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戶調研上市公司一般會被婉拒,或僅由證券事務代表接待,很難獲得與公司高管面談及參觀廠房和庫房機會。
上市公司現場調研一碗水端不平
散戶勢單力薄拼不過大機構
證券時報記者 李東亮
按照滬深證券交易所的相關規定,投資者均可以前往上市公司調研。但在現實中,中小散戶要跨入上市公司大門并不容易。
調研上市公司往往成了機構資本實力的較量,資金實力雄厚的機構前往調研相對容易,并能與上市公司高管進行面談。
此外,在調研上市公司、與高管面談過程中,一些大型機構找到了訣竅,在不涉及敏感內幕前提下,獲得高價值信息。
要調研先拼資本實力
去年5月份,曾經的“公募一哥”王亞偉在辭職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任何一只股票都不適合散戶買,除非他對該公司非常了解。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了解一家上市公司?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南方小康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基金經理楊德龍[微博],給記者講述了公募基金深入了解一家上市公司的過程。
他說,首先,對于券商研究所推薦的股票,公募基金旗下的買方研究員研究后推薦給基金經理。然后,基金經理和研究員商議后,約好上市公司高管或者與券商研究員聯合調研上市公司。
而在調研過程中,基金經理有時要參觀生產車間、與上市公司高管面對面溝通,從生產到銷售、從銷售到回款、從高管年齡到相貌、從高管思路到高管未來構想,一一調查清楚。如果對這家上市公司的情況了解得還不夠,還要對上市公司供貨商和銷售商等這些上下游產業鏈上的企業進行調研。
根據深交所的相關規定,投資者可以前往上市公司調研;投資者對創業板上市公司進行調研時,董事會秘書應全程參加。而上交所還特別要求,上市公司應當為中小股東到公司現場參觀、座談溝通提供便利,合理、妥善地安排參觀、座談活動。
盡管投資者現場上市公司調研如此重要,而且又是上市公司股東的基本權利,但在現實中卻難以落實。
證券時報記者調查獲悉,一般情況下僅有大型公募和大型陽光私募可以獨立約到部分上市公司高管進行面談、調研上市公司廠房庫房等。多數中小型基金、陽光私募一般則需要券商研究所來安排,并且往往被上市公司安排和其他機構一起調研。而散戶調研上市公司一般會被婉拒,或者由證券事務代表接待,而獲得與公司高管一對一面談、參觀公司廠房和庫房的機會微乎其微。
楊德龍說,如果散戶獲準前往上市公司調研,高管不大可能挨個面談,一是散戶太多,二是散戶級別和能量也不夠。
泰達紅利基金一位基金經理的話也驗證了這個觀點。他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就連一些小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要見上市公司高管也不容易,去參觀廠房和調取一些銷售數據也有難度,散戶被上市公司冷落也在情理之中。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大型公募基金和大型陽光私募手握重金,一是可以影響股價,上市公司維護好這些客戶有利于日后的資本運作;二是因為作為上市公司股東,大型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手里的投票權還可能影響公司管理層的人事安排。
機構調研有訣竅
散戶很關心的一個問題是:大型機構的現場調研、與高管面談是會否涉及敏感信息?對此,一些業內人士卻稱,有價值的信息不一定非得敏感。
楊德龍等多位基金業人士稱,公募基金調研上市公司,主要是要驗證一些公開信息、數據;另外,也考察一下上市公司的掌門人是否靠譜,是否具有將上市公司做大做強的能力和雄心。
不過,也有不少基金經理告訴記者,到上市公司調研理論上不會涉及敏感信息,但?梢垣@得各種敏感信息的“替代品”,例如,可以通過高管的情緒判斷經營情況。
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經理告訴證券時報記者,有些上市公司高管在公司經營情況較好的時候喜笑顏開,請客吃飯也是常事。如果經營不善,一般都會愁眉苦臉,被問及經營情況,便顧左右而言他。這些情緒雖然不是敏感信息,但有時候卻具有和敏感信息同樣的價值。
南方基金一位高管則稱,作為一個專業的投資人,從車間生產和庫房存貨也能判斷出經營的情況,尤其是從上市公司上下游產業鏈獲得的數據。這些雖然不是內幕信息,但也具有重要的價值。
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是,散戶是否能效仿機構如此操作?不過,不少業內人士表示,一些散戶或許有調研上市公司的特殊渠道,但大多數散戶仍可能沒有動力去做。
對此,中信證券資管業務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首先,從經濟角度考慮,散戶這么做得不償失;其次,從專業性上看,普通投資者一般缺乏金融學的估值技術知識和被調研公司所在行業的專業知識,因而難以判斷上市公司的股價是否被低估,也難以預測行業景氣度的變化。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