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公司在港股本融資受阻 盼股改政策盡快明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20日 16:13 21世紀經濟報道 | |||||||||||
特約記者 羅綺萍 香港報道 “我們希望中國證監會可以在8月底公布適用于A+H的股權分置改革指引,我們便可以在年底前完成供股,收購母公司的上游鋼鐵資產。”鞍鋼新軋(資訊 行情 論壇)(000898.SZ;0347.HK)執行董事兼副總經理付吉會,8月16日在香港回答本報提問時這樣說。
因為股改,目前已有至少三家A+H公司的股本融資計劃受阻,包括鞍鋼新軋、中海發展(資訊 行情 論壇)(600026.SH;1138.HK)及江西銅業(資訊 行情 論壇)(600362.SH;0358.HK)。 其中一家公司的一位管理層人士對本報說:“A+H公司都是較具規模的國企公司,但股改一天沒搞完,我們就不能分拆上市,也不能發可換股債券,基本上所有涉及股本融資的事都不能做,證券市場是變化莫測的,我們的行業也不會長期處于景氣周期,我們錯過了最佳的融資時機,就不知下一個時機什么時候到來。” 香港交易所一名主管中國業務的高層對本報說,港交所一直在關注內地的股改對H股的影響,并與中國證監會保持緊密聯系,現時的說法是A股與H股的股價雖然有互動關系,股東也有同樣的投票權及獲派紅利的權利,但A股與H股是兩個市場、兩種產品,所以股權分置改革對小股東的補償計劃,不應適用于H股股東。 鞍鋼新軋180億募資被迫剎車 股改對于鞍鋼新軋的影響可以說是最大的,該公司今年1月宣布A股、H股同時供股,募集資金180億元人民幣,向母公司鞍鋼集團收購上游鋼鐵資產,原來計劃在今年5月完成,但適逢中國證監會于4月29日公布了《關于上市公司股權分置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供股計劃被迫急剎車,但該公司還是希望重組收購計劃可于今年年底前完成。 付吉會對本報說,該公司與中國證監會緊密接觸,“相信現時進行的股權分置改革試點結束后,對我們的資產重組將起到大的作用。” 股本融資工作受到阻延的還有中海發展及江西銅業,這兩家公司分別計劃發行A股可換股債券,各自募集資金20億元人民幣,但也因股改計劃而擱置。中海發展更受到雙重打擊,與母公司中海集團的重組及分拆干散貨輪業務上市的計劃也被迫延遲。 中海發展轉債分拆雙雙擱淺 中海發展于6月15日宣布,母公司正考慮重組,并有意將旗下的干散貨輪業務分拆上市。但該公司在7月15日又刊發公告,表示基于市場因素及中國政府及監管機構的批準規定,決定延遲干散貨輪業務分拆上市計劃。 中海發展董事長李紹德于8月11日在香港對本報說,延遲分拆干散貨輪上市,部分原因是經初步探詢,市場對分拆事宜反應欠佳,導致中海發展的股價下跌,還有就是獲悉中國證監會在完成股權分置改革前,不會批準有關計劃。據市場人士指出,中海發展原計劃與母公司各自將旗下的散貨船隊注入一家公司之內,再將其分拆上市。中海發展現時擁有載重噸達295萬噸的散貨船隊,而母公司則擁有160萬噸載重噸的散貨船隊,前者的船齡大概10年左右,而母公司的船隊船齡達24年。 “我們現在不斷催促中國證監會,希望他們盡快提出明確指引,否則我們涉及股本的融資計劃將會一直拖下去,我們要求對于A+H公司不要再搞試點,因為時間拖得愈久對我們愈不利。”李紹德也明白A+H公司同股不同價,改革難度更大,中國證監會為對價及是否需要向H股股東補償問題很頭痛。 中海發展擱置發行20億元人民幣A股可換股債券計劃,改為以銀行借貸籌集購買新船所需資金。此舉將推高中海發展的負債比率,他預計未來三至五年,負債比率會由目前的13%至15%,提升至40%至45%。 江西銅業20億轉債急盼開閘 江西銅業董事長何昌明在8月10日也清楚地表示:“中國證監會明確告訴我們,在沒有完成股權分置改革前,不會批準涉及股本的融資計劃,所以我們要待國家關于股改的指導性文件出臺之后,才可以準備下一步融資計劃。” 何昌明最近還特地拜訪中國證監會,但仍未得到何時會有指導性意見的確切答復,只說仍在進行第二批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正在就股改方案平衡各方面意見。 他說他與眾多的國企負責人,已多番要求中國證監會早日推出指導性方案。 不過,江西銅業相對其他A+H公司已算幸運,因為該公司在7月25日趁H股市況暢旺,配售了2.31億股新H股,每股作價3.813港元,募集了8.8億港元(約9.2億元人民幣),但仍不足以支持未來100億元的資本開支。何昌明說,江西銅業增發H股不會影響A股可換股債券的發行計劃,現在只是被卡在股改指引未出臺上。 何昌明說,幸虧現時銅價仍高企,江西銅業的收入較預期高,加上增發H股募集的9億元資金,巨額資本開支帶來的資金壓力不大,他有信心讓江西銅業的負債比率維持在50%以下。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