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朱秀偉
低迷的換手率、逐漸縮小的成交量,A股市場的疲乏表現,正如同脫水已久的樹木一樣,毫無生氣。
在貨幣政策緊縮的大背景下,缺少活水之源的A股市場,卻同時面臨著自內部的“大抽血”:IPO擴容、大小非積極減持、上市公司密集再融資,以及靴子聲漸行漸近的國際板開板和新三板擴容。
本周,滬指年線告破,資金面的“旱情”背后,是對實體經濟的深深憂慮。在市場面及宏觀經濟面的雙重壓力之下,有觀點認為,大盤已經半只腳踏入熊市。
A股“旱情”將如何發展?未來通脹局勢的演進及房價的動向或許值得我們關注。
在熊市方常見的“織布機”行情,近期大量出現,日均換手創3年多新低等諸多市場現象均顯示A股嚴重“缺水”。
但這一條已瀕臨“斷流”的大河,但短期卻沒有“久旱逢甘霖”的可能,相反,還有五臺抽水機不停“抽血”——
大小非減持、新股IPO、定向增發,以及不久將要的推出的國際板、新三板……臺臺“抽水機”大有抽干A股活水之勢,每一臺都可能成為壓垮大盤的“禍首”。
市場現狀日均換手創3年新低
“織布機行情”為股市“行話”,即從分時圖上看,好似織布機在織布,用來形容交投極其清淡,分時線呈現階梯狀、不平滑的個股。這種市場現象往往在熊市時出現,但最近A股卻有大量這類個股走勢出現。
比如5月26日,兩市全天成交額在1000萬元以下個股數量高達380多只,成交額在500萬元以下個股超過100只。
其中來自創業板的康耐特(300061,收盤價17.40元),全天僅成交了5.19萬股,共89.99萬元,而康耐特目前的流通股本為2062.05萬股,換手率僅有0.25%;另外還有來自創業板的天龍集團(300063,收盤價17.55元)全天也僅成交了149萬元。
創業板成為了“織布機”行情的最大“貢獻者”,如果此種狀況持續惡化下去,一些創業板股票可能面臨退市風險。根據深交所的規定,創業板公司三種情形出現后就可能退市:一是凈資產為負;二是審計報告意見為否定或無法表示意見;第三便是連續120個交易日累計成交量低于100萬股。
不僅是創業板成交低迷,整個A股市場亦如此。來自海通證券的統計顯示,上周市場日均成交1627億元,環比下降5.98%,以流通市值計算,上周市場換手率為0.79%,環比下降6.24%;而據國泰君安5月24日最新統計,市場周日均換手率已跌至0.76%,為2008年9月以來的新低,亦為3年多以來的新低。
稍有 “資歷”的投資者均應記得,2008年9月正是上輪大熊市最“黑暗”的時候,一個月后大盤見大底。歷史會否重現?A股是否即將見底?或許此次情況并沒有那么簡單——IPO、大小非、再融資以及即將推出的國際板、新三板,五大“抽水機”正是懸在A股頭頂的利劍。
“抽水機”之一:IPO高頻率擴容
一批“非主流IPO”,近來掀起市場的軒然大波。比如以生產棗子為主營業務的好想你 (002582,收盤價52.70元),生產撲克的姚記撲克,還有之前上市的涪陵榨菜 (002507,收盤價18.20元),以及生產瓜子的洽洽食品(002557,收盤價29.66元),魚龍混雜的背后正是IPO大擴容的事實。
截至5月26日,今年共有138家公司首發上市,按每月20個交易日計算,每個交易日平均新上市1.38家,首發募集資金為1457.44億元。此前,A股“巨無霸”中國石油(601857,收盤價10.97元)在2007年11月上市時,以16.70元/股的發行價,共發行40億股,總共募集資金668億元。盡管今年上市的多是中小板及創業板公司,但總募集資金已相當于兩個多中石油。
從上市公司家數來看,2011年前5月共上市138家,分別超過2009年的111家和2008年的78家。其中1月份最多,達35家;最少一個月是4月,共上市23家。
且這種高頻率的IPO“抽水”,也許會一直持續下去。
深交所“十二五”的目標是,每年新增中小板公司150家,創業板公司200家,即意味著,僅深交所就將年增350家新公司。另一大交易所也同樣雄心勃勃。上交所2010年IPO上市數量為26家,2009年為10家。但4月份上交所上市部總監巢克儉已公開表示,未來5年上交所的IPO目標是250宗,顯然密度要超以往。
兩大交易所雄心勃勃的擴容目標,無不告訴投資者,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里,IPO大擴容將是常態。
“抽水機”之二:大小非雪上加霜
前些年,手握重金的機構,特別是公募基金,絕對是市場的中堅力量,但隨著市場進入全流通時代,掌握話語權的已經演變為上市公司的大股東。
