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新股 > 創業板周年反思錄:遲到的退市制度 > 正文
退市機制已失靈十幾年,誰也不愿玩真的,哪怕是成立時信誓旦旦的創業板
□ 本刊記者 沈乎 劉衛 | 文
9月8日,深圳證券交易所總經理宋麗萍表示,創業板退市制度很難在年內推出,沒有具體時間表。
此言一出,市場嘩然。有心者找來一年前創業板推出時監管當局高層在各種場合的表態:
證監會副主席姚剛在2009年11月時便提示股民注意風險,不要奢望重組、炒殼,并表示創業板公司退市的標準比主板還要嚴格。
2009年12月,深交所法律部人士對外界強調了創業板相對于主板“更嚴格”“更市場化”的退市制度,退市股票不再像主板要求必須進入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更取消了完成重大資產重組后便可申請撤銷退市風險警示的安排。
2010年全國“兩會”期間,深交所理事長陳東升表示,該所已經草擬了建立有關創業板直接退市制度方案,并已提交給證監會,有望于年內推出。
宋麗萍在今年3月中旬亦確認了上述消息,建議及早在創業板明確不同于主板的退市制度。她認為,這是向市場發出清晰的信號,反而能減少市場風險,給投資者提供一個比較透明、安全的市場環境。
但是,為何半年過去,創業板的退市制度仍一推再推?
深交所內部一位人士對本刊記者表示,目前證監會成立了一個專門小組在研究具體操作,醞釀一個統一的退市管理辦法,并準備將創業板作為直接退市創新的“先行先試”。但由于“歷史包袱太重”,步履維艱。
市場人士擔心,監管當局有心無力,為主板借殼上市、內幕交易猖獗的一幕再次出現在創業板埋下伏筆。
“研究做了很多,退出制度的必要性和買殼上市的害處都心知肚明,關鍵是誰來下這個決心?”他沒有說明,剛剛成立一年的創業板緣何“歷史包袱太重”。
無人留守?
一面是創業板上市公司質量堪憂,高管離職套現蔚然成風,另一面是發行市盈率高企,退市制度難產,進一步推高估值中樞——這就是10月底,創業板將迎來周歲生日時的基本態勢,與之伴隨的是解禁洪潮。
華泰聯合證券分析師劉湘寧統計,僅11月1日一天,解禁的市值就達316億元,占市值比重達到38%,預計將對創業板整體走勢產生重大影響。根據他的測算,2010年下半年解禁市值總計422億元,占創業板流通市值827億元的51%。
當前,創業板限售股股東中創投機構共持有未解禁市值達到519億元,個人股股東持有股票市值1721億元,其中包括公司高管持股625億元。而近期董事、監事和高管頻頻告辭的公告背后,正是洶涌的套現欲望。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及《公司法》的有關規定,創業板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管所持的股票,全部出清需要四年。然而,由于創業板公司高估值的誘惑,一些董事、監事和高管甘愿掛冠變現。這樣,離職半年后,他們手上的股票便可全部出清。
根據深交所的統計,創業板推出近一年來,共有33家公司的67名高管辭職,其中,持有股票的有22人。這22人中,又有兩種情況不解除鎖定,第一種是作為控股股東本身已承諾鎖定三年;第二種情況是辭去原職之后仍兼任董事、監事或高管,也不解除鎖定。但深交所并未透露為變現去職者人數幾何。
華測檢測(300012.SZ)是去年10月30日首批上市的創業板公司之一。在招股說明書中,擔任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管的股東12人承諾,在公司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超過其所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25%,在離職后半年內不轉讓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但一月之內,該公司便有兩名高管離職。今年6月1日,華測檢測公告,副總裁魏屹辭職,持有華測檢測28.59萬股,占總股本0.35%。同月,另一副總裁聶鵬翔辭職,持有華測檢測23.59萬股,占總股本的0.29%。兩人均在十大股東之列。
與之對應的是,鮮有公司高管出錢增持自己公司的股票。
“假設市盈率合理,高管們可能就安心和公司一起成長;如果知道這個市盈率不能持久,高管們當然想要先把錢拿到手再說。”一位證券行業從業人士說,“據我所知,一家創業板公司董事長目前最擔心的就是解禁之后隊伍散了。高管套現之后,再造一家競爭對手該怎么辦?”
