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500條范思哲的領帶;上海、北京、深圳三地循環飛,在上海開寶馬,兜風用的;在北京開奧迪,供官老爺用的;在深圳開路虎,可以帶不同風格的美女去自駕游!边@是一位自稱削尖了腦袋都想進投行的某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人士對其一投行哥們的描述。
在他眼中,保薦代表人是不折不扣的金領中的金領。因妒忌,他們甚至戲謔地稱這些人為“賤人”(薦人),目前在中國,這個群體不超過1500人。
本報記者 陸玲 發自北京
又一位保薦人被嚴懲了。
近日,招商證券保薦代表人周凱因在擔任桂林三金藥業首發項目的保薦代表人其間未充分勤勉盡責,被監管部門處以12個月內不受理推薦的重罰。
先是6月初,國信證券原投行四部總經理李紹武被曝因PE腐敗被公司除名。半個月之后,業內又曝出廣發證券兩位保薦代表人楊光、付竹因未能對發行人進行“持續盡職調查”,導致招股意向書與實際情況不符,被證監會實施“監管談話”。最近更荒唐的是,中信證券投行原高管謝風華與妻子安雪梅甚至在因涉嫌內幕交易遭調查后直接神秘蒸發了。
身為不折不扣的金領,保薦人這個群體目前在中國不超過1500人。他們在某種意義上決定著一個公司能否上市;他們是證券公司眼中的搖錢樹,站在整個資本市場食物鏈最上游,有時連券商都拿他沒辦法,“人好不容易才搶來的”;他們在資本市場翻云覆雨……
進入2010年后,這個群體的問題開始頻頻被曝光。
他們 究竟是怎樣的一個群體?
“不負責任”的保薦人
統計資料顯示,自去年新股IPO重啟以來,在此前掛牌的297家上市公司中,就有高達45家今年上半年業績出現變臉,占比超過15%。從近日陸續披露的109家創業板公司的半年報來看,“變臉”成了今年創業板公司半年報的最大特色。
“很大一部分責任在于保薦機構把關不嚴。”某評論人士認為。
首先是利益驅使。由于保薦機構的承銷費用收入與融資額度緊密掛鉤,融資額越多,意味著保薦機構的承銷收入就越多。保薦機構在推介新股時,忽悠一個好價錢是最大的任務。保薦機構為了獲得高額的保薦費用,甚至為了獲得更高的直投收入,常把自己的利益與發行人的利益捆綁在一起,幫助發行人對業績進行包裝。倉促包裝上市的公司,業績變臉很正常。
其次是責任的缺失。近日遭證監會重罰的周凱即是明顯的例子。據證監會相關人士表示,其在2007年6月擔任桂林三金項目保薦代表人以后,僅對項目的招股說明書、申報文件等材料進行了書面審核,未去項目現場監督檢查,背棄了保薦代表人應有的勤勉盡責義務。
責任缺失已經是普遍。即便如國內頂級券商中信證券也曾犯低級、幼稚的錯誤。其保薦的項目山西證券,《山西證券招股說明書》的“目錄”中,竟然絕大部分內容所標注的頁數都是“第8頁”!霸谡泄蓵@么重要的文件中,犯如此明顯的錯誤,可從側面看出保薦機構非常馬虎,太不負責任了!
