類A股類別股東分類表并不是股改的流通股股東表決。在平安系自己龐大的股權同意票數字下,以基金為代表的機構即使集體反對,也遠遠難以扭過大腿,話語權集中在平安系自己手中。 高票背后 3月9日晚七點多鐘,平安再融資方案表決的統計結果出來,一直在現場監票的陳先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明明看見兩個最大的流通股機構諾安和大成都投的是反對票,我就納悶怎么通過率會這么高”。來自東莞的陳先生是股東大會現場推舉出來的代表中小股東的監票人。 令陳先生狐疑的是統計投票結果的方式。他稱,當時所有的現場投票在通過監票人的確認與律師見證后,都通過一臺類似點鈔機功能的機器掃描后進入電腦系統統計。他特別確認了自己投的反對票從掃描前到掃描后都沒有變化,而且在現場也看到了相當的反對票,但讓他不放心的是電腦統計的系統軟件,操作電腦的是平安自己的工作人員,他擔心可能通過某種預先設置的程序對反對票進行了“變化處理”,陳先生覺得這個現場投票應該讓“證券監管部門的人來統計”最好。 而另一名機構代表劉先生在現場時就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方案通過是無懸念的事情,即使所有的機構集體投反對票也沒用,何況機構們各有利益訴求,不見得一致行動。”等到投票結果后,記者再度致電劉先生,了解到在平安現有股權結構下,內資股類別股東表決,平安“再融資”議案鐵定要通過的真相。 按照平安披露的數據,此番參與表決的內資股份為40.54億股,占總股本55.20%,其中贊成票36.68億股,反對票3.3億股,棄權票0.55億股,通過率90.47%。在此基礎上,劉先生根據手頭的幾份平安的歷次股權結構變動資料及前十大股東名單給記者例算了幾筆數字。《華夏時報》記者將這個賬目邏輯與具體算法公布如下。 從最終統計結果來看,反對票加棄權票為3.85億股,這相當于2008年3月3日前平安的31.2億限售流通股上市前實際流通股8.05億的47.8%。若按照股改的投票規則,平安的再融資方案自然是遭到了廣大真正流通股東的用腳投票。實際上,在股改方案的流通股類別股東表決中,相當一些上市公司的實際投票參與率都不到40%,“由此來看,平安這次投票,中小股東們還是充分行使了他們的權利”,劉先生分析:“在真相不為人所知之前,我們機構也是被冤枉的”。 但真正的投票話語權卻是掌握在平安自己手中,“這是平安的股權結構特點決定的”。按照劉先生長期以來對于一些上市公司在股改過程中為達到股改方案通過的慣常手段的了解,一般來說,上市公司首先會對于投票參與率做一個預測,一般給50%-60%的一個確保通過的范疇,以平安73.45億的總股本而言,參與投票數在36.725-44.07億,取中間平均數值40.398億,2/3以上通過(40.398×66.78%)需要26.932億股贊成票。在此基礎上,上市公司會計算可以控制投票權的籌碼,在平安的股權結構中,平安系掌握了充分的投票話語權,僅平安的前十大股東中,深圳市投資控股、深圳新豪時投資、源信行投資、深圳景傲實業、深圳深業投資開發、廣州市恒德貿易、深圳市武新裕福實業、深圳市立業集團等八家就控制了平安總股本的34.268%,這些都是平安A股上市前的平安員工股權公司、平安高管及一些在平安的某些階段給予平安特別幫助的投資主體,這相當于平安已經控制了25.169億籌碼,要獲得2/3以上通過,平安只需要再爭取1.763億股贊成票就可以過關了。按照股改中上市公司們拉票的通常手段:搞定券商營業部在其收市前將所有放棄投票的賬戶都投贊成票,發動員工購買,收買機構。 平安集團有自己的平安證券、有自己的二十幾萬員工,“甚至他們都不需要動用這些手段,只要搞定限售的流通股就可以穩操勝券,因為即使你所有的從二級市場購買的流通股東都反對,他們也只有16.8%的話語權(8.05億股解禁前流通A股/47.86億A股總額)。” 相關報道: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