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有股東監管缺位 高管獅子大開口
本報記者 郝 靜 上海報道
一份《2009總裁年度工作報告》將國泰君安推上了風口浪尖,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國泰君安的薪酬及福利費用32億元,按員工數3200人粗略推算,人均年薪高達百萬!
對于外界質疑,國泰君安很快給予回應:2008年底的應付職工薪酬總額由歷年節余、當年計提和當年發放三部分組成,而并非當年計提就當年發放。而這32億元薪酬從哪里來,如此分配是否符合財政部新規仍存懸疑。
此外,集中減持法人股是其投資收益較高的原因,可是這樣的薪酬分配是否是對國有資產的一種變相侵吞?國泰君安的第一、二、三大股東分別為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中央匯金公司和深圳市投資管理公司。也就是說,它是一家國有控股的證券公司。如此“瓜分”難道不是國有資產的流失嗎?這個動議是由誰發起的?大股東是否認可?又是由誰來拍板決定的?是股東的集體決定還是內部高管自己的意愿?
業務虧損仍發高薪
經記者調查發現,雖百萬年薪說并非確鑿,但券商通過將此會計科目玩弄于股掌,在靠天吃飯之下仍可旱澇保豐收。
“應付職工薪酬也可以將其理解為一個利潤蓄水池。”光大證券一位分析師對記者表示,“歷年累積且并非一次發放,因此單提這一項意義不大,中信去年的數字更驚人。”券商老大中信證券在2007年的應付薪酬為48.4億,除以正式員工1396人,平均下來每人可拿347萬元之多。
“在牛市券商往往會計提較大額度的應付薪酬,用以未來調價利潤。”西南證券王大力坦承。熊市又如何呢?2007年國泰君安完成凈利潤73.9億,同比巨增5倍多,賺的盆滿缽滿之余計提了14.2億應付薪酬,2006年的該項數字為6.3億元。
而國泰君安的熊市利潤已縮至不到56億,而應付薪酬的累計已經達到30.7億!換句話講就是大部分的盈利付了員工福利,著實令人不解。
“國泰君安這么做的目的不清楚,但可以預見的是2009年或以后業績會出現一個比較大的增長。因為從會計上看,應付薪酬是計費用,費用大那么利潤就相對降低了。”王大力表示。
“換言之,高費用相應就需要比較高的收入來與其配比。”熊市之下,國泰君安的各項業務均未如理想:傭金收入49.8億,比起2007縮減一半,年初定的業務指標也只完成了62%;證券承銷收入僅為5.2億元,投資部甚至還虧損了1.44億元。
2月5日,在記者試圖聯系公司了解更多詳情時,總裁辦及財務負責人的兩部電話始終處于無人接聽狀態。
32億薪酬哪里來?
不管這部分薪酬是不是當年分配和怎樣去分,要付出去卻是不爭的事實,因此出處值得深究。一位業內資深人士表示:高薪的來源有二,一是其40億法人股收益,二是34億元的外部注資。
市場將視線牢牢鎖定在其69億的投資收益上:上半年國泰君安的自營收益已高達60億元,當時投資收益67億元,公允價值損益-7億元。公司監事會主席鄭會榮曾表示,由于自營部門對市場判斷準確,在市場大幅調整的情況下,國泰君安的自營盤避免了較大損失。
鄭會榮亦承認,除準確判斷市場因素外,集中減持法人股也是投資收益較高的原因。早在2001年,國泰君安以賬面價值31.25億、評估價值18億元的逾期債權打包,與大股東上海國資公司進行了一次資產置換。后者則向國泰君安注入3億元現金及估值11億元申能股份、大眾交通的法人股權;同年,華融資產管理公司還注入了中石化法人股5.87億股,每股價格僅低至2.5元。
當時總值約20億元的長期股權投資,在7年后成了國泰君安業績的救命稻草:據知2008年上半年國泰君安拋售解禁法人股獲利近40億元。
至2008年3月31日,國泰君安減持中石化約2億股,該季度單這一項就為國泰君安進賬36億之巨!正如鄭會榮所說,這筆法人股減持較準地踏準了景氣周期:在1月份摸至階段性高點24.76元,隨大盤一路下滑,3月31日收盤還有12.1元,最新的收盤價已跌到了8.14元。
外援扛起了另外半壁江山:國泰君安曾于2007年4月對其原有股東進行了一次總額為34億元的內部配售:根據其臨時股東大會的決議,公司以每股價格1.08元向全體股東增發10億股,選擇增發的股東需同時以每股價格1.92元等比例購買國泰君安投資管理股份公司的股權。除國泰君安將獲增資10.8億元外,國泰君安投資管理股份公司也將獲增資19.2億元。
國泰君安的前三大股東: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和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分別支付了3.57億、2.16億和1.13億的增資擴股款。但因國泰君安并非上市券商,更多交易細節無法從公開資料中獲知。
在記者致電至上海國資公司時,辦公室人士表示:“我們也不清楚,他們不是已經公開澄清了嗎?你還是要去問國泰君安自己。”
金融企業績效獎勵如何評估?
不是第一個,國泰君安也并非最后一個被擺上臺面的“年薪門”的當事人。
北京一家國企的宋會計對記者表示:“企業內部一般考核的是當年的經營額和利潤額兩個指標,經營額就是營業收入,放在國泰君安的例子里就是它的交易額。但具體細化到每個企業都不同,企業怎么規定怎么發工資都是自己的事情,權限相當大。再說了,就算是虧損,員工的工資還不得照發不誤嗎?”
經記者了解所知,雖然此前傳出幾輪券商普降薪,但仍無傷其高薪根本。“年終獎肯定是受影響的,工資的影響其實并不大。主要是我們在2008年1月份漲了一次工資,加了好幾倍呢。后來的降是迫于股東方面壓力,做給外界看的罷了,幅度不大。”一家上市券商的員工對記者表示。
財政部終于在近日打出了一記重拳:春節前發布了《關于印發<金融類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績效評價暫行辦法>的通知》,辦法將對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和金融控股公司四大類金融企業進行績效評價,提出了對包括盈利能力、經營增長、資產質量和償付能力四大項20小項指標的考核以及權重確定,根據績效評價分數及分析得出的評價結論進行評級。
按辦法粗略考核一下國泰君安,證券類企業的兩項績效權重最大的指標來計算:代表盈利的凈資產收益率較之2007年有大幅度下滑,而代表償付能力的凈資本負債率由2007年的20.4%些微上升至23.7%。或許這就是老總祝幼一決定大肆犒勞旗下員工的動因?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