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市場研究 > 正文
 

下半年上證指數有望突破1300點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16日 14:57 證券日報

下半年上證指數有望突破1300點

  從基本面、技術面看,大盤短期有回調壓力,但是——下半年

  上證指數(資訊 行情 論壇)有望突破1300點

  (華夏證券 賀俊)

  新增熱點不足制約行情深化

  股指在短期快速拉升之后,面臨較大的技術性調整壓力,在基本面沒有實質性改觀的條件下,熱點匱乏將成為市場繼續活躍的最大制約因素。短期內,上證綜指以1100~1150點為重心進行盤整的可能性較大。

  市場的持續走強除了有利的政策環境之外,能夠不斷演繹深化、具有說服力的投資熱點也是一個重要條件。短期看,新增熱點的供給不足可能制約行情深化的速度和節奏。

  技術面:概念的力量已是強弩之末

  在1000點政治底的強大號召力下,上證綜指從1000點附近開始絕地反擊,在短短的19個交易日里(7.19~8.12),上證綜指累積最大漲幅高達19.0%,40.4%的A股復權累積漲幅超過20%。在宏觀經濟形勢、上市公司業績增長預期、市場整體估值水平沒有實質性變化的前提下,市場的獲利套現風險是顯而易見的。

  因為沒有基本面的有力支撐,所以本輪行情在先期借“匯率機制調整”之機對房地產、造紙等行業進行熱炒之后,很快轉移到股改概念股,G股、上海本地股、小流通盤股改概念股、A+H股、A+B股等板塊先后受到資金的追捧。而股改概念股的活躍則與管理層先前關于向股改公司進行政策傾斜的表態和市場傳言的《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指導意見》直接相關,從政策內容判斷,這些政策最主要的影響是改變了股權分置改革的速度和節奏,對于上市公司股改的對價水平并沒有實質性影響,據此判斷,這些政策的利好效應對市場的刺激作用不應該如此強烈。特別地,經過了對股改概念股的一番輪番轟炸后,挖掘新的概念的難度已經越來越大了。

  基本面:“周期的復辟”言之尚早

  在股改概念股大行其道的時候,汽車、水泥等先前被基金一致看空的周期性行業也先后開始異軍突起。周期性行業的活躍到底是價值回歸的復辟還是借風炒作,關鍵要看這些周期性行業的“利潤底線”是否確實出現。

  我們以近期市場關注度較高的水泥行業為例進行了分析,從99年以來水泥行業的季度利潤總額數據可以看出,水泥行業的盈利水平具有非常明顯的季節性,除了2004年以外,其它所有的年度都是前低后高,因此,僅僅以今年2季度利潤總額高于1季度就判斷水泥行業的利潤增長拐點出現是站不住腳的。很多人之所以認為水泥行業利潤拐點已經出現是因為從2004年以來的數據看,今年2季度確實出現了大幅度的增長,但必須注意,由于2004年的利潤變動是一個宏觀調控不斷壓縮行業超常利潤空間的過程,因此2004年的數據實際上掩蓋了行業的“季節性”。從歷史數據分析,2季度水泥行業的銷售利潤率僅僅是回歸到2002年的水平,離歷史高點(2004年)和歷史低點(2001年之前)都有較大的差距,因此言底尚早;從基本面分析,未來房地產行業投資增長的不確定性仍然較大,水泥行業利潤增長并沒有保障。

  從整體的企業利潤看,形勢也不容樂觀:首先,油價繼續走高的趨勢沒有結束,大多數中下游行業的利潤仍將受到侵蝕;其次,房地產行業的調控風險仍然存在,房地產投資下降對經濟的負面拉動作用不容忽視;再次,基于人民幣升值預期,匯率調整之前,企業已經采取了必要的避險措施減小匯率調整對企業行為的沖擊,也正因此,匯率調整機制改革和人民幣升值對凈出口的負面影響還沒有充分表現出來,但長期看,匯率調整對凈出口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長期的價格需求彈性更小),一旦凈出口出現下降,企業利潤下降的速度可能是很快的。考慮到A股市場上市公司的行業分布特征,則從基本面選擇投資品種的空間仍然十分有限。

  基于以上技術面和基本面的分析,如果近期政策層面沒有顯著的變化,則市場“尋寶”難度的不斷加大將制約市場的持續活躍,短期內市場有調整的要求,但調整的幅度不會很大。中長期,我們仍然認為:制度變革引發市場轉折,相對于千點的低點,有30-40%的上漲空間,即上證指數下半年有達到1300點以上的機會。

  愛問(iAsk.com)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