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 聚焦新股發行制度改革 > 正文
節前收到朋友一則短信,說是鼠年“好折騰”,但愿牛年“折騰好”。雖與“不折騰”的境界尚有距離,但筆者以為,它仍是一個值得嘗試的“愿景”。真正的“不折騰”,必須建立在對老百姓的小日子保持深刻敬畏、對民間智慧保持深刻敬畏的基礎上。就股市而言,則須對功莫大焉的資本市場和鼎力支撐著這個市場的億萬中小投資者懷有起碼的尊重和敬意。
目前還做不到,只能“不著急,慢慢來”,這也符合“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其下乎”的辯證法。股市從來不缺辨證法,“假作真時真亦假”,一陣陣翻云覆雨波詭云譎的“折騰”,看似“萬物皆備于我”,最終還得返樸歸真,從哪兒來,回那兒去,拂逆客觀規律者必受懲罰。
長短板關系也是辯證法。人們都知道,一只水桶的最大容載量總是由最短的那塊板決定,這就是著名的“短板效應”。比如在股市的企業融資、資源配置和利益分配這三大基礎性功能中,融資一向是“重中之重”,絕對是“第一長板”,長到某上市公司相信通過一次性融資1600億便可將總股本撐大1.5倍,再造一個自己,結果上演了一出“險象環生的平安之旅”。
但新股發行制度和大小非(限)源源不斷等“短板”始終不能補齊,在第二、第三功能相繼式微后,終于輪到第一長板也由長變短,“露出下世(市)的光景”。近期,包括中國建設在內的36家已過會公司無法IPO,213家已確定增發價的待增發公司大多跌破了擬定增發價,96%的新股跌破了發行價,而已經增發的公司幾乎無一例外地跌破了增發價。如今,我國各行各業龍頭企業絕大部分已經上市,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之間的緊密聯系今非昔比。再融資難不僅導致一些上市公司資金鏈斷裂,實體經濟業績下滑,還造成大股東“不能融資就減持大小非”,形成虛擬資本轉化不了實體資本,實體資本又套現虛擬資本的惡性循環。
因此,倘不能盡快補齊“短板”,如完善新股發行制度、打通中小企業直接融資平臺,則經濟與股市的結構失衡的矛盾和風險還將進一步加劇。行百里路半九十,好的開局代表著一半成功,2009年乍暖還寒,但春天已經來臨。痛定思痛,牛年一定要嚴格審視并逐步補齊一切曾經糾纏和妨礙股市健康發展的“短板”,還供求關系決定價格、還市場決定資源優化配置的股票市場本來面目,最終建設出一個高效公正的股市,讓實體經濟、虛擬經濟這兩只輪子同時轉動起來,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事業貢獻應有的力量。
楊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