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非洪峰
產業資本群體的進入引發了市場估值方法和對公司價值判斷的改變
《上海國資》 記者 王錚
A股繼續探底。
8月,無視“維穩”的號召和監管層各項利好,滬深股市連創新低。
該月8日,正值奧運開幕,出乎大多數投資者預料,當日,滬深股指跌幅均超過4%。滬指盤中連破2700點和2600點兩大關口,收盤時勉強守在2600點上方;深成指則創出年內新低。
此后A股更連日暴跌,下破2500、2400、2300點整數關口。
當月15日晚,證監會發出6大利好措施救市。包括規范大宗股份轉讓制度,引進二次發售機制、簡化上市公司回購股票審批程序、引導長期資金入市等。
但市場并不買賬。8月18日,利好措施出臺后第一個交易日,上證綜指即出現5%以上的巨大跌幅,深證成指則跌破8000點整數位。
再往前看,今年上半年上證跌幅達48%,蒸發市值逾18億元。暴跌速度之快,幅度之大,蒸發財富之巨在全球股市亦屬罕見。
縱使宏觀經濟面和外部經濟環境再惡劣,股市亦當不會如此表現。
股改成果嚴重透支致使市場失血當是不爭之事實。
據測算,8月份是年內限售股解禁市值最高的一個月, 91家上市公司的股改限售股將上市流通,累計解禁數量215億股。根據WIND數據的統計,該月股改限售股解禁市值高達2257億元。而今年7月份,股改限售股解禁市值僅為251億元,8月單是股改限售股的解禁市值就增加了近9倍。
解禁名單中包括寶鋼股份、中信證券和廣州控股等大型國企,其中寶鋼股份119億股大非于8月 19日解禁,按照8月18日收盤價,流通市值高達800余億元。盡管寶鋼股份大股東表示在相當一段時間內無意減持,但其并未承諾具體減持時間和價格。
事實上,國有大非的解禁是目前市場最為擔心的。“目前小非已解禁47%,拋售57%以上,后市壓力主要來自于國有大非。”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對《上海國資》表示。
中信建投在其8月份的研究報告中亦稱:大小非的解禁時間主要集中在2008年底和2009年,市場之前面臨的解禁壓力主要是小非拋售,而真正的數額巨大的大非解禁還沒有正式拉開帷幕。
國有大非如依時減持,洪峰當前,脆弱的市場將再無還手之力。
大小非 拋還是不拋
據《上海國資》采訪眾多業內分析人士,均認為國有大非不可能隨意拋售,所持理由均是國有資本必須控股。
“國有企業經過IPO、配售、再融資,國有股權得已稀釋,一些企業已在絕對控股的臨界線上,大概50%多一點,如果再減持,大非下降到50%以下會影響絕對控股。”楊成長表示。
此說法得到國務院國資委主要領導認可。“國資委對相當一部分行業都要絕對控股的。現在有的企業所占的股比是50%出頭,不可能減持。”7月30日,國務院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接受采訪時表示。
隨即,8月11日 ,國務院國資委召開新聞發布會表態:“對于大部分國有企業來說,目前的要求還是要絕對控股,尤其是中央企業。為了保持國有經濟的控股地位,不可能大量減持,也可以說,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不可能大量減持。”
海通證券研究所宏觀高級分析師汪輝對《上海國資》表示,國資委對7大行業,不僅要絕對控股,而且控股比例要求在70%——80%以上,比如能源和金融這兩個版塊目前減持比例微小。況且,“一些國有銀行尚為上市時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的價格招來質疑不斷,在這種輿論環境下,再減持絕無可能。”他肯定地判斷。
目前大盤深度調整亦為不減持觀點的有力支撐。
“現在拋售,對大小非來說已不是最適宜時機。減持并不聰明,不如以時間換空間,等待市場轉好。”萬國測評研究部主管周戎對《上海國資》表示。
即使減持,因牽涉金額巨大,市場認為國有大非并不會通過二級市場。“很少有大股東這樣做,他們或通過場外交易。”周戎認為。
另有一不容忽視的原因是,對于國有上市公司的高管來說,并不會如民營公司一樣,減持即刻能得到相關利益。“動力不會很大。”國泰君安策略分析師章秀奇認為。
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表示贊同,國有股權在資本市場變現雖屬正常,但因為國有股權的直屬關系不明確,減持后收益歸誰確不清楚。于是,如不是急切的現金需求,國有大非不會輕易減持。
加上國有大小非減持從程序上要經過國資委批復審查,“減持超過5%都要上報。”國務院國資委領導公開表示。
但事情似乎沒有這么簡單,因為市場永遠是對的。
周戎承認:“即便要求國有控股,即便銀行能源業要求達到70%——80%,但更多競爭性行業持股51%便已足夠,如果他們目前的控股超過這個數字,在需要現金時拋售也在情理之中。”
何況,雖然目前不是大小非減持最佳時機,但亦大大超過其當初對價的成本。“重新跌到1300點,他們都不會虧損。”證券之星總經理洪榕對《上海國資》表示。
“對于大部分國有股來說,是沒有硬性的準繩去制約。減持既是他們權利,亦不能輕易阻攔。”汪輝認為。
事實上,細究“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不可能大量減持”的表態,也可看出表述頗有彈性。
若如此,情況便不是想象中樂觀。
未來,監管層是否將采取更嚴格措施限制減持?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Topview專家版 | |
* 數據實時更新: 無需等到報告期 機構今天買入 明天揭曉 | |
* 分類賬戶統計數據: 透視是機構控盤還是散戶持倉 | |
* 區間分檔統計數據: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統計: 個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點擊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