截至5月26日,上交所總市值為14.57萬億元,深交所為5.07億元,兩市總流通市值超20萬億元。而目前公募基金的總規模不到3萬億元,大部分籌碼依然在上市公司大股東手中。問題也隨之而來:解禁的股東有巨大的減持動力,這對市場無疑又是一個打擊。
據統計,今年A股日均減持數量為4億~5億元左右,其中4月份日均減持量超過了5.2億元。從減持的次數來看,最多的是今年3月,減持次數高達178次,減持市值最大月份則為4月份,市值高達98億元。
另一項數據也能說明問題,由于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有限制,不少股東減持熱衷于通過大宗交易平臺。特別是最近兩年,隨著全流通時代的到來,大宗交易平臺也是愈發活躍。
比如,僅5月26日一天就有14只個股登上大宗交易平臺。其中昊華能源(601101,收盤價57.88元)成交了454萬股,成交價格為52.18元,成交金額高達2.36億元。此外,魯信創投(600783,收盤價51.39元)也同樣出現大規模減持,周五該股以跌停收盤。
據中投證券統計,僅4月份,大宗交易平臺的成交量就達18.31億股,環比增長31.85%,成交金額120.76億元,通過大宗交易減持的個股高達107家。
而根據以往的特征,大市越差,股東的減持欲望越強。這對處于弱勢的二級市場,無疑又是雪上加霜。
禍不單行,下周兩市又將迎來一波原始股的解禁高峰。據大智慧超贏數據統計,下周兩市將有涉及33只個股的39.64億股限售股解禁,解禁市值超過750多億元,其中不少是上市剛滿一年的個股,原始股東減持動力十足。
“抽水機”之三:再融資兇猛甚于IPO
以增發為代表的個股再融資,甚至比IPO更加“兇猛”。
據WIND統計,截至5月26日,兩市共有67家公司增發,增發股數為130.99億股,增發募集資金高達1871.40億元,比今年IPO募集資金還多400多億元。其中3月份和4月份是高峰期,分別增發募資977億元和429億元,而5月份增發募集資金為年內最低,為57億元。此外,今年前5個月共有11家公司配股,募集資金226.28億元。
另據統計,截至5月底,兩市已有超過150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增發預案,預計募資將超過3600億元,該數值已經接近2010年全年增發募資總額3771億元。顯然,未來再融資對A股流動性的影響巨大。
“抽水機”之四:國際板抽水預期
外資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近來“黑馬”頻出,東睦股份(600114,收盤價17.01元)、三元股份(600429,收盤價8.70元)等在弱市中一枝獨秀。市場炒作邏輯正是即將推出的國際板。但與此同時,推出國際板對A股可能又是一大利空。
“推出國際板越來越近了”,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專欄)在前不久結束的2011年陸家嘴論壇做出了上述表達。證監會辦公廳副主任王建軍也表示,國際板推出條件“快成熟了”,并透露國際板將以人民幣計價。
今年以來,管理層頻頻釋放國際板即將推出的信號。諸如可口可樂、匯豐銀行、聯合利華這樣的世界500強,亦紛紛表態稱愿意在A股上市。
雖然國際板承載著提高中國國際金融地位等重大責任,但國際板對A股的直接沖擊卻是不容忽視的。
首先,推出國際板會分流A股資金。前述源源不斷的IPO擴容已成為市場難以承受之重,一旦國際板推出,上市的皆是世界級的企業,發行規模、募集資金自然不會少,這對本已瀕臨“斷流”的A股而言,無異于雪上加霜。
同時,這些知名企業往往估值便宜,一旦國際板開板,或將拉低整個A股估值,擠出效應將會十分明顯,高估值的中小板、創業板泡沫有破滅的危險。
“抽水機”之五:新三板擠出效應
與國際板有類似“抽水”效應的是新三板。
新三板是“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權轉讓代辦系統”的俗稱,也被稱為“場外市場”。醞釀多年的新三板擴容,一度被認為是證監會2011年工作的頭等大事。
所謂“新三板擴容”,是指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代辦股份報價轉讓系統的試點園區范圍擴大,以及代辦系統的主辦券商數量增加,其范圍將擴大到其他具備條件的國家級高新技術園區,同時,個人投資者將被允許進入。
由于國內有大量中小企業,有人曾估計,不出幾年在新三板掛牌的公司或將超過上萬家。由于未來門檻將降低,普通投資者也可參與其中,這對高估值的中小板、創業板而言,無疑又是一大打擊。
