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據報道,瑞銀證券在上市公司調研方面,尤其是在對未來業績預測上,其“激進作風”不止體現在龐大集團、比亞迪兩公司上。上半年,這家合資投行在今年連續保薦了比亞迪和龐大集團兩家變臉公司,可謂是“全軍覆沒”。瑞銀證券在龐大集團投資價值分析報告中之所以能夠對后者給出高估值,是由于其承銷保薦費用直接與龐大集團募資規模掛鉤,在此背景下,越高的發行價格顯然可為其帶來更多的中介收入。瑞銀證券是中國證券市場上首家由外資直接入股的全牌照證券公司,其保薦代表人也有著多年從業資格,如此表現確實讓市場驚詫。
瑞銀分析師屢發激進研報
記者翻查大量研報發現,瑞銀證券在上市公司調研方面,尤其是在對未來業績預測上,其“激進作風”不止體現在龐大集團、比亞迪兩公司上。僅僅是龐大集團、比亞迪相關投資價值分析報告的撰寫者,便曾發布過一些頗為“大膽”的研究報告。
在為詢價對象提供的投資價值分析報告中,對保薦項目的經營前景“夸夸其談”,并將“離譜”的盈利預測指標傳遞給機構投資者;而現實卻是兩大保薦項目上市后公布的首份財報業績均大幅下滑、快速“變臉”。瑞銀證券的美好描繪與龐大集團、比亞迪真實業績之間形成的巨大反差,相當“刺眼”。
而記者還注意到,趙琳攜手潘嘉怡最近還曾發布了針對雙匯發展的調研報告,其中的分析觀點竟與龐大集團驚人相似。該報告指出,得益于整合帶來的上下游產品收入空間、利潤率增長勢頭以及穩定的費用率,預計雙匯2011-2015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率達43%。更令人咋舌的是,瑞銀該份報告竟是在充分預計雙匯發展上半年業績大降逾八成的基礎上(雙匯發展上半年凈利7597.95萬元),預測公司今年凈利潤將達到20.67億元。
依照瑞銀觀點,該盈利預期乃是在假設雙匯資產注入完成后所作出。但事實上,雙匯發展相關資產注入方案目前仍處于監管部門審批階段,尚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而這也再一次將瑞銀證券在投研上的激進作風體現無疑。
夸大盈利隱匿風險 炮制“變臉王”
瑞銀證券今年完成了比亞迪、龐大集團兩單IPO業務,賺取的承銷保薦費用達到2億元。但這兩家公司,上市后首份半年報均告“變臉”,其中比亞迪三項指標墊底,龐大兩項指標位列倒數前三名。
在比亞迪招股書的“重大事項聲明”中、在詢價路演的投資價值分析報告中,瑞銀證券均對風險模糊處理,卻大談未來三年凈利潤年復合增長率可達16%。
然而從比亞迪當前慘淡的經營狀況中,似乎看不到任何業績回暖跡象,公司對今年前三季度業績85~95%的降幅預測也再度證實了這一點。
與此類似,瑞銀證券在龐大集團詢價投資價值分析報告中將公司諸多競爭優勢逐一描述后,預計公司2011年凈利潤將達到18.1億元。但現實卻是公司上半年業績同比下降36.2%。
上半年瑞銀保薦變臉最高
因所保薦公司業績大幅下滑引起關注的瑞銀證券。這家合資投行在今年連續保薦了比亞迪和龐大集團兩家變臉公司,可謂是“全軍覆沒”。比亞迪是今年中報業績滑坡最為嚴重的新股,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同比下滑高達88.6%;龐大集團的凈利潤同比降幅也為36.2%。
而根據《保薦業務管理辦法》第七十二條,發行人在持續督導期間,公開發行證券上市當年營業利潤比上年下滑50%以上,證監會可根據情節輕重,自確認之日起3個月到12個月內不受理相關保薦代表人具體負責的推薦;情節特別嚴重的,撤銷相關人員的保薦代表人資格。
雖然最終會將全年的營業利潤同比下滑幅度作為問責依據,但比亞迪和龐大集團的中期業績已經徘徊在“紅線”附近。兩家公司的中報顯示,比亞迪的中期營業利潤同比下滑87.55%,龐大集團的中期營業利潤較上年同期降幅為40.36%。有投行人士認為,兩家公司業績繼續下滑可能性大,比亞迪項目的保代受到處罰可能性也很大。
為獲高傭金顯“手段”
