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5日,中國太保將有15.81億股首發原股東限售股解禁,而這些解禁股分別由216家法人股東持有。據一不愿具名的分析師介紹,在這15.81億股解禁股中,有10億股成本是在2.5元/股以下。但是,拋售壓力不會太強,相對其他兩只保險股來看,中國太保的估值已經比較便宜了。
或許是受到解禁預期的影響,自12月1日以來,解禁市值在5億股以上的個股如海通證券、長江證券均大幅跑輸行業。另外,包括中海發展、金牛能源、天力士在內的10家上市公司在本輪解禁后將成為全流通上市公司。
非央企國有“大小非”頻頻減持
除了以海通證券、中國太保為首的限售股可能會對市場形成最后一波拋壓外,近期國有“大小非”減持的欲望也正暗流涌動。那么,這對市場又會有怎樣的預示呢?
天相投顧于12月15日發布的國有“大非”減持增加報告中指出,從減持股東的性質上看,國有限售股的減持比例明顯增加。12月的第二周,國有“大非”的減持數量達到1392.60萬股,占當周總減持量的14.49%。
截至目前,這一減持數據仍然在進一步增加。據最新統計顯示,12月共有8家上市公司發布了國有大小非減持公告,共計減持3555.08萬股。其中,中恒集團、福日電子以及中紡投資的國有股東在12月共計減持1569.3萬股。
12月19日,中恒集團發布了股東減持公告,第五大股東梧州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于12月9日及17日共計售出公司股份1086萬股;與此同時,中恒集團有500.96萬股股改限售股于12月21上市流通。
“事實上,近期股市的上漲,除了股票價格和政策預期的因素以外,我們很難再找到其他更有利的因素。當然,這兩個有利的因素對于投資者來講已經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只是這些因素不支持上漲的趨勢,這使得投資者對后市的看法不太樂觀;階段性反彈后,較為理想的收益率使這部分國有大小非仍然有一定的減持意愿。出于對后市的謹慎看法和對現實投資收益的考量,投資者有理由認為現在拋售或許是最好的出手時機了。”天相投顧一位策略分析師向記者表示。
另外,在12月披露了國有“大小非”減持公告的8家上市公司中,減持福日電子、保定天鵝以及重慶路橋的國有股東分別是福建福日集團公司、保定天鵝化纖集團有限公司以及重慶國際信托有限公司,其分別為3家公司的控股股東,且持股比例均在50%以上。除此以外,減持其余5家的國有大小非均不是公司的大股東。而這8家上市公司均不屬于行業的龍頭企業,也不是占有國民經濟主導地位的國企或者央企。
綜上看來,這8家國有大小非減持的特點可以歸結為,持股比例要么在50%以上,減持一點并不會影響其控股地位,要么就是持股比例不多的國有大小非,并且,減持的上市公司都不是占經濟主導地位的央企或者國企。
那么,這類公司在未來會否成為國有大小非減持的重點呢?
上述分析師認為,從統計來看,被國有大小非減持的上市公司大多是“非央企”,這使得他們在響應國資委的號召上有較大的自由活動空間。
“這些有減持行為的國有大小非通常占有公司股份的比例并不高,其持股比例也就決定了很難對企業未來的經營產生決定性影響。他們作為財務投資者,其主要目的是取得一定的投資收益。從前期統計的國有大小非減持情況來看,作為大股東角色減持的情況較少,作為持股比例較低的財務投資者角色而減持的國有股東較多。”上述分析師最后說道。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