國信證券曹忠民認為,新三板作為重要的場外交易市場,豐富了我國的資本市場結構,但卻對二級市場上的中小板和創業板股票有一定的擠出效應。由于大多數高科技類企業今后可以在新三板市場直接掛牌交易和進行融資,二級市場上市將不再成為一種十分稀缺的資源,中小板和創業板股票的價值將重估,對目前中小板和創業板高市盈率發行形成一定的壓制。
/旱情影響/
經濟減速加重“旱情”大盤半只腳踏入熊市
每經記者 朱秀偉
應對“旱情”,開源節流是要義。
一方面,需要減少“抽水”;另一方面,向市場“開閘放水”也顯得非常重要。目前看來,大股東增持、回購,100億元社保基金入市,以及新基金建倉等多股“涓涓細流”正在不斷涌入市場,加上新股發行市盈率大幅降低,增發募資腳步放緩、重組趨嚴,市場似乎不斷傳來利好。
但與此同時,本周滬指年線告破,目前除市場流動性趨緊外,實體經濟已成為各路資金最為關注的方面。在市場面及宏觀經濟面的雙重壓力之下,有觀點認為,大盤已經半只腳踏入熊市。
開閘放水
隨著市場重心的不斷下移,增持、回購等“輸血”行為開始集中出現。
今年以來,多家公司發布增持公告,其中最大手筆的要算A股巨無霸——中國石油(601857,收盤價10.97元)。其周五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中石油集團25日通過上交所系統增持公司股份3108.47萬股,約占公司總股份的0.017%,斥資超過3億元。
與中石油同一天發布增持公告的還有攀鋼釩鈦(000629,收盤價10.44元)。其大股東鞍山鋼鐵集團公司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在公司股價低于10.55元/股的情況下增持,增持比例不超過已發行總股份的2%。
除了增持,有公司更是祭出了回購手段,且數量不少,比如健康元(600380,收盤價9.09元)、寧波華翔(002048,收盤價12.27元)。
不僅是上市公司,在此前的陸家嘴論壇上,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專欄)亦透露,社保基金新增了100億元投資股市和債市,“國家隊”選擇在此時入市,顯然意義非凡。
剛剛成立的部分新基金,可能也會為市場提供部分“炮彈”。據中金公司統計,5月以來新發行的偏股型基金已經達到15只,月發行量僅低于2010年11月17只的水平。目前,這部分基金已經進入建倉期,按15億元的新基金平均募集金額計算,預計能為股市補充增量資金約230億元。
除上述直接“輸血”外,幾大“抽水”機也在悄然發生著一些變化,比如新股發行市盈率。統計顯示,今年前4個月,新股首發市盈率為59倍,其中1月份平均市盈率高達72.9倍。而本月雖然首發家數較多,募集資金也未明顯減少,但發行市盈率降至35倍。分析人士認為,此舉可能會減少對市場的沖擊。
增發募集資金規模也有減緩的趨勢,今年前4個月,共增發募資1813億元,但5月增發僅募集57億元,遠低于前4個月的水平。
杯水車薪?
盡管在大盤持續走低的背景下,各類“輸血”開始出現,但大盤依然創出新低。除了“輸血”力度不夠兇猛外,實體經濟是目前場內資金更加擔心的。
“國際板、新三板等的確是影響近期市場的重要因素,但只是階段性因素,市場大幅下跌的背后,本質上應該是經濟出了問題。”杭州一位私募人士章先生如是評價。
“市場出現一些跡象,如在社保宣布擇機加倉之后,以中石油為代表的產業資本開始增持,但從歷史經驗來看,這并不代表市場的底部,而且與市場流出資金的量相比,這些新增資金的量顯得微不足道。”章先生進一步表示。
對于目前估值很便宜、下跌空間有限的觀點,章先生并不認同,“市場估值的確有所回落,但如果基本面發生趨勢性的變化,靜態看市場估值是沒有意義的。預計中報之后,分析師就會下調上市公司盈利預測,屆時估值水平仍會偏高。”
持有類似觀點的還有深圳海潤達資本總裁仇天鏑。大盤的連續暴跌,在他看來市場流動性緊張只是表面現象,真正的內因還是經濟增速減緩。“眾所周知,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這次股市下跌,主要反映的是貨幣緊縮政策帶來企業盈利下滑的情況,估值重心有下移的要求。”
知名私募人士黎仕禹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大盤“旱情”會持續多久,取決于兩方面的綜合權衡:一是通脹水平是否得到控制,從目前看似乎還沒有;二是管理層是否容忍經濟下滑的趨勢。投資者可以著重關注房地產是否開始出現新的融資這一信號。
或半只腳踏入熊市
此外,本周有“牛熊分界線”之稱的年線告破,也成為市場關注的一個焦點。年線爭奪戰是否就此展開?
