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表示,只要上市公司質量好,就能吸引投資者
■本報見習記者 喬誌東
目前,注冊制改革正成為當前牽動市場神經的熱詞。四日內,國務院和證監會[微博]三次提到注冊制改革,而且措辭已經由“推進”改為“抓緊出臺”和“抓緊提出”,注冊制方案出臺的步伐已經越來越快。專家表示,注冊制并不意味著新股會“無節操”發行。在監管與市場的有形與無形之手雙重作用下,上市公司質量將得到更好的檢驗。
“新股發行實行注冊制,只是把上市的行政審批權力和責任,移交給了上市公司、保薦機構、中介機構和證券交易機構等市場主體,對上市的要求和標準并沒有降低,因此,并不意味著實行注冊制后更容易上市。”北京市中永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財經法律評論員劉興成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去年,證監會主席肖鋼曾指出,注冊制不是簡單的登記生效制,也不等于監管職責放松,證監會仍然要加強對信息披露的監管。
而清華大學法學院博士后沈朝輝的一份研究顯示,美國的雙重注冊制審核中充滿了實質審核,除了聯邦層面外,美國各州的證券發行監管一百多年來普遍實行實質審核。而香港的注冊制中,香港證監會履行的是形式審核,而港交所則進行市值審核,港交所依賴中介機構的文件和上市委員會把關。
知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二級市場對大量新股發行的恐懼之心由來已久,擔心定價過高的新股會對市場產生抽血效應。但是,二級市場的資金本身就是流動的,若股票市場具備投資價值,場外資金自然會流入,反之流出。
“市場對注冊制造成‘抽血效應’的擔憂是多余的,注冊制不等于放開發行。市場上不會一下子就會涌現出大量的新股,因為即便是注冊制下新股IPO也需要滿足一定的監管要求和上市條件。”宋清輝說。
劉興成認為,只要上市公司的質量好,能真正吸引廣大投資者,證券市場就不會缺錢,市場擔憂新股發行“一擁而上”的“抽血效應”是杞人憂天。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