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歡
■“如何看待新股破發”之二
2011年伊始,新股破發潮席卷而來,令習慣“站著賺錢”的“打新者”頻頻受損,也引來了對新股發行改革的質疑。在一些虧了錢的“打新者”看來,新股發行改革是破發的罪魁禍首,應該對其損失負責,并借此否定新股發行改革的市場化方向。
筆者認為,上述所謂“發行改革是破發罪魁禍首”的觀點實不可取。而要破除上述錯誤觀點,須明晰以下問題:一是新股破發是不是一種正,F象,為什么會出現破發;二是“打新者”損失由誰負責。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誠然,在新股發行改革之前,新股破發尤其是首日破發難得一見,“新股不敗”幾乎成為二級市場上不可撼動的“鐵律”。但在“新股神話”背后,是非市場化的新股發行“價格管制”,公司價值不能通過價格形式準確反映,“新股不敗”自然雷打不動。但非市場化的定價辦法卻造成了資源錯配,而且許多機構投資者通過一二級市場的巨大價差博取“暴利”,遭到投資者的詬病。正因如此,應廣大投資者要求,監管層逐步推動市場化定價改革,使得新股發行價格能夠充分反應市場意志。
既然投資者希望實施市場化的定價方式,那么在新股發行市場化改革后,接受市場化的定價結果自然順理成章。我們看到,在實行市場化定價的成熟資本市場,新股上市首日破發是一種司空見慣的常態化現象。據彭博統計,2006到2009年期間,巴西和印度兩國股市的新股上市首日破發比例超過40%,美國新股上市首日破發比例大約為三分之一,香港新股上市首日破發的比例也超過20%。
此外,由于新股上市首日與新股定價之間存在“時間差”,造成了新股破發的隨機性和偶然性。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從“路演詢價”之后確定的新股發行價格,再要等到最終掛牌上市,一般都要耗上十天半月以上的工夫,一個在原本樂觀的市場環境下高估的定價,如果上市首日遇上一個不夠樂觀的市場環境,就很容易首日破發。聚緣數據顯示,從去年新春到股指拐點出現的4月15日之間,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漲幅為73.17%。而股指快速下挫的4月16日至6月底期間,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漲幅僅為24.07%,這段時間也是首輪新股破發潮出現的時間。
由此可見,破發是采取市場化定價方式的資本市場所出現的常態現象,而非經過市場化改革后的中國資本市場的特殊現象。破發現象與二級市場的大環境也緊密相連。近期二級市場較為活躍,昨日登陸創業板的五只新股表現搶眼,平均首日漲幅高達近31%,與今年1月18日5新股首日齊破發的場面形成鮮明對比,即為上述觀點的最有力證明。
再回答第二個問題。有的投資者會說,新股的發行價格是由網下的機構投資者經過詢價確定的,散戶投資者沒有定價權利,因而,監管部門要為新股破發以及散戶的利益損失承擔責任。
然而,由于機構投資者擁有較一般投資者更強大的研究能力,在成熟的資本市場,新股發行價格一般都是由機構投資者詢價確定。但散戶并非對機構的定價束手無策,他們擁有最有力的武器——用腳投票。一旦發現機構投資者的詢價結果偏離了公司的市場價值,或者在二級市場萎靡的情況下,選擇放棄“打新”,自然就能規避“打新”風險。
資本市場遵循買者自負的“游戲準則”。在新股發行改革過程中,監管層多次強調,要“加強新股認購的風險提示”,承銷商、保薦機構的風險提示和相關報告中,都會提示投資者,不擔保該股票上市不會出現破發情況,希望投資者理性申購。但縱使管理層“言者諄諄”,無奈一些投資者“聞者藐藐”,那也只能“后果自負”。
在回答完上述兩個問題后,筆者絲毫不諱言目前新股發行市場中存在的“瑕疵”和問題。一些發行人、投行只注重自身利益,鼓吹并設法抬高股票價格現象確實存在,對于“三高”問題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市場化必須循序漸進,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能求全責備。新股破發是發行改革的必經階段,希望改革一蹴而就,徹底解決新興加轉軌特征下的中國資本市場新股發行問題并不現實。我們也應該看到,改革對于詢價對象的責任約束機制,正在對投行及詢價各方形成越來有效的規范作用,上述問題也將伴隨著改革的推進逐漸減少。
歷史潮流,浩浩蕩蕩,順其者昌,逆其者亡。中國要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資本市場要在“十二五”時期為國民經濟發展貢獻更大力量,新股發行改革將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愿各方共同努力,在借鑒國外成熟資本市場做法和兩輪改革的經驗和基礎上,推動中國新股發行改革穩步前進。
愿市場諸君戮力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