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華觀發
“修葺”保薦制的槍聲終于迎來階段性成果。
10月19日,中國證監會正式對外公布了修訂后的《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
與市場預料的基本一致,較之四年前頒布的《證券發行上市保薦制度暫行辦法》(下稱《暫行辦法》),新修訂的《管理辦法》沒有出現太大的變動,只有以下兩處重要的修改,證券公司申請保薦機構資格,符合保薦代表人資格條件的從業人員從不少于2人提高到4人;另外證券發行規模達到一定數量的,可以采用聯合保薦,但參與聯合保薦的保薦機構不得超過2家。
10月20日,談及剛剛面世的《管理辦法》,北京一家大型券商投行部高層表示,新修訂的《管理辦法》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推動投行資源的進一步整合,提高保薦業務門檻,最終實現“強者更強,弱者出門”的局面。
10券商投行牌照“生死時速”
中國證監會網站公示的國內保薦機構和保薦代表人最新資料顯示,目前國內共有保薦機構66家,保薦代表人1121人,平均每家保薦機構擁有的保薦人數約為17人。
資料顯示,國信證券保薦人數量最多,接近90人。但愛建證券、海際大和、萬聯證券只有3個保薦人,明顯不符合新修訂后的《管理辦法》要求。
另外66家保薦機構中,除上述3家券商保薦代表人低于4人外,另有7家保薦機構保薦人剛好為4人,分別為:國盛證券、華林證券、華融證券、南京證券、西部證券、浙商證券、中山證券。
這意味著,一旦有一個保薦人出現跳槽,這7家券商同樣將直接面臨保薦牌照摘牌的風險。
聯合證券投資銀行總部董事總經理、保薦代表人趙遠軍表示,因人員配備的限制,一些中小券商將面臨保薦業務棄與留的選擇。
另外,來自權威部門的資料顯示,自2005年再融資重啟以來,尚有368名、44%的保薦代表人正“無所事事”。其中,擁有保薦代表人數量排名靠后的10家保薦機構的28名保薦代表人,近一年來一直處于閑置狀態。
“對于靠項目生存的保薦代表人來說,持續兩年都沒有做上項目,跳槽是最現實的選擇。”上述北京大型券商投行部高層指出。
國泰君安券商研究員梁靜認為,部分券商喪失保薦業務是必然的,因為不少中小型券商投行業務本身就入不敷出。他以市場上一般的小項目為例計算——保薦收入在500萬至600萬元,而供養一個保薦人一年的開支為300萬元左右,按照此前保薦代表人數量最低2人計算,這些保薦機構一年至少需要一個項目才能保證收支平衡。但縱觀最近幾年,不少中小保薦機構并沒有項目進賬。
“《管理辦法》實施以后,保薦代表人隊伍將出現新一輪跳槽潮的可能性已經可以預見。另外,66家保薦機構中,因無法始終保證擁有4個保薦代表人,將肯定出現部分券商的保薦牌照被撤銷的情況。”上述北京大型券商投行部高層認為。
相關報道:
Topview專家版 | |
* 數據實時更新: 無需等到報告期 機構今天買入 明天揭曉 | |
* 分類賬戶統計數據: 透視是機構控盤還是散戶持倉 | |
* 區間分檔統計數據: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統計: 個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點擊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