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冶A股和H股先后上市,兩地參與搖新的投資者卻是不同命運。A股搖新者若在中冶A股上市首日開盤即拋售,可獲利35.24%;而H股搖新者卻未有如此好運,上市首日便迎來10%以上的深套。在享受搖新碩果的同時,A股投資者當對H股投資者心存感激,因為是他們為A股創造了良好的搖新條件。
回顧中國中冶本次A股發行,最讓人記憶猶新的莫過于其招股價格出人意料的 “高開低走”。在路演階段,主承銷商中信證券提供的參考報價區間為每股6.07元至7.57元,而參與預路演的機構也頗為認同每股7元左右的詢價,但是最后中國中冶卻確定了5-5.42元的價格區間,并最后以5.42元完成A股的招股。
中國中冶A股招股價會出現如此高開低走,原因猜測有很多。雖然有人說這是公司高管理性決策,甚至讓利投資者,但筆者更愿意相信,這不過是公司高管為了確保H股發行成功的不得已而為之。
此次中國中冶上市,承諾“擬公開發行的H股發行價格不低于A股的發行價格”,這無疑是為自己戴上了發行緊箍咒——A股發行價的確定不僅要考慮能夠 “圈錢”多少,更要考慮到H股發行的成功率。在香港市場對中國中冶反響不熱烈,估值偏低的前提下,若中國中冶一意孤行要以7元甚至更高的價格發行A股,那就意味著必須以相當于將近8港元的發行價發行H股。考慮昨日中國中冶H股的上市首日最高價不過5.68港元,恐怕迎接它的很有可能是H股的發行失敗。
是港股市場的理性定價,限制了中國中冶A股高估值發行的可能——若中國中冶真以7元以上發行A股,那么如今也早已破發。正因此,中冶A股搖新者在享受勝利果實時,實在應該感謝H股投資者,是他們的“冷淡”給了A股搖新者獲利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