瑞銀證券在龐大集團投資價值分析報告中之所以能夠對后者給出高估值,除大篇幅描繪公司的盈利前景、作出“離譜”的業績預測之外,其選用的行業市盈率標準從中也起到了關鍵作用。
“龐大集團本次能以高價發行不出乎意外,因為瑞銀證券選用了市盈率較高的零售行業作為其估值分析標準。”一位關注龐大集團的券商分析人士指出,盡管龐大集團屬于汽車經銷行業,但由于汽車經銷行業市盈率較廣義的零售行業低,因此選用零售行業為標準則更能最大程度地體現龐大集團高估值的合理性。
對于瑞銀證券而言,由于其承銷保薦費用直接與龐大集團募資規模掛鉤,在此背景下,越高的發行價格顯然可為其帶來更多的中介收入,最終也果然通過其發布的投資價值研究報告成功“誘導”詢價對象給出了高報價。據記者了解,當初參與龐大集團詢價的機構投資者中,有很多正是因為充分相信瑞銀該份報告最終報出了高價格,但未曾料到,后果竟是如此殘酷。
保薦代表人“能力”遭質疑
據悉,比亞迪保薦代表人為湯雙定、丁曉文。就在比亞迪上市之初的路演中,他們激情飽滿地向市場傳遞出對比亞迪的強烈信心,“請廣大投資者拭目以待”, 并邀請“廣大投資者共同分享公司發展的豐碩果實。”
但就目前來看,比亞迪業績表現非但沒能達到預期,甚至與當初上市之時的“畫餅”大相徑庭,公司2011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大幅下降近九成。
記者查閱證監會相關資料獲悉,現年38歲的丁曉文已具有10年證券行業從業經歷。2001年至2006年,在銀河證券投資銀行部任副總監;2006年加盟瑞銀證券,先后任職瑞銀證券北京代表處以及瑞銀投資銀行部董事總經理。
其合作伙伴湯雙定同樣具有近10年的從業經歷。據悉,湯雙定于2006年至2008年任民族證券投資銀行部董事,2008年3月至今出任瑞銀證券投資銀行部執行董事。
上述保薦代表人出現比亞迪、龐大集團這樣的案例似乎并非偶然。瑞銀證券是中國證券市場上首家由外資直接入股的全牌照證券公司,其保薦代表人也有著多年從業資格,如此表現確實讓市場驚詫。
瑞銀保代或受罰
據《保薦業務管理辦法》第七十二條規定,發行人在持續督導期間,公開發行證券上市當年營業利潤比上年下滑50%以上,證監會可根據情節輕重,自確認之日起3個月到12個月內不受理相關保薦代表人具體負責的推薦;情節特別嚴重的,撤銷相關人員的保薦代表人資格。
雖然上述法規針對全年業績,目前根據半年報還無法對瑞銀證券進行問責。但分析師認為,比亞迪的中期營業利潤同比下滑87.55%,全年營業利潤下滑超過50%概率極大;龐大集團的中期營業利潤較上年同期降幅為40.36%,下半年業績若無起色,也有可能下滑超過五成。
資料顯示,比亞迪、龐大集團的保薦人分別為丁曉文、湯雙定與李宏貴、張浩。一些投行人士認為,今年以來證監會對保代的監管趨嚴,如果兩家公司全年業績同比下滑超過50%的“紅線”,上述幾位保薦代表人很可能將受到監管層的處罰。
“瑞銀式”保薦之風該剎剎了
表面上看,業績預測嚴重偏離似乎只是詢價報告的敗筆,但實際上卻隱現了瑞銀作為保薦機構在企業發行上市過程中精心設置的利益鏈條。這不得不讓投資者懷疑保薦機構誠信的底線。
作為合資券商,瑞銀證券有著瑞銀集團的股東背景,本應給本土保薦機構在IPO市場帶來成熟的定價策略、嚴謹的盈利預測、有效的持續督導,成為外資投行在國內的一個標桿。但如今看來,這一切只能是奢望,離開了監管的自律是如此的不靠譜。
雖然,保薦項目變臉的遠不止瑞銀一家,但它能夠成為批發“變臉王”的典型并非偶然。此前,瑞銀保薦的西部礦業、美邦服飾等上市后業績均出現了大幅變動,其一脈相承的保薦之風已成為IPO市場的壞孩子。
聽任此風蔓延,將對市場誠信、制度建設、股市文化等造成深層次的傷害。投資者有眼睛,法律有牙齒 。在此,我們有責任告誡保薦機構,保薦本身是一種神圣的社會責任,切不可以某種利益之圖,降低甚至操縱標準,動搖市場誠信的基礎。機構們須自重。我們也相信有關方面決不會放縱這種行為,呵護市場健康發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