再次“心思不在這”!肮綢PO前,通過親戚等代持股份,牟取私利。謝風華、李紹武等皆是。
據時代周報記者了解,自2004年7月對江蘇瓊花項目保薦代表人采取“三個月不受理推薦項目”的監管措施以來,發行監管部已對20名保薦代表人或相關責任人采取了“談話提醒”的監管措施,對7名保薦代表人、1家保薦機構采取了“一定時期內不受理推薦”的監管措施,撤銷了14名保薦人的保薦代表資格。
簽個大名80萬元
保薦人收入之豐厚業內共知。
一位自稱削尖了腦袋都想進投行的某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人士對其一投行“哥們”的描述:“有500條范思哲的領帶;上海、北京、深圳三地循環飛,在上海開寶馬,兜風用的;在北京開奧迪,供官老爺用的;在深圳開路虎,帶不同風格的美女去自駕游。”
著名金融獵頭范德國際金融組負責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保薦人的薪酬,一般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保底年薪+保薦人津貼+轉會費(如果跳槽)+簽字費+項目承攬承做等分紅!痹谶@幾部分之中,項目承做分紅占了保薦人薪酬結構的大頭。目前保薦人年薪加上津貼一般是120萬-180萬元,加上簽字費和項目獎金,年收入基本能保持在200萬-300萬元的水準。民生證券一保薦人透露,他的稅前固定月薪10萬元,工資2萬元、獎金8萬元,“這樣的月薪結構是為了便于調整, 一旦市場蕭條無事可干, 公司就會把獎金部分大幅下調, 而工資是不能隨便調整的,其他收入不固定,要看項目運作情況,不過招股說明書上只要簽下了大名, 80萬元就會裝進口袋!
“一般要得比較急的轉會費還要高一些。”上述獵頭公司負責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最近有兩三家券商招聘甚至給出稅后200萬元的底薪、200萬元的轉會費,不包括簽字費、項目提成等。
“最近接到了好幾個獵頭電話,”北京中信建投某保薦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轉會費稅后100多萬。現在行情好,大家手頭的項目都很多,收入也高了起來。對轉會費看淡了一些。畢竟,保薦人離職的手續還是挺麻煩的,而且重新在另一家注冊保薦人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業內大致有兩種保薦人薪酬模式。一種是基本薪酬+年終分紅,以中金、中信等大券商為代表;另一種是基本薪酬+崗位津貼+項目提成,以平安、國信、廣發為代表!案鱾券商行業不同。但總體就是人越活絡、項目越多,賺的錢也就越多!睆V州某券商保薦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券商為了留住保薦代表人還“發明”了“續簽費”。即相當于新進保薦代表人轉會費的一定比例。據了解,深圳某中型證券公司續簽費相當于新進保薦人轉會費的80%;某北方大型證券公司續簽費相當于新進保薦人轉會費的100%,廣州某小型證券公司續簽費相當于新進保薦人轉會費的100%。
薪酬咨詢公司太和顧問一份針對國內19家券商(承銷業務排名前50)保薦人的調查顯示,各項收入來源算下來的話,2009年千名保薦人中最高年收入直逼500萬元。其中,較有吸引力的簽字費集中在80萬元,最高達到100萬元。
項目較多的大型券商則以項目提成方式留住保薦代表人。據了解,深圳一家券商承攬承做為50%歸公司,50%歸項目組,成本費用等自己承擔;深圳另外一家券商承攬承做扣除成本后提成50%。一位券商投行部負責人感慨:“保薦人拿走了近一半的利潤,現在是投行為‘保薦’打工的時代!
游走在利益的邊緣
“其實只看到待遇高,也累啊!币晃粍倧乃拇筠D入投行的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有點吃不消。“你沒看保薦人的招聘要求,第一條,就是要身體好。”
“保薦人就是個體力活。這個行業幾乎沒有女人。需要長期出差,經常熬夜,隨時應酬,領導一個電話,你就要買機票走人! 某外資投行張女士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保薦人是吃青春飯的。一般都是在投行干幾年,積累夠了人脈、錢脈就會考慮轉型,打算過幾年就跳出去做PE。”
“這是很多保薦人心思不在這的原因。不能當成一輩子的事業,辛苦幾年賺筆錢是正道。”
“一些保薦代表人忙于頻繁轉會,長期不做項目;而極少數保薦代表人甚至淪為簽字機器,不實際參與項目!睋鲜鋈耸客嘎。“有更甚者,忙著賺外快、謀私利。就像吸毒一樣,容易上癮!
對于保薦人來說,這種機會太多太多!半S時都游走在利益的邊緣!
