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導語】年初至今,瑞銀證券僅完成了比亞迪、龐大集團兩單IPO業務,卻合計賺取了逾2億元的承銷保薦費。誰料,正是這兩個項目,在上市后首份半年報中聯袂上演“大變臉”,業績排名在倒數三甲之列。作為半年報“變臉王”的最大推手,瑞銀顯然沒有盡到保薦機構應盡的責任。[評論]

小調查

專題內搜索

瑞銀證券簡介

瑞銀證券是由北京國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瑞士銀行有限公司、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中糧集團有限公司、國際金融公司對原北京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重組后共同出資組建的新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瑞銀證券兩單IPO業務豪賺逾2億 保薦項目快速變臉難脫責任

瑞銀兩單IPO業務豪賺逾2億元承銷保薦費

年初至今,瑞銀證券僅完成了比亞迪、龐大集團兩單IPO業務,卻賺取了逾2億承銷保薦費,且若以項目平均盈利能力計,瑞銀更一舉拿下榜眼席位。兩單IPO業務,豪賺逾2億元——瑞銀證券卻難笑到最后......

兩單保薦項目快速變臉 招股書與中報大相徑庭

從今年中期業績披露情況看,比亞迪和龐大集團不約而同出現業績大滑坡現象,汽車制造商比亞迪凈利潤僅為2.75億元,同比大降88.63%。而汽車經銷商龐大集團成長性也“光環”盡失,凈利潤為4.04億元降36.2%。作為這兩家上市公司的保薦機構,瑞銀證券因此被推至業界對“薦而不保”質疑的風口浪尖。瑞銀證券的保薦能力飽受質疑,正遭遇一場史無前例的信任危機,其保薦代表人也很有可能因年度營業利潤降幅觸及“紅線”而受到監管部門的相關處罰。

瑞銀詢價報告預測比亞迪業績偏離10倍

瑞銀認為,從2010年三季度開始,比亞迪開始對汽車業務進行調整。隨著產能擴張的放緩、銷售政策的調整和成本費用控制,比亞迪汽車業務的盈利能力將逐漸回升。預計公司2011年、2012年、2013年的凈利潤將分別達到20.3億元、34.5億元和39.4億元,三年復合增長率為16%。
        比亞迪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25.45億元,同比下降10.77%;實現營業利潤3.27億,同比下降87.55%;實現凈利潤2.75億元,同比下降88.63%;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1.71億,同比下降92.13%。比亞迪還預計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在1.22億元至3.65億元,同比下降85-95%。這個金額距離瑞銀預測2011年的20.3億,足謂謬之千里。

龐大業績變臉鬧劇:保薦機構瑞銀證券成幕后導演

目前正處于業績大幅下滑“漩渦”之中的龐大集團,之前卻被多家券商鼓吹業績大幅增長。
        8月29日,龐大集團公布2011年中報,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67.75億元,同比增長2.90%;凈利潤4.04億元,同比下降36.2%;經營活動現金流-30.98億元,同比下降219.52%。業界一片嘩然。
        與糟糕業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龐大集團上市之初,眾多券商紛紛唱多,而其保薦機構瑞銀證券的投資價值報告更是浮夸連篇。
        詢價時,給你畫一個凈利18億元的大餅,半年報出來時,卻只有4億元,瑞銀這種行為跟欺騙沒有什么區別。”一家持有龐大集團的機構投資者難掩心中的憤怒。

分析評論:保薦承銷中不應拋棄專業素養和職業操守

價值分析報告中對項目盈利前景“夸夸其談”、對潛在風險避重就輕,而投資者最終等來的卻是業績大幅下滑的現實,作為中國證券市場上首家由外資直接入股的全牌照證券公司,瑞銀證券在保薦、承銷上的種種不負責舉動顯然與其知名投行的身份相違背。
        對于投行中介機構而言,IPO項目背后的承銷收入固然重要,但更可貴也是最需維護的,還應是保薦承銷過程中所體現的專業素養和職業操守。

比亞迪股價走勢 詳細>>

比亞迪
“信心報告”體現瑞銀定價權

在詢價定價階段,由于缺乏業績情況的“官方”披露,保薦機構瑞銀證券的分析師陳國喜于6月7日發布的投資價值分析報告,成為核心定價參考。瑞銀證券當時預計:未來三年主營業務收入的復合增長率為15.7%。預計公司2011年凈利潤將達到20.3億元,三年復合增長率為16%。
        比亞迪預計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在1.22億元至3.65億元,同比下降85-95%。這個金額距離瑞銀預測2011年的20.3億,足謂謬之千里。

