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同時了解到,中金、中信證券等大券商也不再接手新IPO項目,而是忙于為已有的VIP客戶撰寫項目建議書,為下一個經濟周期做準備。
一些資源有限的小型券商則開始接手此前大家“看不上”的其他投行業務——并購、重組。華融證券一位保薦人最近在武漢參與一項并購交易,他對記者抱怨說,“這是個吃力不討好的活兒,跟做IPO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做并購業務,每單傭金也就二三百萬元,但哪個IPO項目的傭金都在1000萬元左右。”
為了進一步控制成本費用,更多券商還選擇了裁員和減薪。
繼中信證券、西南證券傳出減薪20%的消息之后,高盛高華證券裁員近二成,瑞銀中國區投行將裁減5人……如今,券商投行部已是人人自危,業內交流的第一句話往往是:“你們那里裁員了嗎?”
何時重啟IPO
“‘中國式IPO’是一種權力游戲,由于程序不公開、期限不固定,整個過程就像是證監會把玩的一個魔法盒,誰也不知道它什么時候關閉,什么時候又突然打開。”上述申銀萬國的保薦代表人對《投資者報》記者感慨道。
在她看來,正是這種不確定性,才導致了在國內做IPO的巨大風險。
“每次和客戶談起選擇上市地點的話題,我都會告訴他們,海外上市的費用高,但程序可控;A股IPO的不確定性大,所以風險較高。”
目前,她所負責的一個項目已經“過會”,但還沒能拿到上市批文。“就現在的情況看,我對2008年年底前上市已不抱希望。”
她判斷,如果股市不能回升到2000點以上,并在此基礎上維持1個月以上時間,證監會就很難重啟IPO大門。
“證監會要維穩,就必須控制新股發行節奏,但你看現在世界經濟形勢,A股能在短期內反彈回升很高嗎?”
東方證券一位保薦代表人則表示,雖然證監會近期不會大規模重啟IPO,但相信會陸續放行個別項目。特別是政府4萬億元投資計劃推出后,一些相關產業的擬上市公司(如中國建筑)有可能在高層的支持下獲得通過。
另外,中小企業板的平均融資額較小,對市場影響不大,證監會應該也不會絕對禁止這類企業上市。
此外,據《投資者報》記者了解,深交所已放棄在年內推出創業板的努力。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按深交所的計劃,能在2009年2月初搭好創業板的技術框架,并把今年3月公布的《征求意見稿》變成正式法律文本,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對于急盼IPO大門重啟的券商和擬上市企業來說,這個消息或會讓他們更為絕望。
相關報道: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Topview專家版 | |
* 數據實時更新: 無需等到報告期 機構今天買入 明天揭曉 | |
* 分類賬戶統計數據: 透視是機構控盤還是散戶持倉 | |
* 區間分檔統計數據: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統計: 個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點擊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