面對利益的巨大誘惑,保薦人雖有高薪,卻仍難以克制發大財的欲望。據悉,李紹武在三家公司的總投入不足143萬元,但其持股市值已達3200萬元,回報率超過20倍。
據時代周報記者了解,由于公司IPO可以為提前參股的股東帶來暴利,因此不少vc、PE會想方設法拉攏保薦人,以獲得參股進入輔導期的準上市企業的機會。保薦人就會抓住機會向PE拍賣手中項目信息。部分胃口大的保薦人要求創投在其退出參股上市企業后,支付一定比例的投資收益作為報酬,金額從 數萬到數十萬元不等。
上市后的公司,保薦人可以以財務顧問的身份牽頭重組,收取顧問費,最重要的是可以和眾多利益機構分享內幕消息,提前買入,放出消息后高拋,獲得暴利,一般在買殼上市或者重大重組項目上操作。謝風華屬于這類。
盡管是行業潛規則,但由于隱蔽,不好發現,更不易查出。有北京券商研究部高層曾反問時代周報記者,“除非過分得像李紹武這樣直接用自己妻子名字入股,很多保薦人并不入股自己做的項目,或者找不相干的人簽署秘密協議,根本沒法查,除非是相熟的同事因為分贓不均舉報出來。而且這條利益鏈很長,所有的中介機構都可能因為利益問題參與其中。”
物以稀為貴
對于保薦人的很多問題,券商不是不清楚,很多時候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好不容易搶到的人又不能隨便開了。”
“現在各大券商以往的主營業務經紀業務已經隨著傭金大戰很難再有大的起色,因此同樣重要的承銷業務自然成為重點。另一方面,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薦人的稀缺’都是不可改變的現實!睒I內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2004年開始實施的保薦人制度規定,公司公開發行證券和上市時,必須由具有保薦資格的保薦人推薦,投行遞交給證監會的保薦資料一般需要兩個保薦代表人同時簽字!岸鄶等痰谋K]人數量相對于項目儲備數量不足。”
相關數據顯示,除了2004年保薦代表人制度首年通過率約40%外,此后,監管層嚴格控制保薦代表人的數量,2005、2006、2007、2008年的參考人數分別為1549、1900、2300、3514;而通過率分別僅為9%、5%、10%和18%。
有投行人士戲稱,如此低的通過率,“比范進中舉還難”!半m然去年開始有所上升,好像是上升到了24%。但是隨著創業板的開啟,項目很多!苯鹪C券保薦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據統計,中國目前共有保薦代表人1300人,準保薦代表人1564人。所謂準保薦人就是已經通過考試,但尚未取得保薦人資格。
據悉,準保薦人要正式晉級為保薦人,還需滿足一個條件:一年內擔任一個融資項目的主辦人。即便是已經取得保薦人資格的人,兩年之內沒有在境內外完成一個證券發行上市項目也將失去保薦人資格。
自去年6月份IPO重啟以來,各大券商承銷收入猛增,由此而來的“挖墻腳大戰”也日趨緊張。
目前,接近一半的保薦人集中在國信、中信、廣發、平安、海通、招商、聯合、中金、安信、光大這十家券商中。證監會一位官員曾幽默地說:“在我的印象里,每四個保薦人中就有一人跳過槽!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小型券商副總裁無奈表示,“為了從別的機構挖保薦人過來,我們不僅要給保薦人巨額轉會費,還要應付因為轉會可能出現的官司。而等到保薦人安頓下來之后,我們又要開始防止他被其他機構挖走!
“因為目前國內保薦代表人的跳槽過于頻繁,上一家公司還沒有過督導期,保薦代表人早就去了另一家公司帶項目了。這樣的保薦,根本無法保證保薦代表人對所帶項目有深入的了解,就更談不上監督和幫助企業了。”
“國內保薦代表人高得離譜的身價,隨著保薦制度的逐步完善和保薦代表人人數的迅速增加,身價縮水肯定是大勢所趨!蹦戏侥橙掏缎胁控撠熑烁嬖V時代周報記者,很多保薦人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隨著保薦人的逐漸增加、項目的減少,保薦人遲早會從神壇墜落凡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