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將挾13億參股華藥 帝斯曼集團中國攻略異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05日 15:13 中國經營報 | |||||||||
作者:金豐杰 近日,荷蘭抗生素巨頭帝斯曼集團明確將挾13億元參股華藥集團及其上市公司,并在維生素和抗感染領域組建合資公司。這樁跨國巨頭與國內龍頭藥企間的產業整合將成就本年度醫藥行業最大的一筆并購交易。
一直在中國市場謹慎前行的帝斯曼醫藥業務戰略正在發生異變。帝斯曼醫藥生產和技術向中國的雙重轉移,及華藥的生產成本優勢和銷售網絡,將使帝斯曼和華藥謀取到維生素和抗生素兩大領域的更大話語權。業內人士分析,雙方的聯合將有力地沖擊國內抗生素產業格局,并對國內暢行其道的“印度貨”銷路產生影響。 帝斯曼13億豪賭華藥 目前,產品老化、藥價下降及強勢競爭對手的崛起等諸多因素正把曾經風光無限的華北制藥(資訊 行情 論壇)推入市場失意的煎熬期。 根據銀河證券分析師劉彥明的統計,華北制藥曾于1998年及1999年占據醫藥行業流通市值的第一位,現在已經滑落至25名以外。日前,華北制藥發布全年業績預告,預計公司2005年全年度業績虧損。 然而,維生素和抗生素產業巨頭帝斯曼眼中,同樣擁有兩塊核心業務的華北制藥依然是一塊有潛力可挖的“香餑餑”,帝斯曼正在籌劃著更大的維生素和抗生素產業集群。 帝斯曼公司董事長兼CEO艾賦鼎于今年9月正式拜訪河北省政府高層后,帝斯曼全面滲入華藥的計劃終于和盤拋出。相關協議明確:帝斯曼參股華藥集團,華藥集團則由國有獨資公司改制為國有控股外商投資公司;帝斯曼參股上市公司華藥股份公司;華藥股份公司與帝斯曼在維生素和抗感染領域組建兩個新的合資公司,帝斯曼分別擁有49%的股權。帝斯曼總計將在華藥投入現金1.64億美元折合13億元人民幣及其在中國境內的3個抗感染合資公司的部分股權,同時將其在維生素和抗感染業務上的相關技術無償授權合資公司使用。 兩處被疏忽的細節 企業轉折總是與高管震蕩如影隨形。正當華藥上下為之興奮之時,華北制藥集團的“二號人物”——華北制藥集團總經理劉壽文卻于11月1日向集團遞交了辭呈。記者向華北制藥集團新聞中心副主任趙忠詢問時,趙解釋為劉辭職是由于“健康原因”,同時趙表示,劉的繼任者正在按程序產生。劉的辭職拋出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劉是在給帝斯曼方的管理人員“騰位子”?趙忠對此猜測未置可否。 帝斯曼與華藥的合作,外界有意無意地疏忽了兩處重要細節:帝斯曼在國內已有的3個抗感染合資公司的部分股權向華藥轉移以及帝斯曼將持有多少華北制藥上市公司的股權,而這兩個細節將很有可能影響雙方從協議到實際操作落實及推進時間進度。 從1995年起,帝斯曼先后在國內成立了3家抗生素企業,帝斯曼分別持有51%、50%和37%的股權。帝斯曼公司該筆并購項目的負責人漢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明確,帝斯曼計劃把現有的三個合資公司中的股份帶入到與華藥的交易。然而,這一產業整合能否得到哈藥集團(資訊 行情 論壇)、新華制藥(資訊 行情 論壇)、張藥集團這些老合作伙伴的支持,將對帝斯曼和華藥的協議落地提出挑戰。 帝斯曼企業傳播部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帝斯曼將以2500萬美元爭取華北制藥5%~10%的股權——而在此之前,帝斯曼與華藥已達成了帝斯曼以2500萬美元收購華北制藥7.64%股權的最初協議。尚未最后確定的股權比例仍在考驗著雙方的談判技巧和議價能力。 形成新諸侯割據局面? 與以往謹慎、保守的嘗試性投資相比,帝斯曼整合產業布局的計劃正在對國內外抗生素和維生素產業產生影響。 在抗生素高端產品方面,帝斯曼擁有國內企業并不具備的“綠色酶法”工藝技術,而該技術有可能成為業內新的標準。業內人士認為,如果新的合資公司引入“綠色酶法”工藝,將有可能打破國內青霉素市場過度競爭的拉鋸戰狀態,產業有可能進入新一輪的洗牌。同時,也將有力地打擊印度高端原料供應商的國內銷路。由于國內維生素C的生產工藝高于國外,帝斯曼進入華藥后,也將加強其維生素的競爭優勢。 除此之外,帝斯曼相繼關閉了其在荷蘭和英國的多處生產基地,將其國外的生產線向中國轉移。借助華藥的生產優勢和銷售網絡,帝斯曼及華藥的市場份額將得以擴大。同時,帝斯曼的國外網絡也有助于華藥產品的國際市場拓展。 國內資深專家、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顧問俞觀文認為,帝斯曼重金投資華藥,很有可能將從傳統的原料藥業務轉型到原料、制劑并舉的軌道,以謀取更高的產品附加值。漢斯在接受采訪時肯定了俞觀文的分析。 劉彥明認為,帝斯曼與華藥的結盟,有可能使華藥一挽頹勢,對其他企業形成強力沖擊,甚至有可能形成產業格局洗牌。 但俞觀文并不如此認為。俞分析,帝斯曼與華藥的最終競爭優勢還得看帝斯曼引入了什么樣的技術以及技術的先進程度。另外,國內抗生素企業中,石家莊制藥集團和哈藥集團均有不俗實力,尤其是石家莊制藥集團,其內蒙古生產基地已經具備了年產1萬噸青霉素工業鹽的生產能力,其產品結構最終是否向高端產品轉移將是留給抗生素產業格局的一個懸念。但有一點毋庸置疑,隨著帝斯曼中國攻略的改變,今后抗生素領域的競爭將更加激烈,新的“諸侯割據”局面將有望形成。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