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渭東
IPO重啟的時間表公布后,市場如脫韁野馬般持續下跌,市場再次充斥著悲觀的氣氛。加之同業拆借市場利率持續居高不下,使得投資者對資金面又產生極大擔憂。
其實,IPO重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三高”發行以及虛假包裝上市對市場造成的傷害。舉例來說,如果企業業績一般,那么市場會給出相應的估值,就如同蘿卜和人參,雖然價格差異巨大,但分別都有市場。但如果出現蘿卜包裝成為人參的情況出現,那就造成了市場估值虛增,進而在偽裝撕破后帶來市場的恐慌性下跌。
事實上,自1990年A股市場創立以來,從發生的7次新股發行重啟情況來看,IPO重啟后短期對股指下行的作用十分有限。數據顯示,從7次IPO重啟的當天以及一個月內的股指漲跌情況來看,重啟當日的市場表現,雖跌多漲少,但跌幅有限;而重啟后的一個月內市場表現,7次中6次都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漲。
因此,這次IPO的重啟,關鍵是要有實質性配套措施,限制“三高”的產生,進而帶來場外增量資金的進入。畢竟,資本市場是要有融資功能的,隨著市場功能的健全,它還會吸引新的增量資金,否則,現有的市場,只能以估值重心下移來增強吸引力了。
再談談近期資金拆借市場的利率。進入6月份以來,上海銀行間拆放利率(Shibor)的大幅上升,是多因素造成的,其中很重要的便是消除了前期市場虛假因素,因此并不對實體經濟構成實質的影響。上升的原因包括:第一,監管當局出手治理外匯違規流入;第二,近期針對債券市場的調查可能令企業債發債速度較一季度放緩;第三,由于銀監會第三次整頓票據業務針對農村金融機構的違規貼現票據貸款轉移以及回購活動進行排查,此類貸款證券化難度加大;第四,稅收征繳規模較高,財政資金轉移影響。
而在這些因素中,財政繳款的增加,為接下來社會財政撥款(轉移支付)的增加埋下伏筆。今年年初國家財政預算首次將赤字總額提高到1.2萬億元,較去年增加50%。這些資金逐步下撥各地后,地方的基礎建設資金大為增加,進而可以開展年初換屆所制定的大規模建設計劃。這將進一步提升固定投資增速,帶動經濟增長,為下半年GDP增速達到8%奠定基礎。
另一方面,從近期各券商的中期策略報告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態度較為悲觀,對下半年經濟及股票市場并不看好,這同時說明了券商及其指導的投資機構當前倉位較輕。在這種情況下,一旦經濟數據好轉,或者財政、貨幣及支持證券市場的政策出臺,市場極其容易被補倉資金帶動起來。
總之,雖然近期經濟數據表現較弱,但目前國內經濟環境較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時要好得多,市場的低迷表現主要是由于過度悲觀的心態。然而通過上述分析,投資者有理由對下半年經濟充滿信心,同時對未來中長期的市場行情也充滿信心。
(作者系開源證券研究所所長)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