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習記者 鄭世鳳 本報記者 黃玲雨
金飯碗,也被摔破了。
金融危機下,保薦代表人正成為部分券商的心頭之患。高盛高華終于作出了艱難的選擇——裁去2名保薦代表人。
“高盛高華的本次裁員行動中,兩個保薦代表人進入被裁之列。其保薦代表人將由10名降至8名。”一位接近高盛高華的券商人士透露。
對于這一消息,華融證券一位高層言語中透出一絲希望,“我們現在還在招聘保薦代表人,不然手中的投行牌照就可能隨時被拿掉。”這是因為,其保薦代表人數量剛剛達到《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下稱“保薦新辦法”)規定的4人保牌底線。
相比之下,愛建證券、海際大和與萬聯證券的保薦代表人目前均只有3個,若在12月1日保薦新辦法正式推行前不能湊齊4個,他們的保薦承銷資格將被暫停。
兩保薦代表人被裁
高盛集團全球裁員10%的風暴近日抵達內地,其合資券商高盛高華正按集團的授意執行裁員計劃。前述接近高盛高華的券商人士表示,其中投行部門有2位保薦代表人被裁。
保薦代表人——這個伴隨2004年推出的上市發行保薦制度而誕生的群體一經出世,就因其手中握有的投行項目簽字權,被外界視為手握“金飯碗”。
對于高盛高華裁掉保薦代表人的舉動,該人士猜測,“公司在較短時間內正常的IPO和再融資發行節奏難以恢復,出于削減成本的考慮應該可能性較大。”
WIND數據顯示,2008年以來,高盛高華僅承銷國家電網發行的100億股企業債,卻未拿到一單IPO或再融資項目。
一般而言,保薦代表人數量的多寡對券商的投行業務有三大影響:一是準入門檻,保牌需要有4名保薦代表人;二是項目通道的數量,保薦機構遞給證監會的項目必須同時有兩個保薦代表人簽字,保薦代表人不能同時為兩個項目服務;三是品牌效應,保薦代表人數量越多證明公司的實力越強,更便于招攬業務。
正因為保薦代表人對券商投行業務的重大影響,券商很難在業務下降時對保薦代表人“開刀”。
“但高盛高華對保薦代表人數量沒有那么敏感。”上述華融證券高層分析,“首先從絕對量上,裁掉2個還有8個,離警戒線還差得遠,保牌沒有任何問題;另外,高盛高華主要靠拿質量高的大項目,不需要太多通道;公司本身的號召力也很強,不再需要用保薦代表人的數量來樹立品牌。”
對于上述裁員事宜,高盛高華媒體發言人于智勝對本報回應稱:“就此事,我們不便發表評論。”
保薦新規前夜:挖人不止
相比高盛高華,非一線券商對保薦代表人的數量非常敏感。
“證監會將保薦機構的保薦代表人最低數量提高到四人,讓我們這種正好踩線的券商很難辦。”國內一家中小券商內部人士透露,“我們老總最近就在為這事犯愁,有個保薦代表人想走,我們本來就只有四個保薦代表人,走了一個我們的牌照就保不住了。”
Topview專家版 | |
* 數據實時更新: 無需等到報告期 機構今天買入 明天揭曉 | |
* 分類賬戶統計數據: 透視是機構控盤還是散戶持倉 | |
* 區間分檔統計數據: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統計: 個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點擊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