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問什么市場投資風險最大?答案是股市;若問什么市場投資風險最小?答案還是股市。
怎么可能風險最大的市場同時又是風險最小的市場?這就是中國股市傲立于世界股壇之林的奇特風景。一邊是風平浪靜“維多利亞港灣”;另一邊是驚濤駭浪的“百慕大”。新股發行改革之前,中國股市被分成了這樣經緯分明的兩級: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
筆者曾將一級市場的“無風險投資者”,比喻為解放后吃“定息”的“紅色資本家”。一級市場“食利階層”獨享“無風險蛋糕”的特權,讓二級市場的高風險投資者一賺二平七虧。隨著創業板推出時間的漸行漸近,新股發行改革的呼聲日益高漲,可以說不改革就沒有出路,不改創業板IPO也將會胎死腹中。那么,新股發行制度到底怎么改?
改什么?怎么改廢除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界線,讓一級市場穩賺不賠成為歷史過去的新股申購搖號制度,是大資金的避風港:超級大資金動輒以幾十個億、幾百億在一級市場沖浪,已將一級市場的水攪渾,一網下去,將河里的魚兒一網打盡。因而,必須打破申購搖號制度,讓大小資金公平對應。
打破原有的詢價機制以往所謂的詢價,倒不如說是“抬價”,即幾家有實力的機構,哄抬發行價。不是嗎?請看:中國遠洋詢價后發行市盈率就高達90多倍,上市后股價又翻一倍,都是詢價制惹的禍。改革后的詢價機制應嚴格按市盈率標準,不得高于二級市場的平均市盈率。
新股發行時就推出全流通,不留“尾巴”不再留下流通比例小、鎖定期過長,持有大量大小限的機購以小博大,制造杠桿效應,惡炒新股為日后大小限高價減持的遺憾。
改什么有很多方案認為,應恢復新股按二級市場股票市值配售,實踐證明,那種方法是失敗的。一級市場的資金永遠不會為了中新股去二級市場買股票的。
廢除連號申購就像買體育電腦彩票一樣,配號由電腦隨機選出,任意打亂,讓大資金買不到連號,只能同中小散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碰運氣,打破申購新股東方不敗的神話。
不妨學習香港不用搖號,按新股比例分到每一個申購賬號,也讓中小散戶喝點肉湯。逼著大資金水往低處流,使求“錢”如渴的二級市場的“旱情”得到根本緩解。
按每一賬戶資金比例認購譬如,1000萬元資金認購100份,100萬元資金認購10份,10萬元資金認購1份,每個認購帳戶不得超過1000萬或超過按1000萬獲得份額,將所發行股票平攤到自愿認購有效賬戶上。
應夯實IPO發行的基石萬丈高樓平地起,地基非常重要,基樁要打得深,基石要夯得牢就要求監管方和保薦方把好IPO新股上市關,新老劃斷不僅是全流通非全流通的劃斷,而且應該是優質公司與劣質公司的劃斷。重新審視核準制的漏洞,不要讓輔導期走過場,對報批的上市公司財務報表進行重新核實,把包裝上市消滅在萌芽中,從源頭上堵住根基不牢的缺陷。讓投資者買到的是貨真價實的新股,而不是新瓶裝舊酒勾兌貨。讓投資者買得放心,多一些像微軟、蘋果、甲殼蟲那樣的高成長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