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羅峰
曾經有統計,在A股市場收益率最高的投資策略之一是低價ST股投資法,特別是把面臨暫停上市風險的ST股作為投資組合撒網式建倉,收益率遠遠跑贏大盤。
個中原因,一是A股暫停上市股票最終退市的非常少,這類組合中資金打水漂的極少;二是暫停上市的個股一旦恢復上市均漲幅驚人。
周三兩只暫停上市的股票恢復上市,鋅業股份上漲149%,ST金泰盤中最高漲125%、收盤漲94%,兩股皆暫停上市一年多,摘牌前買入的投資者年化收益率相當可觀。恢復上市股的行情其實和新股一樣,只是漲幅一步到位,新股則是連續漲停積累高漲幅。但和新股不一樣的是,現在新股一級市場中簽率極低,上市數日內二級市場投資者也很難買到,相比之下,摘牌前ST股反倒買賣方便。這種市場預期如不改變,優勝劣汰的改革目標將難以實現。
退市制度改革被賦予強化投資者保護、建立進退有序的良性股市生態使命,與新股發行制度改革一起成為資本市場制度建設最受關注的兩大改革。今年7月證監會[微博]發布退市制度改革征求意見稿前后,市場抱有很高期望,破解退市難、殼資源溢價將被削弱、退市制度徹底改變A股投資邏輯等輿論一時風行。但目前來看,新股火熱,退市股難退火,恢復上市股更是暴漲,這無疑給改革帶來很大壓力。
“退出”向來是難題。如同當初“寬進嚴出、實行淘汰制”是我國高校擴招的核心制度設計,但實行十幾年后,人們發現“寬進”實現了,但嚴厲淘汰卻無法實現。從利益格局看,降低門檻,算是多贏格局,而讓一些人畢不了業,缺乏一致利益,易鬧矛盾。這便是改革的難處。
股市也是如此,我國股市退市的上市公司累計不足80家,相比超過2500家的總數,退市率約3%,折合年退市率僅為美國股市的四十分之一。退市制度改革有利于資本市場的長遠健康發展,一向呼聲強烈,然而具體到每一個退市案例時總是激起波瀾。事實上股改以來鮮有真正退市者,“暫停上市”變成牛股中轉站,這就不能怪有人去投機績差股、退市股,近期著名私募人士徐翔押寶退市長油就是最好的例證。
筆者認為,股市作為市場經濟下配置資源的核心市場,制定好游戲規則、減少微觀干預、充分市場化博弈是解開死結的路徑,制度設計在于讓市場更好發揮作用而不是指導一切,欲當市場導師者往往被市場上課。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