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擇遠
最近,業界談論最多的就是“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和“創業板的推出”兩者誰將先邁出第一步。從監管層傳達出來的消息是,主板IPO重啟將先于創業板股票上市。
重啟主板IPO,有助于完善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推出創業板,則是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可以說,不管是重啟IPO還是推出創業板,都將極大地促進我國資本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定價機制是新股發行體制的核心,推進定價市場化是監管部門一貫的思路。《關于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發行體制的指導意見》的發布,標志著新一輪的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即將啟動,讓廣大投資者看到了發行體制市場化改革的前景。
可以說,此番改動在增加申購公平性的同時也增加了發行機制的彈性。而在現階段推出的四項主要措施,更是抓住了此前新股發行制度中“定價”和“公平”兩大核心問題的弊端,為即將啟動的IPO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新股開閘意味著資金之“水”將源源不斷地涌入,為我國證券市場補充“新鮮血液”。但我們也不能忽視,在“開閘放水”之際,不僅要保證水質,更要保證流入的是充滿生機的“活水”。不然,讓“死水”或者是“污水”破壞了股市的健康生態環境,既有可能影響我國股市的健康發展,同時也會讓投資者“很受傷”。
新股發行開閘,難免會有人想攪混股市這潭水,從而坐收漁利,如同時擁有多個申購賬戶等。不過,對這一點監管層顯然早已有所覺察。在此次公布的指導意見中,其中一條明確要求,“單個投資者只能使用一個賬戶申購新股”。同時,指導意見還增加“適時調整股份發行政策,增加可供交易股份數量”等內容,并加入“完善回撥機制和中止發行機制”的原則思路。
這不只是新股發行的市場化道路,同時也是對中小投資者利益的保護,增加中小投資者的中簽率。
不過,我們也應該看到,我國的資本市場仍然是發展中的市場,處于“新興+轉軌”的發展階段,這就很難讓各方都能感到滿意,特別是采用新體制后的首只或者是前幾只股票的發行。但是,我們也應該堅信,從長期來看,這些目標都是能夠實現的。
對于這一點,監管層也已經意識到。如6月11日晚間,證監會相關負責人士明確指出,在改革初期,由于買方還不能對賣方形成有效約束,有可能出現發行價格偏高的情況,有可能導致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也有可能受二級市場炒作影響,一二級市場價差會很大,這可能會使大家對改革效果產生疑慮。不過,過一段時間以后會逐漸平穩,對此大家應該充滿信心。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經過管理層對障礙的掃清,會讓大量的投資者有切實的收益,進而吸引更多的投資者涌入,讓新股不是一潭“死水”。這樣,就能激蕩股市,讓股市沿著正常的河道順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