無法預測的高管辭職與大幅裁員

8月初,公司公告,副總裁、銷售公司總經理夏治冰離職。8月30日,又有媒體報道,比亞迪將對汽車營銷銷售部門進行大幅裁員。就在比亞迪6月底的招股書中,投資者依然看不到任何有關公司組織架構、核心高管、員工職位大幅調整的預見與提示。

瑞銀證券遠未盡責 或遭處罰

據《保薦業務管理辦法》第七十二條,發行人在持續督導期間,公開發行證券上市當年營業利潤比上年下滑50%以上,證監會可根據情節輕重,自確認之日起3個月到12個月內不受理相關保薦代表人具體負責的推薦;情節特別嚴重的,撤銷相關人員的保薦代表人資格。
        深圳某投行總經理表示,從比亞迪中期業績來看,全年營業利潤踩過下滑50%的‘紅線’應該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而龐大集團凈利潤下滑因素若無明顯改善,全年業績也將岌岌可危。按照相關規定,保薦代表人會承擔一定責任。

龐大集團股價走勢 詳細>>

龐大集團
只字不提業績風險

龐大集團上半年業績“變臉”的背后,承擔公司上市保薦、承銷職責的瑞銀證券理應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瑞銀證券在詢價實施前的投資價值研究報告中,大篇幅描繪上市公司的競爭優勢及盈利前景,而相應的風險分析則寥寥數筆帶過,甚至漠視三項費用大增對于公司未來業績的影響.

傭金收入堪稱暴利

瑞銀證券正是在給予龐大集團2011年18.1億元業績預期的基礎上,給出了后者每股43.1元至59.7元的估值區間。而從詢價結果來看,大多數詢價對象對龐大集團的報價落在了24.9-34.5倍估值區間附近,并最終以45元成功發行。
        瑞銀證券憑借著龐大集團的高價發行,僅憑一單業務便獲得了2.28億元的巨額“傭金”收入,堪稱“暴利”。

龐大集團三費風險

    依照龐大集團表述,上半年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的大幅增長主要是由于公司業務規模不斷擴大,經營網點、業務管理人員數量相應增加,從而導致人員工資及相關營業費用增長較多,此外隨著經營網點的不斷增加,土地攤銷、房屋折舊、租賃費、網點開辦費用也相應增加。
        瑞銀證券在風險分析環節,僅僅提及銷售網點擴張可能使上市公司面臨人力資源短缺、信息系統技術能力不足、管理能力分散的風險,但對于銷售網點擴張致費用增加經營業績風險卻只字未提。

分析師評論

        一位分析人士稱“IPO的時候機構紛紛‘吹牛’,現在中報出來了,大家都傻了”“現在的問題很嚴重,除業績下滑外,還有估值的問題。當初瑞銀強烈推薦機構給予其成長股估值,現在看來只是周期股,而且是周期股中估值最高的。業績下滑加上估值下滑就構成了典型的‘戴維斯雙殺’,后市風險加劇。”

        有券商研究員表示,當龐大集團“原形畢露”之后,曾經的“鼓手們”都瀟灑而去,唯獨留下最終“埋單”的投資者。

投資者觀點

    “現在了解下來半年報過后這兩個月,公司每個月每股就只賺幾分錢。三季報也就0.5元/股多一點,撐死了今年也做不到1.8元,這不是欺騙投資者是什么?”一位投資者氣憤地表示。

        一家持有龐大集團的機構投資者難掩心中的憤怒,稱:“詢價時,給你畫一個凈利18億元的大餅,半年報出來時,卻只有4億元,瑞銀這種行為跟欺騙沒有什么區別。”

微博熱議

    【結語】兩單IPO業務,豪賺逾2億元——瑞銀證券卻難笑到最后。追前溯后,瑞銀證券絕非個案。在國內新股發行的利益鏈條中,以詢價、定價、掛牌等環節為界,呈現于投資者面前的上市公司有可能判若天壤——詢價定價前對業績風險搪塞失語的招股書、天花亂墜的保薦機構詢價報告、盲從樂觀的券商研報;掛牌后變臉的財務報表、突然失蹤的上下游客戶、核心高管及經營人員的大幅變動。最后,到利益鏈尾端,往往是二級市場投資者的一聲嘆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