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羅峰
當下正處A股有史以來最密集的新股破發潮。
不僅是創紀錄的一日上市5只新股全部破發。1月以來,深滬兩市上市21只新股,9只新股上市首日便破發。隨著市場震蕩,昨日收盤已經有14只跌破發行價,破發率達66%,這一比例亦為A股市場罕見。
證券時報數據部統計顯示,2010年11月以來上市的新股,共有30只昨日收盤價跌破發行價;2010年以來上市的新股,破發數更多達92只,遠遠超出之前各年份的破發股數量。把新股與當年最后一個交易日收盤價作比較,每年年終破發股沒有超過40只的,2003年以前都不超過10只,破發最嚴重的兩個階段也是大盤的最“熊”時期——2004年32只、2008年30只。
一般來說,在A股市場中,新股頻頻破發是市場弱到極點的表象之一。但2010年創歷史地發了349只新股,使得新股表現和大盤走勢的短期關聯度有所弱化。上周四華銳風電、秀強股份在上證指數高開并收紅的背景下上市即快速破發,昨日上證指數微漲收紅,5只新股仍深幅破發,收盤時兩市A股跌幅前三名全是新股。
不過,新股破發這種用腳投票的極端現象整體仍體現了大市的情緒。2010年第一波新股破發潮是1月底到2月上旬。當時上證指數連跌三周;第二波新股破發潮是5月中旬到7月中旬。上證指數從4月中旬跌到 7月初,可見新股破發潮起時比大盤晚點,停時也比大盤晚點;第三波新股破發潮是9月下旬,當時上證指數連跌兩周;國慶前后,A股發動了一波小牛行情,再也沒新股破發,直到2011年1月重新出現破發;2011年1月新股密集破發,上證指數創出3個月來新低。
新股破發率創紀錄的背后,是二級市場炒新被套、一級市場打新也被套。隨著昨日上市的所有新股在上市首日全部破發,A股一直以來一級市場打新無風險獲利的神話徹底破滅。
分析人士指出,新股破發率創紀錄,固然與估值過高有關,但以前市場低迷時低市盈率發行也破發;也與大盤形勢密切相關,但更跟過度融資有關。
A股作為資金市,2010年以來面臨著史上最密集的融資,新股融資4910億元,再融資方面僅銀行股就融資4000億元。而2011年以來,新股的發行上市也未有減緩之勢,1月才過半,已上市21只新股,從今天到本月27日短短7個交易日中就有19只股票排隊等待網上申購,后面還有更多新股繼續過會等待上市。
從歷史走勢看,新股高發、停發有周期性特征,基本比A股大盤強弱滯后一段時間但基本對應。1993年新股募資沖上212億元,是以前所有年份總和的3倍,第二年A股大跌22%,并出現新股停發;2000年新股募資爆增至835億元創新高,比1999年高出七成,2001年A股大跌 20%,并出現停發新股;2007年新股募資再次爆漲到創紀錄的4470億元,而A股創立以來到2005年的所有年份新股一共才募資4900億元,一年抵得上十多年,2008年A股即出現史上最大熊市跌65%,并再度出現新股停發。2010年至2011年1月,A股以超過5000億元的規模處于新股募資的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