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郭玉志 ○編輯 衡道慶
《中國證監會關于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日前公布,標志著2009年以來的第四輪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啟動。業內普遍認為,改革新股配售方式,給予承銷商自主配售權,是本輪改革的最大亮點之一,配售權之于券商既是權利,也是責任,在該機制作用下,承銷商須真正做到“一手托兩家 一碗水端平”,從而推動市場博弈機制形成。
《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引入主承銷商自主配售機制,網下發行的新股,由主承銷商在提供有效報價的投資者中自主選擇投資者進行配售。網下配售的新股中至少40%應優先向公募證券投資基金和由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人管理的社會保障基金配售。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教授李永森認為,在配售環節允許主承銷商進行自主配售并對過程結果進行披露,體現了“雙向擴大”的特點:一方面,擴大了承銷商在IPO定價環節的能動范疇,有利于均衡買賣雙方的利益,實現二者兼顧;另一方面,擴大了券商、發行人等在發行過程中的責任,有利于防止利益輸送等行為發生。
改革方案同時取消了原來對定價高于行業平均市盈率25%需要履行相關事項的規定,而是更加強調超過二級市場平均市盈率須信息披露。李永森表示,取消該規定可以提高市場定價的靈活性,這與市場化的改革方向是一致的,但是發行人有了更大的選擇空間,主承銷商更應注意在定價及發行環節中均衡前端發行人和后端投資者的利益關系,主承銷商有了更大的責任。
“給予主承銷商自主配售權,既擴大了券商在新股定價環節的話語權和主觀能動性,也對投行的執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機制下,券商將可與參與一級市場的機構投資者及合格個人投資者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同時還須達到發行人、投資者雙方利益統籌兼顧。”
一家中型券商投行負責人表示,自主配售權既意味著權利也意味著責任,自主配售權能夠建立起發行人、投資者和主承銷商密不可分的關系,如果價格定得過高,可能導致發行失敗,也會對發行人股東后續減持、維護股價產生影響;價格發低了,則對發行人利益有損失,因此必須“一碗水端平”。
《征求意見稿》同時調整了回撥比例,擬規定網上投資者有效認購倍數在50倍以上但低于100倍的,回撥比例為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的15%;網上投資者有效認購倍數在100倍以上的,回撥比例為30%。
首創證券研發部副總經理王劍輝表示,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強調了市場化改革方向,為市場博弈留下了更大空間。同時,在發行人、承銷商、網下配售對象均衡博弈的基礎上,還通過回撥比例設置,體現了對中小投資者參與新股發行的意愿給予重視,40%網下配售向公募基金、社保資金優先配售,則體現了機構投資、長期投資的價值取向,這也有利于平息二級市場股價大幅波動的憂慮。
但需要注意的是,自主配售并不意味著主承銷商可以對股票隨意進行分配。《征求意見稿》提出諸多約束機制,強化了信息披露,提出了對發行人、控股股東、持有股份董監高人員減持約束以及股價穩定等約束,同時加強了對承銷商的懲罰機制等。
業內人士認為,公開配售過程結果將可促進社會監督,防止承銷商在配售過程中產生利益輸送等行為。“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給予承銷商配售權利的同時,必要的監督與約束機制也必須到位,才能保證定價及發行環節真正實現市場博弈。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