仇天鏑認為,從技術面看,大盤步入下降通道,年線已破,并呈現加速下跌態勢。藍籌股估值較低,下跌空間有限,中小板估值仍然偏高,下跌空間大。整體來看,基本面和技術面現“雙殺效應”,投資者只能以時間換空間,關注經濟數據,等待信貸政策信號出現。
黎仕禹進一步指出,年線告破后,已由支撐線變成壓力線。“經過連日來的下挫,滬深300指數本周已經跌破年線,并進一步下探尋底,成交量也逐步萎縮。根據均線理論的支撐與阻力互相轉換的原理,年線的支撐已轉化為指數進一步上漲的阻力。”
對于后市,他認為,從過去的經驗可以看到,同樣的情況在2010年4月下旬也曾出現,年線跌破后進一步探底,并最終在7月份進行了一波急速的中級反彈。因此,展望后市,指數或會經歷一個震蕩式的尋底過程,然后再次圍繞量能的逐步釋放而展開反彈,在此之前,需要耐心等待并準備好充足的彈藥。
但從長期來看,黎仕禹認為大盤已經半只腳踏入熊市了,“后面若有反彈,仍無法改變熊市的到來”。
/趨勢發展/
“旱情”能否緩解緊盯通脹和房價
每經記者 朱秀偉
A股“旱情”能否有效緩解,最需要看的是央行貨幣政策的“臉色”。而央行貨幣政策的松緊,緊盯的則是通脹走勢。在此過程中,房價趨勢亦是關鍵。
通脹壓力并未完全消除
加息、存款準備金率創歷史新高,種種貨幣緊縮政策所指向的正是日益嚴峻的通脹形勢。
“CPI增速高位膠著,通脹警報何時解除,現在難以判斷。”南方基金的一位基金經理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
5月25日,商務部公布的上周食用農產品市場價格指數小幅上漲,其中豬肉價格加速上漲。最新一周豬肉批發價格上漲1.5%,增速較前一周有所擴大。
“最新的食品價格顯示通脹放緩的速度低于預期。”剛剛清倉的一位私募經理對通脹能否控制表示悲觀。
屋漏偏逢連夜雨。近期長江中下游大面積干旱,提高夏糧減產的預期;“電荒”蔓延,也同樣提高了通脹預期。種種跡象表明,通脹壓力并未完全消除。
在通脹未見頂之前,貨幣政策緊縮力度很難改變。已有公募基金預計,在端午節前央行可能再次加息,5月份CPI值得投資者強烈關注。
此外,前期雖然出臺了史上最嚴格的一系列樓市調控政策,但房價堅挺依舊。若調控效果不佳,進一步的樓市調控政策或正在醞釀。信貸方面,在房價沒有松動前,銀根的持續緊縮料難以改變。
經濟放緩或影響貨幣政策
資金面的持續收緊,引發了外界對經濟“硬著陸”的擔憂。在這個背景下,貨幣政策是否會松動也存在巨大變數。
5月份匯豐中國制造業PMI預覽值為51.1%,是自2010年7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數據背后體現了經濟增長步伐放緩。
“流動性緊縮,企業的資金鏈不斷被收緊,企業利潤將會回落,上市公司二季度業績也不會被好看。”一位私募經理向記者表示。
如何平衡增長與通脹的關系,決策層面臨著考驗。
5月12日,央行宣布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后,市場流動性一路收緊,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在本周最高曾攀升至4.9992%的4個月新高。但從本周四開始,資金流動性緊張的局勢有所緩解,利率短期品種全線回落,結束了連續兩周以來的漲勢,央行也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在本周向市場投放資金。貨幣政策的突然放松,到底是“曇花一現”,還是就此轉向,需投資者進一步關注。
除通脹、房價走勢外,大宗商品價格和美國量化寬松政策的變化,亦會成為左右A股“旱情”的關鍵因素。
相關閱讀: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