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網8月18日訊 作為A股市場六年來首家以IPO方式上市的券商,光大證券上市首日僅上漲不到三成,創下IPO重啟以來首日上市新股的最低值,并遠遜于市場預期。在光大“失寵”的背后,折射出各大券商對于新股估值體系的混亂與瘋狂。
中國股市重啟IPO兩個月以來,已有八只新股先后掛牌上市。從券商的首日預測來看,其分歧之大令人匝舌,從跌破發行價到最高目標價超過行業平均市盈率近七倍,高低目標價相差近一倍,將悲觀與樂觀預期均演繹到極至。市場人士分析,這其中透露出券商估值的混亂。
據全景網的統計數據顯示,在上市的八只新股中,有六只券商的最低目標價低于其發行價,也就是說券商預測超過七成的新股有可能跌破發行價,這對目前動輒超過千億、追求無風險收益的“打新”資金可謂是天大的諷刺。
而從最高目標價來看,券商們又將樂觀預期推至頂峰。數據顯示,八只的新股的最高價較發行價平均溢價接近100%,其中上海證券給予的久其軟件68元目標價,為其發行價的2.5倍;神開股份32元的目標價,較其發行價溢價超過100%。
將最高目標價換算成市盈率,與之所處于的行業市應率相比,這些價格更像是“天價”。其中光大證券40元的價格,對應市盈率為111.12倍,而目前A股金融行業的平均市盈率僅為15.83倍,兩者相差近七倍,中國建筑6.65元的目標價對應的市盈率為81.6倍,而建筑建材行業的市盈率僅41倍,相差近一倍。
聯合證券分析師朱俊春認為,目前新股的發行市盈率本來偏高。這與新股發行制度對網下詢價機制改革的初衷可能不全一致,而且在發掘新股上市定價的合理價值方面,更出乎市場的預料,從而造成首日定價的虛高。
他同時稱,不少券商曾在新股發行前對發行價、首日收盤價做預測,對發行價做預測或許還有點道理,畢竟反映了機構對新股定價的心里價位,但是首日漲幅則遠不在機構控制之內。
事實上,這八只新股僅有遭遇暴炒的四川成渝等四只個股上市首日的最高價超過券商的目標價,而無一個股跌破發行價,券商的定價預測成為海市蜃樓,可望而不可及。而隨著首日暴炒后的直線回落,部分蘊涵盲目樂觀情緒的目標價,或許將成為永遠難以企及的高峰,成為市場的笑柄。
與之對應的是,券商在出具估值報告時的混亂與草率。上海證券給予IPO重啟后首只新股桂林三金的首日最高價為40元,其給出的依據僅僅是歷史上首只IPO個股往往都遭爆炒,如最近一次的中工國際,上市首日的最大漲幅接近700%。給予久其軟件68元“天價”的理由是,首日的漲幅超過100%將無懸念。
朱俊春指出,預測新股的首日表現已經沒有意義,首日漲幅的巨大可能是因為部分二級市場投機資金的推動,但更可能是由于中簽資金的集中度很高,否則無法解釋激增的網上有效申購戶數。
盡管券商的悲觀預期并未減退投資者打新的熱情,但其盲目樂觀的預期無疑助長了新股上市首日的炒作。IPO重啟以來,多只個股遭遇暴炒,四川成渝首日漲幅甚至超過200%。業內人士指出,券商的高位定價推升了市場的心理預期,一定程度上助長了炒作情緒,甚至可能對投資者造成誤導。(全景網/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