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立棟
半年以來業內對創業板亂象的詬病終以幾位教授的“憤而上書”引發了更多層面的關注。
創業板何以成為眾人詬病的焦點和情緒表達之“標的”?
不客氣地說,創業板所存在的問題,正是當下中國資本市場所有典型問題的集中體現。
什么問題?一言以蔽之:非市場化的供給對接“市場化”的需求!由此,造成了價格機制的嚴重扭曲和衍生不盡的棘手問題。
和國外一些創業板遭遇“冷清”甚至“邊緣化”的擔憂相反,中國的創業板甫一登場可謂火爆至極。其開通十個月以來,已有100余家公司IPO掛牌,而這百家企業平均發行市盈率高達67倍,平均發行價33元,平均每家公司超募4.8億元資金,超募比高達200%以上。同時,隨著這些公司IPO的落幕,造就了324名億萬富翁和39個十億級富翁家族。
百家創業板公司創造的“三高”(高定價、高市盈率、高超募率)紀錄實可謂“世所罕見”。
這種罕見現象的背后是什么?是市場公平的失色與效率意識之式微。
所謂公平,正是中國資本市場監管層長期倡導的“三公”之首。
但是,反觀創業板市場,難言公平之所在。可以看到,在造就百家公司數百位億萬富豪的同時,在累積了幾百上千億資金的背后,卻是更大范圍,更多數量民企為主創業型企業的融資困境。他們創業所渴望得到的大量“稀缺資源”——寶貴資金,都涌進了股市以博取資本收益,以制度性創富輕松獲得幾億甚至幾十億財富的“幸運兒”們,比之實業界埋頭辛勤耕耘的創業者,又何談機會公平之說?
應該承認,在完成上市這個“驚險一躍”之前,這些創業板公司還是付出了相當的努力與辛勞。公眾在指責他們的時候應該想想,他們獲取的非常超額收益,其根源并非在上市公司本身。正是制度設計的缺失讓他們迷失在資本盛宴中,安然享用超高溢價。而近來幾十位創業板公司高管為套現而大規模辭職的現象更是實業家們集體輸給資本泡沫的現實“杯具”!如果任由此現象泛濫,又會有幾人安心實業,為中國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打造扎實基礎?
其實,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主旨和為之配套的制度建設非常符合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向。不過,在制度性改革諸多頭緒之中,監管層還需要厘清重點,從根源上解決問題。萬不可以一種“制度性錯誤去糾正一項技術性錯誤”。
就當下而言,監管部門提出的以改革詢價方式為重點的發行制度改革本無可厚非,但如果不真正降低入市門檻、放寬發行規模和數量,過高的投資需求追逐極其稀缺的上市“殼資源”所造成的價格扭曲就不可避免。
我們知道,創業板現行發行核準制,還為此專門成立了“創業板發審委”。在我看來,此發行入門制度,其實與主板無異。幾十人的發審委,即使全年全天候工作也不可能滿足數量龐大的上市需求。時間節奏上的天然限制就造成了這些擬上市公司入門“一票難求”的“饑渴”狀態。而為了“公平”起見愈發嚴格的審核標準更加劇了這種“稀缺性”。而另一方面,“市場化”的詢價制度方向不變,即使以往超高的詢價行為在新的改革中得到某種抑制,但在一級市場眾多機構“合謀”之下,甩給二級市場投資者的依然是“三高”現象。唯此,從制度建設角度而言,逐步放開市場準入、最終建立中國證券市場的備案上市制度才是解決這些痼疾的根本之道。
而做到這一切的前提還是那句話,市場化意味著某種程度的放權,而放權更需要監管層解決問題的勇氣和決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