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穎樺 北京報道
核心提示:2014年,是券商創新第三年,券商資管成為銀行、保險、信托、基金之外的第五極已經確立,但是無技術含量、通道化、邊緣化的質疑不斷。
21世紀經濟報道 2014年券業創新大會5月16日結束。
行業創新元年的2012年,喚醒行業能量,也帶來行業擴張欲望中的發展暗礁。
2014年,是券商創新第三年,券商資管成為銀行、保險、信托、基金之外的第五極已經確立,但是無技術含量、通道化、邊緣化的質疑不斷。此外,互聯網沖擊越來越明顯。
隨著頂層設計的定調與行業會議的統一共識,第三年的行業創新或迎來新的空間與主體。
這次,證券業能否完成由量入質的變化?
創新頭兩年:搭船過河
一位北方大型券商副總回憶過去數年印象最為深刻的行業事件時,第一時間說到2012年的券商創新大會。
事實上,2012年5月那場四年之后回歸的券商創新大會,確實是行業的關鍵里程點。
很多人還記憶深刻,2012年5月的券商創新大會上,當證監會[微博]副主席莊心一喊出“永不對創新說No”時,場下各家券商老總與負責人掌聲雷動。有評論說,已很久沒見過證監會旗下機構如此意氣風發。
那次創新大會上,監管層推出創新十一條綱領以及一系列配套規則。
這里面包含了提高證券公司理財類產品創新能力、加快新業務新產品創新進程、 放寬業務范圍和投資方式限制、擴大證券公司代銷金融產品范圍、支持跨境業務發展、推動營業部組織創新、鼓勵券商發行上市和并購重組、鼓勵券商積極參與場外市場建設和中小微企業私募債券試點、調整完善凈資本構成和計算標準、人才激勵機制和適當性管理要求等十一個近期舉措。
換句話說,創新第一年完成的主要是一件事情:讓證券公司從過去禁錮于證券市場的困境中跳脫,將視線從證券市場移到更為廣闊的金融市場。
有一個比喻經常在業內被使用,2012年的券商創新,好像是一艘船,讓這個行業搭著渡過了原本“靠天吃飯”的大河,從限制于二級市場走到了著眼于更廣闊的場內外市場的對岸。而券商過了河,船也開走了,已沒有辦法走回頭路,接下來必須繼續往前走。
事實上,券商過河后的第二年,往前走的方向多少有些迷茫。
“過河”帶來最直觀的變革,便是券商資管規模的爆炸性增長。從2012年5月份的券商創新大會召開之后到2012年底,整體規模達1.89萬億元,到了2013年底,根據中證協的數據顯示,證券行業受托資金規模突破5萬億,達到5.19萬億元。與2011年底的2819億元相比,已經實現了超過17倍的增長。
然而,通道化等質疑開始彌漫在第二年的創新之路上,因而到了2013年的券商創新大會之前,監管層先是召開500人參加的風控大會,隨之的創新大會也與第一年的意氣風發有所不同。
2013年的參與人員規模和會期都有所縮減,形式上與2012年一半時間用于分組討論迥異,幾乎全部為嘉賓按演講稿發言。關鍵在于會場,2012年派發11條創新綱領和多項突破性文件修訂版本,而2013年并沒現身類似制度性文件,取而代之的僅是嘉賓發言材料與一個研究課題安排。
風控也成為這屆創新大會的關鍵詞,比如2012年喊出“守住底線包容失敗、永不對創新說No”的莊心一,大半演講的內容均在強調風控重要性。
實際上,2013年初,證券業協會曾擬定新創新10條35項工作,但最終按當時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的話來說,新10條被放在抽屜里了。
因為其認為,盡管勢頭好,但創新一年多來,也有部分券商有點找不到方向。“所以創新發展,有個學習探索的進程,需要時間,步子要穩點。”
更重要的是,這一年的券商創新大會有一個新的監管理念在默默醞釀中,即監管機構不能替代行業進行創新。
當時,證券業協會會長陳共炎指出,“今年證券公司創新發展應從去年放松管制、監管推動為主,轉向市場主體自主創新為主。”
因而,2013年5月之后的券商創新,步入冷靜階段,前期一擁而上的“盲目”創新開始冷卻,而一些深層次的改變卻在出現。
私募市場空間:承接30萬億
步入2014年,已是券商創新的第三年,但其所在的大背景已發生變化。
首先是在簡政放權的大環境下,2014年初的證券監管工作會議提出監管轉型。然后在此前出臺的新國九條中,監管轉型與證券機構發展都被列入重磅型綱領。
