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 壑;徐亦姍
如火如荼的信托融資背后孕育著風險暗流。
記者本月中旬獲悉,昆侖信托正忙于為一位客戶所持的股票尋找買家——齊魯證券的5000萬股股權,擬出售價格為1.75億元,約合每股3.5元。
事實上,昆侖信托客戶方的這一報價似乎明顯偏低。山東產權交易中心網站顯示,山東省東西結合信用擔保有限公司曾在兩年前以4元/股的價格轉讓3000萬股齊魯證券股權,而齊魯證券今年亦保持連續盈利狀態。
“現在是不賣不行的啊,他們(賣方企業)的資金太過緊張了。”昆侖信托內部人士回答了疑問。
但是這背后,究竟是以齊魯證券股權為質押的昆侖信托旗下信托計劃遭遇了兌付困難,還是過于緊張的資金鏈,迫使融資方要求昆侖信托幫助其所持有的股份提前變現?
賣方或為青島展冠
鑒于保密的要求,上述昆侖信托人士拒絕透露其賣方公司的具體信息,而齊魯證券也并未在其2011年年報中披露其股東構成情況及股權質押情況。
不過,據現有的公開資料推理,融資方的真實身份或已浮出水面。
結合齊魯證券2011年年報披露的股權變更記錄,和記者獲得的一份齊魯證券股東出資明細表可知,持有齊魯證券5000萬股的股東共有19家,而在這19家股東中,最有可能作為昆侖信托客戶尋求股權質押融資的,當屬一家名為“青島展冠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青島展冠’)”的企業。
據齊魯證券2011年年報顯示,齊魯證券曾于2008年3月25日完成一次增資,增資額達30億元,新增部分由萊鋼集團等27個法人企業認繳,增資完成后,齊魯證券注冊資本為521224.57萬元,這一數據與記者獲得的齊魯證券股東出資明細表的資金余額相吻合。
該明細表亦顯示,當時青島展冠的出資額為5000萬元,并列為齊魯證券的第13大股東。而在此次增資完成后,齊魯證券的股權變更記錄中再無涉及青島展冠的內容。由此可斷定,青島展冠的入股時間在2008年,入股價格為每股1元。
在上述持有不少于5000萬股齊魯證券股權的19家股東中,曾不止一次公開通過信托公司進行股權質押融資,且將所持股份全數質押的,僅青島展冠一家。因此,其也最有可能是上述昆侖信托人士所說的“客戶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除信托融資記錄外,記者尚未查閱到任何有關青島展冠的其他公開信息。而青島工商局網站顯示,青島展冠注冊成立于2007年8月16日,注冊資本5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齊千逸,經查此人或曾于2004年在深圳英盟投資顧問有限公司任職。
疑似“質押接力”
此前,青島展冠已經進行過兩輪連續的股權質押融資,而兩次融資的間隔時間不超過5天,足見其資金周轉的捉襟見肘。
2010年10月11日,由江南信托(現已經更名為中航信托)發起的天啟16號齊魯證券股權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查詢信托產品)完成募集,募集額達1.5億元,用途是“向青島展冠發放信托貸款”,期限為13個月。
而在該信托計劃到期后的僅僅五天,新時代信托便接過了青島展冠股權質押的第二棒,其發起的慧金299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在2011年11月16日至12月5日間完成了銷售。
該計劃同樣以青島展冠的5000萬股齊魯證券股權為質押,期限12個月,募集金額1.2億元。據慧金299號信托計劃說明書顯示,該信托資金專項用于“補充青島展冠流動資金”。
隨著慧金299號的到期,青島展冠或不得不尋找第三家信托公司實現“融資接力”,而此時的第三棒恰好落在了昆侖信托手中。
但蹊蹺的是,在有關昆侖信托的公開資料中,并未能查詢到以齊魯證券股權為質押而發行的信托信息。
對此,記者致電昆侖信托位于北京和寧波的兩處辦公總部了解情況,其北京方面以轉接實名制為由謝絕了記者的采訪,而寧波方面則表示對此并不知情。
“有兩種可能,一是信托公司以股權質押發行了單一信托,因為這樣不要求披露信息,因此才無法查詢;二是信托公司僅僅作為一項中間業務來做,幫助客戶尋找買主。”東北某信托公司信托業務部總經理分析稱,“不過缺乏公開信息,也不能排除存在集合信托的可能。”
但是,據另一位內部知情人士透露,昆侖信托并不從代售中賺取利潤。“我們不靠這塊賺錢的,只是幫客戶聯系買家而已。”該人士表示。
上述信托業務部總經理認為,該融資方亦有可能聯系了多家機構代售所持股權,而昆侖信托只是其中一家。
不過,在昆侖信托方面看來,完成這筆股權的出售似乎不是問題。
“我們的出售價格已經很低的了,未來齊魯證券上市后,價格翻番都不是問題。”上述昆侖信托內部人士自信地表示,“已經和幾個有意愿的客戶接洽過了,能不能成還要看談的如何。”
上述華北某信托公司業務經理并不認同這種預期。“這類金融企業何時才能上市現在是未知數,像齊魯證券這類券商,要以5-10年來估計上市時間。”
由于質押也會直接影響股權結構的穩定性,因此股權被質押是否會對券商未來上市構成影響,也是一個潛在的問題。
“不過真的要上市,質押肯定就不是問題了,和IPO的高溢價相比,各種成本的解押方法實在太多了。”上述業務經理表示。
事實上,齊魯證券已滿足“連續三年盈利”等上市的業績條件,但其仍然或受限于監管層“一參一控”的紅線控制。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