亢奮的估值
雖然解禁壓力在即,但創業板的行情仍亢奮不已。目前創業板117只個股的市盈率還在70倍以上,是全部A股市盈率的3倍多。
上周,瑞銀證券財富管理研究部主管、首席中國投資策略師高挺在記者見面會上表示,去年9月開始至今,小盤股持續跑贏大盤股,但其盈利增長并不足以支持大幅領先于大盤的市盈率。未來一段時間,小盤股面臨大面積的解禁,可能會有比較大面積的回調。
根據Wind資訊的數據,創業板公司上市后利潤增長不斷下滑,遠遠低于中小板公司乃至全部A股公司的增長。創業板公司所謂的“高成長能力”再次受到質疑。
創業板從誕生始,就不斷遭受著質疑。從起初是否處于創業期、盈利模式是否能持續、募集資金投向的可行性和財務報表可信度,到目前的成長性和公司本身遭受質疑。8月12日掛牌的樂視網(300104.SZ),到上市前夜還寂寂無聞,卻無視清一色的同行業質疑堂皇上市,讓不少業內人士都直呼詭異。7月8日上市的國聯水產(300094.SZ),以對蝦銷售為主營業務,上市即報虧。
9月6日,中原證券劉鋒發布了題為《君子不立危墻之下》的報告,稱8月創業板新股多項數據創下年度新高——當月上市數量達到16家,新股首日平均漲幅達到70%,申購新股凍結資金總量創當年最高,單一股票凍結資金的均值再次上升到千億元水平。
8月27日上市的順網科技(300113.SZ)發行市盈率達82.7倍,首日漲幅仍高達63.3%,目前該股對應2009年盈利的市盈率為132.3倍。9月2日上市的堅瑞消防(300116.SZ)對應市盈率最高,為143.1倍。
“沒有明確的退出制度和禁止借殼的安排,是造成創業板估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一位證券業內資深人士表示。
退市失靈
在創業板推出之前便一直醞釀的退市制度,卻雷聲大雨點小,至今難產。
“創業板規模已經這么大了,配套的退市制度卻一直推不出,隱蔽了真正的風險,這是制度設計的重大漏洞。”證券業內人士表示,這無異于快車不設剎車。
其實,《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中,對退市風險警示已有初步的規定。其中,對最近兩年連續虧損等11種情況,深交所均有權對其實行退市風險警示。
據本刊記者了解,之前深交所一直希望能建立不同于主板的直接退市制度,希望達到快速退市和杜絕借殼炒作的效果。
“深交所研究部門對創業板退市制度的研究和準備工作都已經做完了,問題在于如何實施。”深交所內部一位人士對本刊記者表示。創業板退市制度推出之所以放慢腳步,可能是因為證監會正醞釀一個涵蓋各板的統一的退市管理辦法,納入和退市相關的所有問題,包括處罰責任人和三板的銜接等。
另一位接近證監會的人士表示,退市機制已失靈十幾年,誰也不愿“玩真的”,“否則一定鬧得天翻地覆”。
他介紹,2002年,時任證監會主席周小川和副主席史美倫到全國走了一圈,這是中國首次想要推動退市的努力,阻力太大,只退了幾家,也是迄今為止退市的幾家。2004年史美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退市問題是2002年最辛苦的一項工作。
2006年深交所發布《中小企業板股票暫停上市、終止上市特別規定》,2007年“咬牙切齒”地推,但也宣告失敗。在創業板成立前后,深交所和證監會又呼吁了一次。“像是要動真格了,結果現在看來又要黃了。”前述知情人士說。
“交易所本來有權讓公司退市,但往往是執行難。該退不退,各路人馬都找過來,很難抗拒。”該人士說。
另一位業內人士分析,上市公司難退市的原因有三:一是地方政府阻力,一旦公司有退市風險,往往是副省長級別官員到交易所來游說,交易所很難招架。不過,這對原來大多為國企上市的主板更為常見,對目前的創業板公司則未必成立;二是暫停上市、退市和恢復上市審批的行政權力在交易所,交易所對審批權難以放手;三是ST股票一旦復活或被借殼,股價就翻番,帶來內幕交易、獲取暴利的機會,地方政府、公司內外、交易所、監管機構、中介機構,太多的人員亦樂于染指其中。“這才是最重要的一條,是個大利益圈,誰都不愿去破壞。”
借殼成癮
“高風險本應是創業板的題中之意,是給有識別能力的專業投資者參與的。如果有了退市制度,10月將要解禁的300多億元市值,至少要砍掉一半。沒有退市制度,就不用擔心沒人接最后一棒。即便公司遇到大問題,也很快會有人借殼,相當于給創業板公司買了一個保險。”一位資深業內人士說。
“像日本、香港和美國,海外任何一個成熟市場都在日益嚴厲地約束借殼。開辟正常上市的渠道,不給借殼的土壤。有的年份退市的公司比上市的多,不是什么丟人的事情。”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尹中立對本刊記者表示。
反觀《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非但無一條限制借殼,反而規定上市公司提出恢復上市申請時,應當提交的文件包括關于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方案的說明,早就為借殼上市留下方便之門。而以創業板公司的小規模股本,未來的借殼將比主板更為容易。
“在中國,公司上市標準頗高,嚴厲管制,借殼卻是另一套標準。有時公司甚至越爛越值錢,一旦ST股價就一飛沖天,與正常的發展邏輯背道而馳。所以,只有中國才會追捧一些專做ST股票的基金經理。刀口舔血,遺患無窮。”上述業內人士說。
比如2004年就暫停上市的*ST中遼(000638.SZ)一直不退市,直到去年6月成功地恢復了上市,搖身變為萬方地產,經歷五年,令人嘆為觀止。
表面來看,借殼使股民手中本來一文不值的股票具有暴漲的可能,被借殼方獲得了善后的資本,借殼方則獲得了融資的資格,皆大歡喜。但借殼屬于“開后門”上市,違反了市場的“三公”原則,更對經營不善的殼公司沒有任何懲戒,原始股東套現逃離,亦使得中小股東不再關心公司的成長,只追逐借殼重組之類的內幕信息,這是對資本市場資源配置原則的根本性破壞。“長此以往,只能使得中國的證券市場越來越邊緣化。”業內人士表示。
“換個角度看,虛高的價格使股票市場也成為產業鏈整合的巨大障礙。”上述人士說,“眼望創業板的高估值,一些醫療產業被并購對象的要價水漲船高,攀升到無法承受的幾十倍PE。這樣下去,這個領域只能是一群猴子,出不了大象。”
本刊記者章濤對此文亦有貢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