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事件再調查 不僅僅是鄭俊懷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01日 14:33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 肖可 盧淳 呼和浩特、北京報道 2004年12月27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檢察院證實因案件查辦需要,已將伊利股份第一大股東金信信托和第四大股東呼和浩特華世商貿公司所持的伊利股權悉數凍結。顯然,在伊利事件中調查方向正逐步確定,兩大股東的疑點也隨之凸現,而伊利也表態將提前公布年報,以穩定投資者信心。
在此前質疑伊利股份高管通過金信信托進行MBO的浪潮中,金信信托收購伊利14.33%股權的資金來源因為金信的緘口不言而無法證實,華世商貿則因為迅速的股權轉讓一度讓公眾無從追蹤。而早在2004年12月23日,金信信托董事長和總經理已經前往呼和浩特,許多人相信隨著金信信托的曝光,伊利事件的資金路線圖將水落石出,但這仍然無法解釋其他關鍵問題:比如呼和浩特市財政局當初為何出售手中的股權?伊利少數高層為何迫不及待地鋌而走險? 國有股為何低價出售? 金信信托持有的伊利股權被凍結令獨董事件以來一直采取回避態度的金信信托被迫走上前臺。 金信信托在2003年3月17日從呼和浩特市財政局手中以每股10元的價格、斥資2.8億元購得14.33%伊利股權,并由此成為第一大股東。但此次國有股權轉讓頗受質疑。其時伊利的每股凈資產為9.54元,半年每股業績已經達到0.58元,此次轉讓被市場廣泛指責為低價轉讓。另一個事實是,金信信托在成為大股東之后,沒有向伊利股份派駐任何高管,甚至連一名象征性的董事也沒有,歷經獨董事件、高管被拘等多次事件,金信信托還是始終保持沉默,這種情形并不多見。 12月31日,有知情者向記者透露稱,“這其中的許多事都早已超出鄭俊懷的能力范圍,而事情的牽涉面也決不僅僅是伊利公司的少數高層,沒有實權人物的支撐,許多事根本無法進行。這絕對不是管理層的MBO,但也不是許多媒體所說的‘是為了一個人或兩個人的MBO’。” 國有股為何低價出售耐人尋味,在數年前鄭俊懷對伊利進行股份制改造時,一度無法得到政府層面的認同,在專門針對此事召開的市長辦公會上,鄭俊懷甚至還揣著辭職報告,而現在,政府的態度卻發生了根本逆轉。更有知情者向記者披露了這樣一個事實:伊利股份國有股轉讓的速度快得驚人。2003年3月17日簽署國有股轉讓協議,4月8日就拿到財政部的批復,累計時間僅20天,除去節假日,實際工作日最多14天,但整個審批環節涉及市政府、自治區政府以及國家財政部等三個部門,而各級政府部門在審批的時候似乎沒有一點疑問。 新上任的伊利證券代表陳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一直不知道呼市財政局股權轉讓給金信信托一事,也不清楚金信信托的相關背景。 在伊利公司內部,許多老員工更愿意說起鄭俊懷的節儉與謙和,比如他出差只坐經濟倉,與人合住一個標準間,在很多場合,鄭俊懷都把伊利看成自己的兒子,他與其他幾位高管的工資總額超過500萬,在談到薪水問題時,鄭俊懷總說“足夠多了”。或許是與平常的形象反差巨大,鄭俊懷被刑拘之后,許多內部人士還對他為何鋌而走險感到詫異。 曲線MBO 伊利事件緣起2004年7月間的獨立董事爭端,而據說證監會的強勢介入也是因為得到伊利公司某高管的詳細舉報材料。伊利股份前獨董俞伯偉至今仍堅持自己的論斷:金信信托是受托收購,金信信托不過是鄭俊懷曲線MBO的過橋工具而已。而資金來源正與國債投資有關聯。 在檢查機關尚未給出明確的解釋之前,在市場層面,伊利高層、第一大股東金信信托、華世商貿間的內在關聯已經被勾勒得相對清晰:鄭俊懷等人以國債投資委托理財名義,將伊利股份資金分多次打入閩發證券;通過伊利股份子公司華世商貿,以國債投資委托理財名義,將現金打入閩發證券和金通證券(俞伯偉認為金通是金信信托的控股子公司),隨后,由證券營業部將伊利子公司放在其賬上的資金買國債,然后拋掉,進行國債回購。由于伊利子公司持有的是“B字頭”賬號,屬二級托管,證券營業部將所有的國債做回購,都可不在賬上顯示,在證券公司也是表外資金,最后這些資金就可不被察覺地轉移到金信信托,以償還金信信托用于收購伊利股權的現金。當然,這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股權操作最終沒有瞞過公眾的眼睛。 在為期一年多的國債交易中,伊利用于購買國債的資金總額將近6.5億元,包括子公司虧損的約940萬元在內累計虧損可能高達2640萬元。證券界人士認為,如果僅是投資失誤,鄭俊懷等人的責任也不會太嚴重。但2003年3月,伊利股份第一次披露金信信托受讓伊利股份的14.33%的股權,伊利股份從2002年11月開始國債投資,2002年底的規模為1.5億元,2003年7月,金信信托完成過戶成為伊利股份的第一大股東,受讓總金額為28028.74萬元,而伊利股份2003年中期報告披露,國債投資賬面金額為29761.4萬元。伊利股份與金信信托受讓其股權,從時間上看,國債投資總是先于受讓一步,國債投資資金總額與受讓股權的總金額也很接近。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高檢消息,鄭俊懷等5名高管日前被刑拘,緣于挪用公司的兩筆公款:2000年至2001年,伊利公司董事長鄭俊懷等人未經董事會同意,先后挪用1590萬元和1400萬元分別給呼和浩特華世商貿有限公司和啟元有限責任公司用于經營。其中給啟元公司的1400萬元已經公告。華世商貿其后則經歷了復雜的股權閃電轉讓,其財務明細將是檢方下一步的調查重點。 監管失職 金信信托與華世商貿的現身令真相更加接近。但是監管失職的責任仍然是一個謎。 伊利有將近70%的股份是流通股,但是之前的董事會沒有一個流通股東代表。 2002年6月起,伊利董事會11名成員中,除了三位獨立董事,就是鄭俊懷等高管,而被拘的5名高管中,有3名就是董事會成員。 這也解釋了伊利事件為什么如此隱秘。記者曾就伊利國債投資等問題追問伊利高層董事會成員到底知情與否得到的回答是“除了鄭俊懷、楊桂琴等人,其他董事的確只清楚一部分財務情況”。 2004年3月9日,伊利股份稱2002年10月18日召開的四屆四次董事會做出了“利用部分閑置資金購買國債事項”的決議,從2002年11月開始累計投入3億元進行國債投資。2002和2003年底余額市值分別為1.5億元和2.91億元。但是對于如此重要的一次會議決議,伊利股份此前只字未提。而當時擔任伊利獨立董事的俞伯偉則表示三個獨立董事對此事完全不知情。在他們看來,既然董事會沒有作出明確決定,那就是伊利股份管理層自作主張動用巨額資金進行國債投資,完全忽視股東權利。 伊利原有四個審計人員,但是這四個人員是受聘于伊利集團的,所以他們所行使的權限可想而知。12月23日的投資者會議上,副董事長李元卿聲明,“任何公司都有逐步完善的過程公司法人治理問題也是董事會關注的問題.但是目前還沒有一個具體的時間表。”據此看來,整個事件的明晰仍待時日。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