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證券 > 中小企業板頻道 > 正文
 

成思危稱擴容需穩步投放觀察反應逐步推進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14日 14:51 南方都市報

  本報訊3月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接受采訪時表示,擴容宜從中小板開始,提高A股素質需扶優汰劣。

  擴容要在供需平衡

  成思危說,在擴容的過程中,要把握好“度”,維持供需平衡顯得尤為重要。要加強
上市公司價值評估,協調好資金進入和擴容的節奏。建議從中小企業板塊做起,穩步投放,觀察反應,逐步推進。

  “目前A股市場已不是我國經濟晴雨表是不爭的事實,股權分置改革之后,擴容、提高股市市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同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一樣,都成了大家關注的話題。”

  據介紹,目前我國股市市值還占不到GDP的30%,而全世界平均水平已是93%,在發達國家股市市值平均更是占到國民生產總值130%左右。

  成思危說,對于擴容問題,政府的作用只能是從增加資金進入方面給予政策與機會,關鍵還是看上市公司有無投資價值。另外,如果只有企業和政府的積極性,而缺乏投資者的積極性,“擴容”還是一句空話。

  可采取三種退市方式

  成思危說,我國上市公司整體質量不高,直接導致了投資者投資意愿不足,信心不夠。股市要健康發展,必須具備兩個條件:有融資需求的好企業進入市場,有信心和意愿的投資者進行投資。為此必須解決好三個根本問題。

  首先,提高上市公司總體質量。成思危指出,提高上市公司整體質量,是股市治本之策,也是保護公眾投資者合法權益的根本措施。因此,我們應大力發揮股市在優化資源配置、扶優汰劣方面的作用。不要害怕擴容壓力,要有進有出,讓“壞孩子出去,好孩子進來”,逐步形成由中國的藍籌股主導的市場。

  把“壞孩子”趕出去主要可采取三種退市方式:一是摘牌退市,同時設立交易柜臺,為摘牌退市后流通股股票提供變現的渠道;二是協議退市,對業績相當差,喪失投資價值的上市公司,可勸說其出價回購流通股股東手中的股票自行退市,等業績回升以后可優先恢復其上市的資格;三是收購退市,對投資價值比較差的上市公司,可以由業績好或新上市的上市公司在雙方自愿原則下收購其流通股股票使之退市。成思危還指出,最好是使好股票進來,把壞股票邊緣化,當然,這需要較長的時間。

  需要有做空機制

  第二,加大股權分置改革力度,擴大資金進入渠道。成思危指出,要努力完成股權分置改革,同時要注意舒緩國有股和法人股全流通后對股市的壓力,例如擴大QFII、允許境外戰略投資者購買A股、鼓勵保險資金適度入市等。又如由過去將國有股在股市中“減持”以補充全國社保基金的做法,轉為社保基金在國有股全流通后“轉持”,將股改后10%以上的全流通國有股劃歸全國社保基金持有,由社保基金享受這部分股權的收益,并保證“轉持”國有股在一定時間內不轉讓。

  第三,中國股市需要有做空機制。成思危說,“單邊市”促使投資者過度投機和短期行為,削弱股市活力,并且引發一系列問題。“雙邊市”由于有信用交易,股市跌的時候,投資者還可以通過融資融券、買空賣空而獲利,還可以保持比較大的交易量。此外,還應當積極穩妥地推進金融創新。現已推出的認股權證,實質就是買入期權。今后還應穩步推出金融衍生品。

  股市要有總體合理回報

  股市一定要回歸本色,成為有效投融資和適度投機的場所。所謂有效投資和融資,就是投資者的資金能在股市上投入其認為有價值的企業,而且自主決定是長期持有股票等待分紅還是賣出股票取得現金。另外,要讓有良好盈利能力但是資本金不夠充足的企業能在股市上吸收所需的資金。只有這樣才能發揮股市在優化資源配置、扶優汰劣方面的作用。

  成思危說,要使股市成為有效的投融資場所,就必須使投資者總體上獲得合理回報且上市公司要有足夠的投資價值。其中,總體合理回報是從概率角度出發,即股市雖然有賺有賠,但投資者總體上得到的回報應當高于債券投資和銀行存款。因此,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才是股市回歸本色的治本之策。

  股市另一個本色是適度投機的場所,投資者可以利用股票在市場上的差價賺錢。“一個成熟的股市必須是適度投機的市場,但如果過度投機就會破壞股市的功能,增大市場的風險,并為‘莊家’非法操縱股市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成思危表示。

  

成思危稱擴容需穩步投放觀察反應逐步推進

  成思危認為,擴容要把握好“度”,維持供需平衡尤為重要。本報記者 吳偉洪 攝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2,66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