作為新“國九條”落地的第一個細則,5月15日晚間,趕在券商創新大會前出爐的《關于進一步推進證券經營機構創新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為第二天的創新大會基本定調。
5月16日,證監會副主席姚剛開篇演講中,可以發現基本與《意見》相結合,為創新大會打下了基調。
姚剛指出,當前,證券行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主動創新的氛圍逐步形成,服務實體經濟的創新方向逐漸清晰,合規風控制度初步建立,綜合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差異化發展局面初現端倪,具備了進一步創新發展的良好基礎。推進證券機構創新發展要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發展需要,堅持服務社會財富管理需要,堅持防范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既要做好傳統業務,也要開拓創新業務。
這將具體將從五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放寬行業準入,鼓勵市場競爭。二是實施業務牌照管理,探索功能監管。三是拓展基礎功能,推進全面創新。四是拓寬融資渠道,提升資本實力。五是實施雙向開放,加快國際化進程。
實際上,這正是創新第三年的大基調,從最初的打破桎梏、到如今的深度創新,既包括自身牌照、準入等機制的松綁,也包括對基礎功能的回歸。
當天大會設置的六個分會場,指向券商“過河”之后的新方向,包括私募市場、財富管理、互聯網證券、融資業務、投資咨詢、風險管理等。其中在新國九條中被著重提及的私募市場,或是一個新的大空間。
比如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在會上指出,著力發展非公開市場將是證券行業創新發展的有效路徑。
作為證券法修改的組織者之一,她在會上談及的“大證券”內含值得關注,這或是未來券商發力私募市場的重要前置條件。
吳曉靈認為,讓所有的財產和權益證券化,才能帶來流動性,才有利于財富的增長,而內涵式的證券定義有利于為各類金融創新提供法律依據,有利于面對形勢變化莫測的集資活動作出法律的判斷。證券定義的擴展能帶來多層次的金融產品。
與創新大會同一天出爐的還有一行三會一局規范同業127號文,這份新規從兩大方面加強同業業務監管。
事實上,這也是未來證券行業轉戰私募市場的大背景,“銀行同業有30萬億規模,如果這些資金的需求能夠轉移到私募市場,這是多大的空間?”一位北京中型券商創新業務負責人在會后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
主體創新:從“大而全”到“小而美”
創新的空間在變,而創新的主體更是在變化。
第三年的創新階段中,牌照管理與行業準入放寬已成為定論,同時,監管趨勢是歡迎券商從以往的一味追求大而全,而改為特色定位。
更重要的是,這一輪創新中監管層已明確要推動監管轉型,將創新動力交還給市場。
在牌照管理與放寬準入方面,姚剛在會議上再度強調。一位參會的非券商機構人士則興奮的指出:“這次是真的要推了,你看昨天下發的《意見》名字都叫證券經營機構,而不是以往的證券公司。”
開放格局之下,券商的發展定位無疑要發生變化。
證監會創新部副主任王歐的一段發言或指出了方向,他首先舉例指出美國有4000-5000家券商,但其定位、業務都有所區別。而國內券商轉型,大多數都要甘于做小做少、做減法,從而作出特色定位。
確立開放與發展特色的格局之后,要真正做到這點,就需要厘清創新的主體定位,在創新大會上,這一點被再度強調。
如姚剛指出,鼓勵行業創新,為行業創造有利于創新的良好環境,也需要證監會自身的轉型。證監會將推進簡政放權,為創新發展拓展空間。完善法規體系和日常監管體系,為創新發展提供支撐。改進監管執法,為創新發展提供執法保障。完善協作機制,為創新發展提供良好環境。
“注重行業自主創新。”張育軍也在總結時指出。
但是,當創新的接力棒放到行業手中時,這一次,券商能跑多遠?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